为啥封神榜不是四大名著之一 和西游记很多人物都一样啊 能具体分析下吗

如题所述

1.角色刻画差强人意
   场面足够宏大,出场人物众多,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未能把角色写的足够丰满。就连绝对主角姜子牙也不那么经得起推敲玩味。且姜太公之神,让人觉得并不是他自己有多聪明,而是外界神仙的帮助让他非比寻常的感觉。就像孙悟空,没有了别人帮助,自己什么妖怪都打不死。同是神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就显得超凡脱俗、无人可及了。想到姜尚本会铺金钱卜算还是多次遭灾就觉得此人有些愚鲁。因此看此书时,总是爱恨更迭的。最大的主角都不可爱,更别说胆小的武王、只会言语全然没有表情的众将士了。同样是宏大场面,众多人物,水浒传将一百单八将刻画的栩栩如生,这功力的差别,看后便可分辨。
  
   2.文墨匮乏
   破十绝阵那一回简直令人腻烦。6个绝阵,一种死法。莫名其妙的是,总要有一个人无辜死在阵里,燃灯道人才会点一个必能破阵的人去将绝阵破了。且每回不同的人,对白都是一样,看后简直无语。还有书中有很多处都是有诗的,有描写景物的骈句的。看到后来发现描写景物的骈句都大多数相互雷同,真是雷翻我了。想《红楼梦》诗词歌赋各是不同,方才诱人,若是都大抵相似,估计也没这么多人愿意看了。
  
   3.人文精神有限
   自由之民谁愿意看这气人玩意?虽然最后终是灭商兴周了,但从始至终总有一道精神枷锁束缚着人,让人不舒服——谏官直言进谏,触君而死,又有一谏官依样寻死,前赴后继,络绎不绝,让人不禁拍案怒骂冥顽不灵。有一武将被擒,另一武将不做思考,又去又被擒,最多一次一口气全被擒了。让人无奈只得苦笑。同样是人,商周时期的人怎么能蠢到这种程度?转念想之方知是时代观念使然。在人文精神尚未解放的当初,人就是这样,全无自由、平等意识。自然每个时代价值观有不同,自然难使后人认同前人的价值观。
  
   最后说点零碎的。纣王蠢得太夸张了、姜子牙也有点傻气、文武两王简直胆小如鼠、哪吒杨戬才是打戏的主要演员、杨戬变身捉梅山七怪的梗后来就出现在西游记里被孙悟空用来玩杨戬哪~杨戬不是二郎神嘛,怎么没说他有三只眼啊~黄飞虎有90%被擒设定、商朝时老子就是太上老君了?作者你玩穿越啊、全部武将都不要打仗了让道士来就好啦~
  
   真是一本槽点很多的书。但不得不说的是,许多地方都被其他的名著借鉴了,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一座极具意义的里程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27
〈〈封神演义〉〉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属于 孔子所讲的“怪力乱神”,也就是为了写神 魔而写神魔,没有现实意义,人物形象模 式化,而且还很平面、单薄。《封神榜》 流传了几百年,当然算名著。试问中国人 有几个不知道《封神榜》的。其中的人物 与情节许多都是家喻户晓。如果没有《封 神榜》,哪吒杨戬也不会这样为我们熟悉 。只不过其成就比不上四大名著罢了。但 我们也不能强求每本小说都能比上《红楼 梦》呀。至于《封神榜》是不是神魔小说 与它是不是名著没有关系。一部小说只要 写得精彩,写得深入人心都能成为名著。 况且中国古典小说本来就是于民间流传, 属于通俗文学的行列。神魔小说更能贴近 大众,更已成为流传于世的经典。 《红楼梦》等为四大名著,是因为这四部 长篇小说最为优秀,并不是说其它不是名 著。

《封神榜》是仅次于《西游记》的神魔小说追问

哪吒和杨戬有啥关系?

追答

战友关系。 杨戬的师父和哪吒的师父是师兄弟。 这两个人没有亲缘关系。 使哪吒复活的人(仙),是太乙真人,而 不是姜子牙。 姜子牙是哪吒的师叔。

追问

太乙真人是谁

追答

哪吒师傅

追问

叫啥

追答

太乙真人又称太一真人、泰一真人。原始天尊徒弟。具体叫啥不知

第2个回答  2014-08-27
因为它是现实存在的,除了会上天追答

其他的都是名著都是虚构的

追问

啊?我好喜欢伯邑考 为什么

追答

我怎么知道

追问

他好帅

追答

晕死

你痒了是吧。

追问

啊?他都死了几千年了

他好可怜

追答

你想被他上啊

那都是虚构的

追问

想也不行 我不会穿越

不是吧

追答

你网上查一下那个人是谁扮演的

追问

伯邑考不是虚构的啊

不知道

追答

等会

你是看新版的封神还是老版的

追问

新版?范那个?

没看

追答

季肖冰

百度看看是不是他

追问

上照

追答

是不是

追问

没见过

追答

尼是看的哪个版本的?

追问

我看的陈浩明的

追答

那你去找陈浩明

不要穿越就能看到他,至于他操不操你那要看你长相,哈哈

追问

但是陈浩明演的是哪吒啊 伯邑考那个不知道谁演的

不用找陈浩明 我表哥和陈浩明一模一样

追答

这个

卢庆辉

跟你扯淡那么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