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年的年龄段

如题所述

中国中年的年龄段为45-59岁。

在中国按年龄划分为四个年龄组,即青年组(29岁以下),中青年组(30一39岁),中年组(40-49岁)和中老年组(50岁以上)

扩展资料:

一般来说,古人这样划分时间:童年是12岁以下,12岁以上称为少年总角时代.20岁弱冠,就是青年了,也有人认为18以后为青年.30而立,就进入了中年,40不惑,称为壮年.50而知天命,当然算老年了.还有60花甲,70古稀.80,90岁耄耋之年100岁颐之年... ...

根据发展心理学划分:乳儿期0-1岁婴儿期1-2岁幼儿期2-3岁学龄前期3—6、7岁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30岁中年期30—50岁老年50岁以后

国际上通常按0~14岁,15~64岁,65岁以上对人口总体做不等距分组,分别称为少年人口,壮年人口,老年人口,以人口总数为基数计算少年人口系数,壮年人口系数和老年人口系数,还以壮年人口数为基础计算抚养系数,即抚养系数=(少年人口+老年人口)/壮年人口,国际上还把15~24岁年龄段的人口称为青年人口。

参考资料:新年龄分段-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5

中国中年的年龄段41—65岁。

新年龄分段,指的是,45岁以下为青年,45-59岁为中年,60-74为年轻的老人或老年前期,75-89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人。性质为分段。

扩展资料

一般来说,古人这样划分时间:童年是12岁以下,12岁以上称为少年总角时代.20岁弱冠,就是青年了,也有人认为18以后为青年.30而立,就进入了中年,40不惑,称为壮年.50而知天命,当然算老年了.还有60花甲,70古稀.80,90岁耄耋之年100岁颐之年... ...

根据发展心理学划分:乳儿期0-1岁婴儿期1-2岁幼儿期2-3岁学龄前期3—6、7岁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30岁中年期30—50岁老年50岁以后

国际上通常按0~14岁,15~64岁,65岁以上对人口总体做不等距分组,分别称为少年人口,壮年人口,老年人口,以人口总数为基数计算少年人口系数,壮年人口系数和老年人口系数,还以壮年人口数为基础计算抚养系数,即抚养系数=(少年人口+老年人口)/壮年人口,国际上还把15~24岁年龄段的人口称为青年人口。

人到中年,知识仍在积累增长,经验日益丰富,然而人体生理功能却在不知不觉中下降。心理能力的继续增长和体力的逐渐衰减,是中年人的身心特点。

参考资料:新年龄分段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22

按中国新的年龄分段,中年是45-59岁。

新年龄分段,指的是,45岁以下为青年,45-59岁为中年,60-74为年轻的老人或老年前期,75-89岁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人。性质为分段。

最新年龄分段:

1、45岁以下为青年

2、45-59岁为中年

3、60-74为年轻的老人或老年前期

4、75-89岁为老年

5、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这五个年龄段的划分,将人类的衰老期推迟了10年,这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将产生积极影响。

1994年以前国际对人口问题通过划分标准是三个年龄段:零至14岁为少儿;15岁至64岁为劳动力人口;64岁(中国60岁)以上为老年人。

扩展资料:

传统年龄分段划分:

在中国按年龄划分为四个年龄组,即青年组(29岁以下),中青年组(30一39岁),中年组(40-49岁)和中老年组(50岁以上)

胎儿.婴儿0-0.6,幼儿0.6-2、儿童3-6、少年7-14、青年15-35、中年36-60、老年61-,这是一般情况下的划分

一般来说,古人这样划分时间:童年是12岁以下,12岁以上称为少年总角时代.20岁弱冠,就是青年了,也有人认为18以后为青年.30而立,就进入了中年,40不惑,称为壮年.50而知天命,当然算老年了.还有60花甲,70古稀.80,90岁耄耋之年100岁颐之年... ...

根据发展心理学划分:乳儿期0-1岁婴儿期1-2岁幼儿期2-3岁学龄前期3—6、7岁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30岁中年期30—50岁老年50岁以后

国际上通常按0~14岁,15~64岁,65岁以上对人口总体做不等距分组,分别称为少年人口,壮年人口,老年人口,以人口总数为基数计算少年人口系数,壮年人口系数和老年人口系数,还以壮年人口数为基础计算抚养系数,即抚养系数=(少年人口+老年人口)/壮年人口,国际上还把15~24岁年龄段的人口称为青年人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新年龄分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31

45岁以下为青年

45-59岁为中年

60-74为年轻的老人或老年前期

75-89岁为老年

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扩展资料

在中国按年龄划分为四个年龄组,即青年组(29岁以下),中青年组(30一39岁),中年组(40-49岁)和中老年组(50岁以上)

胎儿.婴儿0-0.6,幼儿0.6-2、儿童3-6、少年7-14、青年15-35、中年36-60、老年61-,这是一般情况下的划分

一般来说,古人这样划分时间:童年是12岁以下,12岁以上称为少年总角时代.20岁弱冠,就是青年了,也有人认为18以后为青年.30而立,就进入了中年,40不惑,称为壮年.50而知天命,当然算老年了.还有60花甲,70古稀.80,90岁耄耋之年100岁颐之年... ...

根据发展心理学划分:乳儿期0-1岁婴儿期1-2岁幼儿期2-3岁学龄前期3—6、7岁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30岁中年期30—50岁老年50岁以后

参考资料      新年龄分段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0-26

1、四、五十岁的年龄。

《晋书·王羲之传》:“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

陆游《闲游》诗:“老躯健似中年日,乡俗淳如太古时。”

2、中世。

《晋书·后妃传序》:“爰自敻古,是谓元妃;降及中年,乃称皇后。”

3、[middle age]:45—64岁

人到中年

4、[medium term]:中期

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划分是:44岁以下的人被列为青年;45~59岁的人被列为中年,60~74岁的人为较老年(渐近老年);75~89岁的人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者

扩展资料

1、中等收成的年岁。

《周礼·地官·均人》:“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

《管子·治国》:“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

2、犹隔年。

《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郑玄注:“中,犹闲也。乡遂大夫,闲岁则考。”

3、四、五十岁的年纪。

《列子·周穆王》:“ 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

《晋书·王羲之传》:“ 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於哀乐。’”

元孟汉卿《魔合罗》楔子:“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谌容 《人到中年》:“中年人,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

4、犹言中世,中期。

《晋书·后妃传序》:“爰自夐古,谓元妃;降及中年,乃称王后。”

《北齐书·魏兰根传》:“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时初置,地广人稀……中年以来,有司乖实,号曰府户,役同厮养。”

清 龚景潮 《平凉新乐府》:“ 平凉 民,耕何田,赋籍沿自 明 中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