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什么地方

如题所述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线,贯串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创新在这里指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创新还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含义。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早在他创办南京安徽公学时就为这所学校提出三个教育目标: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审美的意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扩展资料

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行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30
陶行知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生活即教育
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生活即教育”所强调的是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所反对的是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尽管它在生活与教育的概念相等同,忽视了教育的特殊性和系统的知识传授方面有所忽视,但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即学校”
首先,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
其次,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
第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首先,“教学做合一”要求“在劳力上劳心”。
陶行知认为在传统教育下劳力者与劳心者是割裂的,造成“田呆子”(劳力者)和“书呆子”(劳心者)两个极端,所以在中国“科学的种子长不出来”。为纠此偏,就必须“(1)教劳心者劳力——教读书的人做工;(2)教劳力者劳心——教做工的人读书。”③“在劳力上劳心”是指“手脑双挥”,将传统教育下劳力和劳心的“两橛子”联接起来,“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人人在劳力上劳心,便可无废人”
其次,“教学做合一”是因为“行是知之始”。
陶行知批评传统教育历来把读书、听讲当成“知之始”,并以之为知识的唯一来源,习之既久,学生就“不肯行、不敢行、终于不能行,也就一无所知”。他认为,行(做)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有真知,才有创新。他形象地比喻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不仅个人如此,中国的教育也是如此,中国的教育也须从行动开始,而以创造为完成。
其三,“教学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
陶行知曾将“以教人者教己”作为晓庄师范学校的根本教育方法之一,要求教人者先将所教材料“弄得格外明白”,先做好学生。同时,教人者还要“为教而学”,即先明了所教对象为什么而学、要学什么、怎么学,“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有学有教”即“即知即传”,它要求:会者教人学,能者教人做。还要求:不可保守,不应迟疑,不能间断。去除“知识产权”的私有,树立“文化为公”的信念。“小先生制”就充分体现这一意义上的“教学做合一”。
其四,“教学做合一”还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
陶行知指出,注入式的教学法是以教师的教、书本的教为中心的“教授法”,它完全不顾学生的学,不顾学生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根据生活教育的要求,“依据做学教合一原则,实地训练有特殊兴味才干的人,使他们可以按着学生能力需要,指导学生享受环境之所有,并应济环境之所需。”或者说,“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则;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是服从于学的,而教、学又是服从于生活需要的。
四、生活教育理论的七大特色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造,为中国教育寻找出路。他一面猛烈批判中国传统的“旧八股”和西化的“洋八股”教育,另一方面又在批判的基础上创立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实质上就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她与时代发展同步,既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展的趋势,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生活力和创造力。具体地说,生活教育理论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生活教育的目的——“造成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新生命”
陶行知是一位坚定的教育救国论者,他认为要改造落后的中国,应先改革中国的教育。他经常对人说:中华民族的根本出路在于中华民族教育的根本出路,而中华民族教育的根本出路又在于中华民族乡村教育的出路。换言之,中华民族的乡村教育出路找到了,那么,整个中华民族的出路就找到了。为什么要从乡村教育入手呢?陶行知认为,中国以农立国,85%的人口在农村,全国85%的文盲也大多在农村,农村问题解决了,整个中国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如何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呢?陶行知认为:只有通过农村教育改革,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建立起适合农村需要和发展的新教育。通过教育的力量,最终达到:“使农民变成快活的神仙,农村变成西天的乐园”。陶行知一生致力农村教育改造,先后创办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其原因、目的也在于此。那么,在中国传统教育制度下的乡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一是农村学校数量很少,人口占大多数,学校却占少数。二是农村教育“完全走错了路”。用陶行知的话来说:“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这种离农的“死教育”当然要彻底改造,彻底抛弃。陶行知要创办的乡村教育完全与此相反,他不培养“书呆子”,不培养“小名士”,不为少数人升官发财服务,而是通过乡村教育改造,使中国的一个个乡村都有充满活力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华民国的伟大的新生命。”
第二、生活教育的培养目标——“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人是陶行知的培养目标,真人就是真善美的人,真人就是德智体和谐发展的人,真人就是智仁勇俱全的人。首先,陶行知的真人培养目标是针对传统教育培养“假人”的教育提出来的。陶行知写过一首《假人》诗,“世界如何坏?坏在假好人。口是而心非,虽人不是人。”这种假人到处骗人,而且处处得手,使得社会一片黑暗。因此,陶行知要培养真人。真人读书不是为了文凭,“宁可真白丁,不要假秀才”。真人读书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学到真本领。其次,陶行知的真人目标是针对传统教育为升学而读书,为做官而读书,为个人发财而读书提出来的。他要培养的真人是以改造社会、
改造农村为己任,他能为中国农村、为农民的的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人从老百姓中来,最终又回到老百姓中去,为老百姓服务。真人不是人上人,而是人中人。真人具有为民族复兴而献身的牺牲的精神。第三,陶行知的真人是针对传统教育中培养“少爷”、“小姐”式的学生提出来的。这些少爷、小姐手无束鸡之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事事要人侍候。只会分利,不会生利。一生只会死读书,读死书,因此,他要培养的真人,要具备五种生活力:即科学的生活力,健康的生活力,劳动的生活力,艺术的生活力,改造社会的牛活力。从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的培养目标看,“真人”的标准就是三个条件:“第一有农夫的身手;第二有科学的头脑;第三有改造社会的精神。”
第三、生活教育的内容——以“生活”为中心
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陶行知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内容是以文字为中心,是以与生活脱离的无用知识为中心,不能真正培养人的生活能力。也可以说,中国的教科书是应试的书,专供书呆子读的书。陶行知以当时通行的小学常识与初中自然教科书为例进行剖析,认为这些书,最多只配称做“科学的识字书”,“科学的论文书”而已。这些教科书不教你在利用自然中去认识自然,也不教你试验,也不教你创造,“它们只能把您造成一个自然科学的书呆子”。陶行知对教学内容的总要求是什么?他提出三条标准:第一,“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要干一个动作的力量。”也就是说教科书要有引导学生动手的力量,使儿童的手从仅仅起握笔的作用中解脱出来,成为“万能的手”,“开天辟地的手”。’第二,“看它有没有引导思想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想了又想的力量。”一本好的教科书,要给儿童以启发、以思考、以创造的作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第三,“看它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看它有没有引导产生新益求新的新价值的力量”。根据上述三个标准,陶行知对教学内容提出一个总要求:“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按照上述标准和总要求,陶行知提出了十分广泛,且又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体系。大致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有关健康的教学内容。第二类有关劳动生活的教学内容。。第三类有关科学生活的教学内容。第四类有关艺术生活的教学内容。第五类有关社会改造生活的教学内容。很显然,陶行知所要的教学内容,不是应试的内容,不是升学的内容,而是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内容。
第四、生活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生学”
陶行知曾对中国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作过调查研究,认为有相当多教师“只会教授,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他,记他,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也就是说,教育界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的现象。这从人们的日常称呼中也可以感觉到。辟如叫老师为“教员”,所从事的职业叫“教书”,教书的方法叫“教授法”。好像教师是专门教学生书本知识的人,似乎除了教书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便没有别的事做。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是国内最早主张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人。他在南京高师担任教务主任时,“把全部课程中之教授法一律改为教学法”。陶行知认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根据这个基本思想,陶行知提出教学方法改革的三条思路: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如何教会学生学呢?陶行知认为,一方面先生负指导的责任,另一方面学生负学习的责任。老师不要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思想告诉他。通俗地说,不要把现成的小鱼给小猫,而是要“授之以渔”,教会小猫钓鱼。不要把现成的金子给学生,而是要把点石成金的手指头交给学生。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学生怎样学,先生就怎样教,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建立在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也就是说,教师要不断自我进修:才可以做一个好教师,才可以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总之,教学方法一定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到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学会学习。
第五、生活教育的教学场所——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是与社会隔离的。一是形式是的隔离,学校围起高高的围墙,挂着“闲人莫入”的虎头招牌。学校自学校,社会自社会,互不相关。二是内容上的隔离,所学所非用,所用非所学,学校教育不能为社会“生利”服务,而社会也当然不支持学校发展。三是培养目标的隔离,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完全是分利的书呆子,学校毕业就等于失业。基于上述原因,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口号,就是以社会为学校,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要把学校的围墙拆去,同时要把“各人心中的心墙”拆除。要把大家的感情,态度,从以前传统教育那边解放出来,改变过来。把整个社会变成—个大学校。打个形象的比喻,传统学校好比是鸟笼,学生好比是鸟笼中的小鸟。陶行知认为:鸟的世界应该是大森林,主张将小鸟从鸟笼中放出来,到大森林中自由飞翔。同理,学生的世界应该是大自然,大社会。为什么主张“社会即学校”呢?陶行知认为;把整个社会作为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因为用这样的办法,不论校内校外的人,都可以做师生。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就是这样的一所学校。“头上顶着青天,脚下踏着大地。东南西北是他的围墙,大千世界是他的课堂,万物变化是他的教科书,太阳月亮照耀他工作,一切人,老的、壮的、少的、幼的、男的、女的都是他的先生,也都是他的学生”。陶行知的晓庄师范的确体现了他“社会即学校”的思想。晓庄师范的活动是与周围40多个村庄连在一起的。如晓庄医院,晓庄中心茶园,联村自卫团,联村运动会等,都有是为农民服务的。正因为如此,晓庄师范受到了农民的欢迎,真正与农民,与社会打成了一片。
第六、生活教育的根本——“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陶行知反复强调:“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以前,就提出‘人格防’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那么,如何筑起人格的长城呢? 陶行知认为,首先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性。要树立为博学而学习、为独立而学习、为民主而学习、为和平而学习、为科学创造而学习精神。其次,要修身养性,具有“大丈夫”的气概。所谓“大丈夫”的人格,就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还须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想,独立生利和耐劳的筋骨,耐饿的体肤,耐困乏的身躯,去做那摇不动的基础,即为建立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基础而奋斗不息:第三,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陶行知曾亲自为育才学校学生制订的“育才十二要”,即育才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每个学生自觉遵守。这十二要的具体内容就是:“一、要诚实无欺。二、要谦和有礼。三、要自觉纪律。四、要手脑并用。五、要整洁卫生。六、要正确敏捷。七、要力求进步。八、要负责做事。九、要自助助人。十、要勇于为公。十一、要坚韧沉着。十二、要有始有终”。总而言之,陶行知认为,道德教育对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是做人的根本”,因此,一定要加强道德教育。
第七、生活教育的精髓——创造力
创造教育是生活教教育理论的立足点和归宿。传统的教育,特别是应试教育制度下的教师,不但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还要扼杀她。陶行知的《糊涂的先生》一文,就曾深刻地揭露了这种现象。“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学堂成了害人坑!你的墨水笔下有冤魂!你说瓦特庸。你说牛顿笨。你说像个鸡蛋坏了的爱迪生。若信你的话,那儿来火轮?那儿来电灯?那儿来微积分”。那么,如何来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呢?陶行知在1943年月10月16日的育才学校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创造宣言〉〉演说。提出教育者要研究教育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针对师生对教育创造的畏难情绪,陶行知满怀信心地表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性之人”,只要大家去努力,创造之神一定会降临我们中间。此后,陶行知又写了〈〈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具体提出通过“六大解放”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一要解放小孩子的头脑。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包缠了起来。因此,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大胆地想象,大胆地思考,大胆地创造;二要解放小孩子的双手。传统教育已是要求小孩静坐、静读、静写、不许小孩子动手,小孩的双手被束缚起来,就不能执行头脑的命令。因此,陶行知要求教师和家长,不要束缚儿童的双手,让儿童的双手在大脑的指挥下大胆地去干,大胆地动手,大胆地创造。三要解放小孩子的嘴。让儿童大胆地讲,大胆地提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大胆地提问是多么的重要。四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小孩从教室中、从校园中解放出来,在大社会、大自然、大森林中,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内在之创造力;五要解放儿童的时间,让儿童有自己的时间去创造。六要解放儿童的眼睛,让儿童自己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培养自己的观察力。陶行知解放儿童创造力,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思想正确地指出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大众的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育理论。强调的是教育与生活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的合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