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隋.五代两宋..元明清包含哪五个历史阶段

如题所述

1、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前221-220年)
【阶段特征】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第一个高峰,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1)经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初步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工商业得到发展。
2)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奠定了中国的政治版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和巩固。
3)思想:文化专制,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4)科技:造纸术、张衡、《九章算术》、医学(《黄帝内经》、张仲景、华佗)等领先世界的成就。
5)文艺:秦篆汉隶、帛画、汉赋

2、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阶段特征】封建国家分裂;
1)政治: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政治上虽有短暂统一,但以政权并立对峙为主,北方混战;少数民族内迁以及民族领袖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2) 经济:经济上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商品经济水平低,南方经济政策的调整。
3)思想:带有分裂割据烙印和体现民族融合的特点,三教鼎立,是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
4)科技:圆周率(祖冲之)、《齐民要术》
5)文艺:书法成为自觉艺术(王羲之)、文人画出现(顾恺之)

3、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隋唐时期(581-907年)
【阶段特征】繁荣、开放、文化多元,是古代中华文明鼎盛时期。
1)政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中央集权制机构完善,是封建国家繁荣和统一多民族国家重要发展时期。
2)经济:繁荣发展。生产工具改进,内外交通的发达,农业和工商业的繁荣,南北经济趋平衡。
3)思想:三教合一,文化多元,兼收并蓄。
4)科技:雕版印刷、火药、僧一行、孙思邈(药王)。
5)文艺:草楷并荣,书法理论成熟;吴道子创制法度;唐诗;梨园的歌舞戏

4、古代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宋元时期
【阶段特征】封建经济发展、 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一) 宋代(960-1271年)
1)政治: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2)经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城市繁荣,市井生活丰富,出现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经济重心南移。
3)思想:重文轻武、理学形成
4)科技:活字印刷、火药广泛应用、指南针
5)文艺: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文人山水画注重意境,民间风情画出现;宋词;南戏

(二)元代(1276—1368)
1)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空前加强;民族分化,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2)经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3)思想: 以儒家的“仁治”思想为主干,杂糅和保留部分蒙古传统的新的封建统治思想体系逐步建立起来。
4)科技:郭守敬的简仪和《授时历》;王祯的《农书》。
5)文艺:文人山水画、元曲、元杂剧(中国古代戏曲成熟)

5、古代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时期(14—19世纪中期)(1368-1840)
【阶段特征】是古代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时期,是一个繁盛与危机并存的时代,社会处于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
1)经济:重农抑商,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商品经济发展并已孕育了新的经济因素,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带有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趋势;市民阶层崛起。
2)政治:国家统一,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对外方面闭关锁国 。
3)思想: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理学仍占据主流地位。
4)科技: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5)文艺:书法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文人画风格奇特,风俗画发展;小说;昆曲与京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13
先秦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秦朝到清朝时封建社会,清末民初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国中后期资本主义社会
第2个回答  2016-04-05

12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