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头盔为什么是带帽檐的

如题所述

这是一种毡帽,名叫范阳帽,亦称范阳笠。起源于五代十国,一直沿用至明朝。始用于五代十国,后来宋代开始大量使用,叫做“范阳笠”。属于士兵平时训练执勤用戎服的配帽,真上战场打战是要顶盔冠甲的,电视上演的戴“范阳笠”穿布衣上战场是胡说八道。明代的戎帽传承于宋代的“范阳笠”,可能也加入了元代小帽的元素,此帽亦是明朝士兵平时训练执勤的戴帽属明代戎服的配帽。范阳帽可起到遮阳和标示身份的功能,同时也能有效地防御敌军抛射的箭矢,如同马身上的毡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23
印象中那个应该是叫范阳帽,还有一种说法叫范阳笠
应该是起源于五代十国,这个在文艺复兴到工业时代看西方军队的头盔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帽檐大点可以遮阳挡雨雪,这个主要是因为有宋一代,实际统治范围主要偏南方吧,再加上小冰河天气的影响罢了。当然,最主要的是帽檐大了,缀上铁片什么的可以挡箭防砍等作用吧,毕竟草原民族的骑射对以步卒为主的宋兵是比较有优势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6-18
印象中那个应该是叫范阳帽,还有一种说法叫范阳笠
应该是起源于五代十国,这个在文艺复兴到工业时代看西方军队的头盔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帽檐大点可以遮阳挡雨雪,这个主要是因为有宋一代,实际统治范围主要偏南方吧,再加上小冰河天气的影响罢了。当然,最主要的是帽檐大了,缀上铁片什么的可以挡箭防砍等作用吧,毕竟草原民族的骑射对以步卒为主的宋兵是比较有优势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
第3个回答  2016-06-09
防雨,防一防箭
第4个回答  2016-05-30
为了在弓箭对射时保护颈部和耳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