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礼乐教育

如题所述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礼乐教育
“礼乐”教育
看完这个题目相信大家最不解的是最后四个字‘“礼乐”教育’,那到底什么是“礼乐”教育呢,礼貌?音乐?又或是教人学会礼貌与音乐的教学活动?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礼”、“乐”二字的起源说起。被称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其中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其实还有一部叫《乐》,只是后来失传了。这六部合起来称六经,也叫六艺,“礼乐”即来源于此。据统计在《论语》中,孔子谈论最多的就是《礼》《乐》,因此儒家教育思想的主体就是礼乐思想。自西汉中期以来的两千多年里,在礼乐思想的不断宣扬和传承中孕育出了与之相匹配的礼乐文明。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我们中华民族也被称为礼乐之邦,即礼仪之邦。
在儒家学说中,礼教、乐教、诗教一直都是教育的重要方面,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礼”旨在提供行为规范。“礼”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一切行为的准则,个人仪容、家庭礼仪、校园礼仪、餐饮礼仪、公共场合礼仪等,这些都离不开“礼”的存在。“乐”,目的在于陶冶内在心性,使心灵高度和谐。儒家所言的“乐”,不是现今的音乐,而是指具有道德教化作用的德音雅乐。儒家所说的“礼”,一般包含着“乐”,因此广义的“礼”与“礼乐”是同一概念。

在小学阶段开展“礼乐”教育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开展“礼乐”教育呢?这得从教育的意义说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既教书又育人,要避免只注重教书而忽视育人,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育人与教书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正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从某种层面上可以说是现代化的礼乐教育。
礼乐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礼乐滋养学生身心、唤醒学生内在的心性,自觉、自发地理解、认同并实践着这些外在的礼仪规范。例如,唤醒学生心中的敬意、恭敬心,那么尊敬师长、有爱同学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将礼乐教育引入学校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校园礼仪的养成,也同样有助于学生在家庭、社会中的礼仪表现。学生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如果通过我们的教育能使更多的学生变得知礼、懂礼,而这些学生再影响家庭、社会,相信整体国民素质一定会提高,“礼仪之邦”的称誉也会实至名归。
小学生正处于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而此方面的内容也是传统礼乐所重视的内容,且大部分内容同样适用于现代学校教育。因此,在小学开展传统的礼乐教育十分有必要,它关系学生一生的发展,也影响着整个国民素养的提升。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礼乐教育呢?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礼乐文明的渗透。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注重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通过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文明礼貌的教育与训练以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提高认识
数学教师要认识到数学中的德育内容很丰富,比如通过解题来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勇克难关的进取精神、坚持不懈的毅力;通过了解数学与我国科学发展的关系来培养爱国主义情操;通过合作学习、互助学习来培养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可见,数学中德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关键在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是否能拓宽思路,把德育教学视为己任,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
二、师德渗透
小学生具有鲜明的“向师性”,教师的言谈举止、思想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加强自身修养,用自己高尚的情操、优雅的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应带头做到,要求学生养成的习惯,教师应首先养成。数学教师要向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博爱。阳光、睿智的美好形象,把德育工作“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学生心田。
三、目标渗透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习惯,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因此,我们要把德育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目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形成对待任何工作都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
四、教学渗透
(一) 课前
1. 每节课前,教师提前1——2分钟到教室门口,面带微笑和孩子们交流,了解孩子们的课前准备及学习状态,并引导孩子回应老师的热情,向老师问好,传递和表达关切之情。教育孩子养成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读书,学会思考和提问,保持良好的坐姿,在每日的成长中筑就健全人格。逐步学会知礼、懂礼、守礼。
2. 诵读习惯用语,如:“ 课堂上我要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我一定行! ”
3.“老师好!” “同学们好” ,“老师休息”“谢谢”,简短的问候并不耽误教学时间。这是一种交流,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表面上看可能无足轻重,但其实潜意识里就能培养学生的尊师观念。每节课上,面对孩子们的问候,我以真诚的微笑和深鞠躬来回应孩子,在细微之处,让孩子们感受礼的魅力!
(二)课中
1.课堂竞赛活动中,通过智力5分钟、口算竞赛、智力闯关等活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2.在小组活动中。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团队的意识、合作的精神、交流的能力,养成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优良品德。如教学教室有多长时,我给学生提供测量工具,让孩子们合作测量教室的长,并思考测量时要注意什么?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体会到自己的行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小组其他人负责,学到了做人要有责任心。为了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平台,通过小组交流、展示汇报等方式体现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表述能力、思维能力、倾听能力、评价能力等,提升孩子们的礼仪素养,达到养德、怡情、益智、育仁的目的。
3.在情境教学中,情境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如《有趣的数字》中根据线索破解秘密,喜洋洋闯关营救同伴,教育孩子平时要多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习2-5的乘法口诀复习中,有一个情境题:公园门口,一个小男孩在购票,爸爸、妈妈在后面等。学生解决问题后,随机教育孩子,要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尊老爱幼。有趣的情境创设,不仅仅是解决数学问题,巩固所学知识,从中蕴含着一定的道理,或明理,或立志。使学生受到礼乐的熏陶,在故事情境中演绎数学的内涵。
(三)课后
1.言行中:“您好”“请”“对不起”……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在校外,学生碰到老师,都应该主动打招呼——“您好”,进老师办公室,应该打报告或敲门,在楼道或公共汽车上,应主动让老师先——“请”,做错事情,应该主动道歉——“对不起”,让文明礼貌从日常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让“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成为我们自觉的行为。
2.阅读中:引导孩子了解数学家故事,阅读数学史料,欣赏数学在创造人类文明进程中,给世界留下的一个个美的奇迹,感受知识的力量,启发学生创造美的愿望。
3.活动中: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后,我组织学生调查自己家庭中每天、每周、梅月产生的塑料垃圾数量,然后计算我们一个班、一个年级、一个学校产生的塑料垃圾数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段开展礼乐教育十分必要。在具体实施方面要侧重习礼实践,辅之以适量的理论讲解,在循序渐进的原则下,从教学自身环境与外部环境两方面着手,共同推动礼乐教育,促进学生习惯养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