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数的乘法竖式运算法则

如题所述

一、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1、 相同数位对齐

2、 用这个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从个位数乘起,即从右往左乘

3、 乘到哪一位就把积写在哪一位数位对应的下面

4、如果要进位的,哪一位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然后再继续往下乘。

二、多位数乘两位数 

1、 把数位较多的因数写在上面,数位较少的写在下面 

2、 下面的因数要与写在上面的因数的数位要对齐

3、 用第二个因数(即写在下面的因数)的个位数与写在上面的数的个位相乘,把相乘得到的积的末位写在个位上,再与十位上的数相乘写在十位上,……

4、 要仅为的,哪一位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然后再继续往下乘

5、 再用写在下面的因数的十位与写在上面的因数的各个位数分别相乘,把相乘得到的积的末位写在对应的十位上。

6、 然后把每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扩展资料:

什么是乘法

乘法是四则运算之一

例如4乘5,就是4增加了5倍率,也可以说成5个4连加。

古巴比伦人很早就发现,1/7是一个无限小数,怎么除也除不完。古巴比伦的倒数表里所有的数都是精确的小数,它们(在60进制中)都是有限小数。碰到无限小数时,他们会用取近似值的方法来解决。例如,古巴比伦人会通过  来计算  的值。那个40就是查倒数表查出来的。

“小九九”的由来

《九九乘法歌诀》,又常称为“小九九”。现在学生学的“小九九”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却是倒过来,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因为口诀开头两个字是“九九”,所以,人们就把它简称为“九九”。大约到13、14世纪的时候才倒过来像现在这样“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国使用“九九口诀”的时间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九九乘法歌诀》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乘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一、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1、 相同数位对齐

  2、 用这个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从个位数乘起,即从右往左乘

  3、 乘到哪一位就把积写在哪一位数位对应的下面

  4、如果要进位的,哪一位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然后再继续往下乘。

    二、多位数乘两位数 

  1、 把数位较多的因数写在上面,数位较少的写在下面 

  2、 下面的因数要与写在上面的因数的数位要对齐

  3、 用第二个因数(即写在下面的因数)的个位数与写在上面的数的个位相乘,把相乘得到的积的末位写在个位上,再与十位上的数相乘写在十位上,……

  4、 要仅为的,哪一位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然后再继续往下乘

  5、 再用写在下面的因数的十位与写在上面的因数的各个位数分别相乘,把相乘得到的积的末位写在对应的十位上。

  6、 然后把每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总结,整数乘法法则: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

  3、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14
背熟九九乘法表,然后依次从低位乘以高位,最后错位相加
第3个回答  2020-04-07
了解了解了解了解了解了解了解
第4个回答  2018-09-03
我色的的撒大耳朵图图图图睡得晚掉色而我是什么样子飞车党个VDV慈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