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能一统天下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黄金的时代

如题所述

历史的车轮呼啸地驶向公元1644年时,混沌区宇已呈三分鼎足之势:一分满清,虎据关东,以望中原;一分大明,龙盘华夏,欲振雄风;一分大顺,狼嗥西土,直逼幽燕。
有道是“千古难堪仲伯间。”凭心而论,是时无论是明朝,满清抑或大顺,均有机会扭转乾坤而一统天下。
然而,成功的天平却无情地倾向满清一方。
今天,我们不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缘何大明社稷,一朝倾覆?缘何大顺江山,瞬间易手?缘何悄然崛起的满清,最终一统天下耶?
诚然,明朝,满清和大顺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彼此消长与嬗变,绝非一次突如其来的事变(时机)所左右。不过,从哲学的意义上说,偶然乃寓于必然,必然在一定条件下,以偶然形式出现。换而言之,改朝换代的历史进程(必然),往往由突如其来的事变(偶然)所决定。时机则是其引爆点。是故,谁捕捉到时机,谁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幸运之机好比市场上的交易,稍一耽搁,价格就变。”(培根《论时机》)
我们说,政治集团之间的纵横捭阖,既是综合实力的竞争,也是政治韬略的交锋。
历史证明:大凡韬略高于对手一酬者,无不具有站在战略高度,观察天下大事与趋势之眼光。他们能准确地捕捉到偶然事变中所潜藏之时机,从而牢牢地把握住改变历史之必然进程。此乃国家兴亡与否之根本大计也。
我以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满清是一个幸运的民族。这是因为,在明朝,满清和大顺的三方鼎足中,它主动地抓住了那稍纵即逝的时机。
让我们回首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吧。
公元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广宁陷落后,明兵部尚书,辽东经略袁崇焕奉命前往宁远前线督战。在随后著名的宁远大战中,后金遭受重创,努尔哈赤也中炮负伤,被迫撤军。
不久,努尔哈赤伤重身亡,其第四子皇太极即位。
公元1627年(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皇太极遣派使者至宁远,致书袁崇焕,愿意“和议”“修好”。我以为,这次“和议”,对明朝来说未尝不是“修内政,饬军务”之良机。因为,当时明廷体制早已蕴涵着走向衰微的因素:经济上,商税,关税等固定税收之外的额外收刮,官绅权贵们的贪赃枉法,导致了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日趋混乱;政治上,则是旷日以久的派系与党争。在这种形势下,明朝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必然使其军队“力已不竞”矣。
然而,因明之朝野对“和议”的议论纷纷,由此而引发了新一轮的党争。更有言和者乃大罪之说,以致于后来袁崇焕的被杀,使得“天下误信为以言和受戮。”
观之满清,彼时皇太极自识尚无力与明朝全面抗衡,因遂以“和议”“修好”为名,甚至不惜接受“龙虎将军”封号而行暗中“蓄锐持重”之实。史载,后金天聪二年,定文馆职司;天聪三年三月,定军令于外藩;同年八月,定行军赏罚令。同时,满清又成功地阻止了蒙古察哈尔部与明朝的联络,为日后征服前者,奠定了政治基础。
总之,后金主动与明朝“和议”的用意,乃是“尊时养晦,犹不惜尊修好,用以廓系世滋大之规模。”(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
至若明朝对“和议”的态度,则“君臣间务为掩耳盗铃之计,意实愿和,而有人揭明和字,必引为耻,谴责任事之臣。”(孟森《明史讲义》)试问,明廷君臣间如此“无知己知彼之定为”而“必争虚骄之气”,岂不悲哉?
相反,满清对明朝的战略方针,此时因势利导而由“直”变“迂”:一是在政治上,加强对明朝的间谍活动,即从明廷内部策动各权力集团的摩擦,暗中收买明军将领,精心培植亲满武装;二是在军事上,采取“进”“退”相兼的流寇式行动,频频游动于关内,探求虚实以寻时机;三是在对外策略上,分化明朝与大顺的联系,企图与大顺结盟而觊觎中原。
我国古代军事理论家孙武认为,进攻敌国时应以谋略取胜。用兵上策首先是以政治谋略取胜,其次以外交手段取胜。再其次是使用武力取胜。我以为,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知己知彼,而且要寻找时机,方能“自保而全胜。”
公元1629年(明崇祯二年十一月,后金天聪三年),满清一改“修好”时的温情,斥师分道迫近北京城外。明兵部尚书,蓟辽经略袁崇焕奉命与其在北京城郊展开攻守战。满清揣度军事上难以制胜,遂“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今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密告于崇祯帝。结果明廷自毁长城,将袁逮捕处死。同时,满清又见机行事,利用明守将***文龙旧部孔有德,耿仲明与袁崇焕的矛盾,暗中收买之,致使孔,耿二人于公元1633年(明崇祯六年,后金天聪七年)率师降于满清。如此一来,满清不仅在军事上有效地牵制了袁崇焕指挥的前线防军,使其首尾不能相顾,而且在政治上也掌握了主动权。满清的“进兵”“退兵”之策,也堪可圈可点。公元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军避实就虚突入喜峰口,连陷北京外围各县,遂又退兵;公元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清军强越墙子岭入关,出没无常连续攻陷河北,山东等数十座城镇,遂又退兵;公元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清军又“分道入塞”,连陷蓟州诸多州县后,遂又退兵“北回”。《兵法韬略》云:“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意为要善于捕捉时机,伺隙捣虚。观之满清这“必乘必得”之政治意图,乃是企图阻止明朝可能的联合大顺,对清作战,迫使明朝不得不以主力部队“剿贼”,借以消耗明朝与大顺的实力,以达到“坐收渔利”之目的。
满清当权者认为,若维持明军与***军互相攻打的势态,以至于两败俱伤,对他们最为有利。二者若联合对清,或任何一方被消灭,都是对他们不利的。史载,当明朝与满清之间的军事冲突,暂时归于平静之时,明朝遂于公元1634年(明崇祯七年,后金天聪八年)七月,派遣总督陈奇瑜,巡抚卢象升,分道率兵围攻李自成,高迎祥于车箱峡。此时,李自成建议双方“和谈”,共同抗清。(另有李自成用计贿赂陈奇瑜左右,伪请降一说。)于是,满清乘机于同年八月,发兵沿长城进攻,攻陷“沿边诸城堡”,以阻止李自成与明军的联合。其实,李自成的“和谈”要求,不过是一相情愿。因为,当他率部出峡后,陈奇瑜便令其解散***军,“悉令归农。”李自成大失所望,被迫率余部突围,往河南。这意味着双方的所谓和谈,已成泡影。
彼时,满清又于同年九月复退兵“东归”,作壁上观。
众所周知,当时明朝的战略乃是“先安内而后攘外。”事实上,明朝始终不愿意联合李自成,张献忠等***军共同抵御满清,惟欲将其解散或剿除之。即使迫于形势不得不以“和谈”的姿态出现,乃是蒙骗世人的手段而已。
为此,明朝一方面始终以主力部队积极进剿李自成,张献忠等***军;另一方面却对满清施以单纯防御策略。尤其是在袁崇焕被残杀之后,明朝对辽西的防御则是竭泽而渔:即长时间未能增加兵力,且又缺乏行之有效的部署。
满清在成功地阻止了大顺与明朝的联合,并出现与明朝第二次对峙的势态下,开始积极寻找时机,实施其“远交近攻”之战略,欲与大顺联手,以形成掎角之势,对抗明朝。
从历史上看,战国时期苏秦的游说六国,当年范睢提出的“远交近攻”之谋略核心,就是分化或防止敌人联盟,从而达到各个击破之目的。
同理,满清的所谓“远攻”,正如当年与明朝“修好”“和议”一样,并不是要长久地与大顺和好,而是为避免树敌太多而采用的一种外交诱骗伎俩,其包藏祸心之用意,无非是孤立明朝这一“近邻”。满清一旦对明朝的“近攻”得手,这“远交”也就变成对大顺这一新的“近邻”的攻击了。
公元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大顺攻克洛阳,天下震动。不久,消息传到了清廷。
公元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皇太极对征明统领阿巴泰说:“如遇流贼,宜云尔等见明朝紊乱,激而成变,我国来征,亦正为此。以善言抚谕之,申戒士卒,勿误杀彼一人,致与交恶。如彼欲遣使见朕,即携其使来,或有奏朕之书,尔等即许转达,书来奏。”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三日,清顺治元年),李自成称帝于西安,国号大顺,年号永昌。是年正月二十七日,满清遣使臣迟起龙等携御书西行。迟等行至榆林,大顺守将王良智见信封上书有:“大清国皇帝致书于西据明地之诸帅。"字样,便视为一般信件拆开观阅。其书云:“朕与公等山河远隔,但闻战胜攻取之名,不能悉知称号,故书中不及,幸勿以此而介意也!
兹者致书,欲以诸公协谋合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矣!不知尊意如何,惟速驰书倾怀以告,是诚至愿也。”王良智看罢信的内容,才明白这封信本来是给李自成的,信亦已拆开,便不好再上交,只好推托李自成已经出征,命迟起龙回转清廷复命。(后来,王良智被李过不明不白杀掉了,不知是否与此信有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14
明朝的最后皇帝太昏庸了,哪个朝代亡国不都是最后皇帝听信小人的结果造成的。
第2个回答  2019-09-03
黄金个茄子。剃发、圈地、追逃、禁海,此之谓黄金时代也?
都不用说和欧洲比,和中国的其他封建王朝比,清朝都算烂的,之所以能胜利,是因为明朝更烂。能力有限,水平一般,全靠同行的衬托。
第3个回答  2017-12-14
谁告诉你的,你去看看西方在干什么,而清在干什么。清朝最大的担忧就是满汉关系,平衡好满汉关系已经够了,哪有什么时间去考虑开放发展,黄金时代,我就呵呵了,去看看盛唐,再看看强汉。
为什么能统一天下,把关外统一之后,气势正盛。恰巧又正值明朝内部矛盾纷纷,先有李自成之辈,后有吴三桂之流。也是他们的运气来了而已。敌衰我盈,凑巧统一而已
第4个回答  2017-12-15
这个说法并不正确
正确的说法是清朝是封建时期最黄金的时代,而非中国历史上最黄金的时代,中国历史上最黄金的时代就是1949-昨天这段时期。
清朝在世界上所有的封建王朝中是最成功的,但是这个朝代在整个世界史上是失败的。
清朝之所以能统一天下,主要原因是明朝后期天灾不断,加上贪腐成群,东林党卖国,压榨武将,而女真族(满族前身)则恰逢最强盛的时期,所以它能够击败明朝,统一天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