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O2O成败关键在哪里?

如题所述

2016年,国内出现了O2O 企业的倒闭潮,不只是单个公司的倒闭,而是一连串企业的大批死亡。比如,做社区O2O的叮当社区,做旅游O2O的徒步狗旅行,做教育O2O的36号教室,还有提供上门洗车服务的车8等等,可以说,国内O2O企业哀鸿一片。

 

国内O2O创业公司倒闭潮涌,国外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就连在线家政O2O的鼻祖——Homejoy也在今年停止服务,这家原本一直被外界看好、被誉为明日之星的公司,这么突然地无疾而终,给国内O2O创业者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很多人觉得,这些 O2O企业是死于资金链断裂,但这其实不是原因,只是结果,我觉得,O2O企业的大批倒闭,原因有以下3点:

 

1.  商业模式不成立

 

很多O2O项目的创业者,原来都是从互联网公司出来的技术人员,不能说他们全部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程序猿”的技术宅,但是有个基本的事实,大家都不否认,那就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对商业模式这件事确实缺乏足够的思考,很多创业者觉得我只要把产品做好了,就不愁没有用户,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比如,婚庆O2O的酷结网,他的创始人本身是互联网公司做技术出身,在创业之初,就根本没有想好商业模式的问题,最后在烧光资金之后,悲情出局。因为,婚庆这一行业,是典型的低频行业,根本就形不成消费粘性,而且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也不是你能在短期内教育得了的,这就导致了很多这种O2O的婚庆平台,盈利遥遥无期,基本上都在苟延残喘中。

 

2.  流量获取不足


互联网经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流量经济,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没有流量是不行的。很多技术型出身的创始人,去做O2O项目,按理来说,是不应该缺流量的,他们熟悉各种SEO技术,懂得使用各种互联网工具引流,甚至在企业内部,会有一个团队专门搞流量。但在这个问题上,互联网的“马太效应”再次显露无疑:一些大的平台或巨头,比如微信,淘宝等,携大量用户占据入口,成为“流量黑洞”, 使本来就稀缺的流量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从而使得O2O企业的推广费用居高不下。

 

比如,91外教网、36号教室、房屋网、口袋旅行等,全都因为买不起流量而相继倒下。年初,快的和滴滴的合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因为如果再这么持续烧下去,双方都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局。

 

3.  配送成本太高

 

一些O2O项目的创始人,在创业之初,并没有考虑到配送成本这个问题,其实,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这几年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一直在上升,而配送又是个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业务,对于一些需要上门的O2O项目来说,这也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比如,做一公里内送书上门的“快书包”,一本书的毛利只有2-5元,但去送一本书,往往要花上20、30元——配送成本太高了!“快书包”的创始人后来自己透露:他们的配送费用,要占到整个运营费用的70%-80%,这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太重了!因为你不是京东,没有那么多的品类要送,本就微薄的利润都被人工和自建仓库的费用吃掉了,这让我想起了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那么,O2O企业是否真的毫无希望了?想渡过这样的创业寒冬,要怎么做呢?首先,你需要理解消费者和商户的需求是什么?

 

消费者的需求是:低价折扣,良好的服务体验;

 

商户的需求是:利润最大化,薄利多销,顺带推广;

 

平台的需求是:如何做好第三方,并且能够自盈利。

 

这其中,每个环节都需要创业者大动脑筋,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消费者,商户,平台,三方共赢。

 

O2O项目,应该杜绝假大空,提倡真小实,深入观察真实交易细节,只有把消费中的小问题解决好了,才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益。基于此,我给O2O的创业者三点建议:

 

1.选择项目要谨慎:

 

一是尽量选择高频的项目。因高频意味着高复购率,高复购率意味着用户粘性,只有用户粘性比较大的项目,O2O模式才有意义,那些买房子、婚庆等领域,一生只需要用一次的O2O项目,就算单价再高也不能做。

 

二是尽量选择重度垂直的细分市场。不要去跟一些大平台拼流量,把你自己的细分市场,做深做透。在战略制定上,不要去做“本地的淘宝”,你们面对的市场容量不一样,淘宝是面对全国的市场,而你只是服务区域性的市场,即使你有全国性的眼光,也要先当地制胜!

 

三是尽量选择客单价高的项目。上面已经提到过了,做O2O的配送成本很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个解决之道就是,尽量选择客单价高的项目,利用高客单价去覆盖高昂的配送成本!

 

2.把服务做成高门槛:

 

O2O是线上+线下(online to offline), 其实 offline一端才是重点所在,甚至可以说,一个 O2O项目能否成功,20%靠线上,80%靠线下。O2O 项目,只靠技术是无法给消费者带来良好体验的,无论你怎么解决支付问题,怎么实现产品闭环,抛开专业化的服务,都没有实际意义。之前的团购网站,为何投诉那么多?就是因为他们把服务,当做天猫商城里的商品来做了!服务不是标准化的商品,服务是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不能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滴滴打车,大众点评这些O2O巨头,都来势凶猛,作为小企业,如何避免这些巨头的恶性竞争?我觉得,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建立自己的门槛!技术和资本都不能算是 O2O的门槛,只有发挥本地优势,做好服务才是抵御强敌的门槛。本地化的洗衣、本地化的洗车、本地化的保洁,同城宅配等,都是可以利用线下资源称霸一方的O2O项目,大企业没有当地资源,反而做不来,所以越是小企业,越是要深耕线下,做好服务。

 

3.跳出APP大坑,从微信公众号做起

 

一是因为,做APP很麻烦,相对微信公众号而言,做APP,不仅开发时间长,技术难度大,费用成本高,而且十分琐碎:需要一个像素一个像素地调样式,做兼容,而且想要提高用户的留存率,还必须要不停地迭代、改进、维护,这需要创业者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财力,很容易让创业者陷入开发的泥沼。

 

二是因为,现在APP的推广成本越来越高,大众型APP的一个用户获取成本,线上差不多到了10元左右,线下的成本还是线上的一倍以上,即使用户下载了你的APP,如果你的产品,对其本身没有很大的吸引力,将来留存也是问题。

 

三是因为,苹果构建的APP生态系统正在钝化,通过自然流量成功的概率越来越小,也就是说APP现在正在被边缘化,以后做APP将会越来越难,像微信这样的APP,已经垄断了移动互联网里70%的流量,它已经快成为操作系统了,既然打不过它,你就最好选择跟它合作。

 

所以,我的建议是:做O2O项目,最好跳出APP这个大坑,从微信公众号做起。

最后我们做一个总结:已经进入O2O领域的企业,如果想要避免倒闭,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从一开始就要想清楚自己的商业模式,二是要依靠用户痛点和真实的需求去做创新,三是重视线下的服务,给消费者带来良好体验。

 

除此之外,很多O2O创业者的心态也需要调整。《三体》里有一句话: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弱小的物种知道自己弱,打不过会跑、会躲起来,很难死去。但如果傲慢,觉得明天肯定能打到一头大象,不储备,今天就把所有的东西吃光,这样就很容易死掉。创业者的傲慢是什么?就是明知道不靠谱的项目,却自以为是靠谱的,这是就是傲慢,是创业者的大忌,希望创业者们一定要牢记!

 

先说这么多吧,觉得好的可以点个赞,点赞过100我再更新,也可以直接点击我头像关注我。我是蓝海老师,《销售与市场》杂志专栏作者,希望我的答案能够对你有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0

2016年,国内出现了O2O 企业的倒闭潮,不只是单个公司的倒闭,而是一连串企业的大批死亡。比如,做社区O2O的叮当社区,做旅游O2O的徒步狗旅行,做教育O2O的36号教室,还有提供上门洗车服务的车8等等,可以说,国内O2O企业哀鸿一片。

 

国内O2O创业公司倒闭潮涌,国外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就连在线家政O2O的鼻祖——Homejoy也在今年停止服务,这家原本一直被外界看好、被誉为明日之星的公司,这么突然地无疾而终,给国内O2O创业者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很多人觉得,这些 O2O企业是死于资金链断裂,但这其实不是原因,只是结果,我觉得,O2O企业的大批倒闭,原因有以下3点:

 

1.  商业模式不成立

 

很多O2O项目的创业者,原来都是从互联网公司出来的技术人员,不能说他们全部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程序猿”的技术宅,但是有个基本的事实,大家都不否认,那就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对商业模式这件事确实缺乏足够的思考,很多创业者觉得我只要把产品做好了,就不愁没有用户,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比如,婚庆O2O的酷结网,他的创始人本身是互联网公司做技术出身,在创业之初,就根本没有想好商业模式的问题,最后在烧光资金之后,悲情出局。因为,婚庆这一行业,是典型的低频行业,根本就形不成消费粘性,而且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也不是你能在短期内教育得了的,这就导致了很多这种O2O的婚庆平台,盈利遥遥无期,基本上都在苟延残喘中。

 

2.  流量获取不足


互联网经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流量经济,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没有流量是不行的。很多技术型出身的创始人,去做O2O项目,按理来说,是不应该缺流量的,他们熟悉各种SEO技术,懂得使用各种互联网工具引流,甚至在企业内部,会有一个团队专门搞流量。但在这个问题上,互联网的“马太效应”再次显露无疑:一些大的平台或巨头,比如微信,淘宝等,携大量用户占据入口,成为“流量黑洞”, 使本来就稀缺的流量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从而使得O2O企业的推广费用居高不下。

 

比如,91外教网、36号教室、房屋网、口袋旅行等,全都因为买不起流量而相继倒下。年初,快的和滴滴的合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因为如果再这么持续烧下去,双方都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局。

 

3.  配送成本太高

 

一些O2O项目的创始人,在创业之初,并没有考虑到配送成本这个问题,其实,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这几年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一直在上升,而配送又是个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业务,对于一些需要上门的O2O项目来说,这也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比如,做一公里内送书上门的“快书包”,一本书的毛利只有2-5元,但去送一本书,往往要花上20、30元——配送成本太高了!“快书包”的创始人后来自己透露:他们的配送费用,要占到整个运营费用的70%-80%,这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太重了!因为你不是京东,没有那么多的品类要送,本就微薄的利润都被人工和自建仓库的费用吃掉了,这让我想起了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那么,O2O企业是否真的毫无希望了?想渡过这样的创业寒冬,要怎么做呢?首先,你需要理解消费者和商户的需求是什么?

 

消费者的需求是:低价折扣,良好的服务体验;

 

商户的需求是:利润最大化,薄利多销,顺带推广;

 

平台的需求是:如何做好第三方,并且能够自盈利。

 

这其中,每个环节都需要创业者大动脑筋,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消费者,商户,平台,三方共赢。

 

O2O项目,应该杜绝假大空,提倡真小实,深入观察真实交易细节,只有把消费中的小问题解决好了,才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益。基于此,我给O2O的创业者三点建议:

 

1.选择项目要谨慎:

 

一是尽量选择高频的项目。因高频意味着高复购率,高复购率意味着用户粘性,只有用户粘性比较大的项目,O2O模式才有意义,那些买房子、婚庆等领域,一生只需要用一次的O2O项目,就算单价再高也不能做。

 

二是尽量选择重度垂直的细分市场。不要去跟一些大平台拼流量,把你自己的细分市场,做深做透。在战略制定上,不要去做“本地的淘宝”,你们面对的市场容量不一样,淘宝是面对全国的市场,而你只是服务区域性的市场,即使你有全国性的眼光,也要先当地制胜!

 

三是尽量选择客单价高的项目。上面已经提到过了,做O2O的配送成本很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个解决之道就是,尽量选择客单价高的项目,利用高客单价去覆盖高昂的配送成本!

 

2.把服务做成高门槛:

 

O2O是线上+线下(online to offline), 其实 offline一端才是重点所在,甚至可以说,一个 O2O项目能否成功,20%靠线上,80%靠线下。O2O 项目,只靠技术是无法给消费者带来良好体验的,无论你怎么解决支付问题,怎么实现产品闭环,抛开专业化的服务,都没有实际意义。之前的团购网站,为何投诉那么多?就是因为他们把服务,当做天猫商城里的商品来做了!服务不是标准化的商品,服务是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不能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滴滴打车,大众点评这些O2O巨头,都来势凶猛,作为小企业,如何避免这些巨头的恶性竞争?我觉得,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建立自己的门槛!技术和资本都不能算是 O2O的门槛,只有发挥本地优势,做好服务才是抵御强敌的门槛。本地化的洗衣、本地化的洗车、本地化的保洁,同城宅配等,都是可以利用线下资源称霸一方的O2O项目,大企业没有当地资源,反而做不来,所以越是小企业,越是要深耕线下,做好服务。

 

3.跳出APP大坑,从微信公众号做起

 

一是因为,做APP很麻烦,相对微信公众号而言,做APP,不仅开发时间长,技术难度大,费用成本高,而且十分琐碎:需要一个像素一个像素地调样式,做兼容,而且想要提高用户的留存率,还必须要不停地迭代、改进、维护,这需要创业者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财力,很容易让创业者陷入开发的泥沼。

 

二是因为,现在APP的推广成本越来越高,大众型APP的一个用户获取成本,线上差不多到了10元左右,线下的成本还是线上的一倍以上,即使用户下载了你的APP,如果你的产品,对其本身没有很大的吸引力,将来留存也是问题。

 

三是因为,苹果构建的APP生态系统正在钝化,通过自然流量成功的概率越来越小,也就是说APP现在正在被边缘化,以后做APP将会越来越难,像微信这样的APP,已经垄断了移动互联网里70%的流量,它已经快成为操作系统了,既然打不过它,你就最好选择跟它合作。

 

所以,我的建议是:做O2O项目,最好跳出APP这个大坑,从微信公众号做起。

最后我们做一个总结:已经进入O2O领域的企业,如果想要避免倒闭,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从一开始就要想清楚自己的商业模式,二是要依靠用户痛点和真实的需求去做创新,三是重视线下的服务,给消费者带来良好体验。

 

除此之外,很多O2O创业者的心态也需要调整。《三体》里有一句话: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弱小的物种知道自己弱,打不过会跑、会躲起来,很难死去。但如果傲慢,觉得明天肯定能打到一头大象,不储备,今天就把所有的东西吃光,这样就很容易死掉。创业者的傲慢是什么?就是明知道不靠谱的项目,却自以为是靠谱的,这是就是傲慢,是创业者的大忌,希望创业者们一定要牢记!

 

先说这么多吧,觉得好的可以点个赞,点赞过100我再更新,也可以直接点击我头像关注我。我是蓝海老师,《销售与市场》杂志专栏作者,希望我的答案能够对你有帮助。

第2个回答  2016-12-15

2015年末的时候给销售与市场杂志写过一个O2O怎么才能活下去的盘点,供参考


没有人否认2015年是O2O的爆发之年,正如同没有人会否认这也是一个死亡之年。每天应接不暇的O2O死亡报告和创新案例,让人不免回想到前些年其实也是O2O试水的千团大战。不久前,在朋友圈流传着一份O2O的死亡名单,揭露了O2O创业风光背后“尸横遍野”的现状。名单上大致列出了涉及16个领域的O2O倒闭项目,其中外卖、洗车、教育、旅游等领域首当其冲,而餐饮O2O则是重灾区。


没有人否认,O2O突围的路径是在巨头们版图的接缝处,但怎么打开缺口?大量创业者选了一条正确道路上的歧途。

刚需是必须的,但你未必打得开


在O2O创业者中,刚需至上往往是其描述的故事蓝图中最重要的元素,可当找到了刚需,你能否引爆呢?


停车App是一个颇为典型的案例。比如今年死掉的萝卜停车,其创始人肖瑶在回顾失败中,就很清楚地表示,在大都市里停车的困扰,就如同打车难一样,已经成为很多白领阶层的“烦心事”,这就是刚需。但刚需找到了,如何实现呢?


解法似乎不难,用团购时代已经树立的地推策略就可以了。找到停车场,建立合作,或者直接接入硬件,监控停车位,或者通过保安实时更新停车数据。条件更好的,比如本身就是开发停车场设备的公司,或者本身就是拥有停车相关物业管理基础的公司,则可以直接为自己的停车场“加持”。


但这依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道理很简单,动态停车与静态停车的需求其实是不一致的。大量用户需要的是相对静态的停车位需求,即自己工作或生活的楼下,是否有免费停车位,或者廉价停车位,最好能长期占据。而停车App试图解决的则是动态需求,或者用不太准确的话语表述,就是去某地消费时找到附近的临时停车位。


哪怕如此,刚需依然存在,即使这部分动态需求已经非常小众和垂直化。但是从使用习惯而言,人大多在自己附近10公里范围内、在熟悉的场景附近“巡逻”,在出行之前往往会规划好方便停车的大致目的地。这就又剥离了一大部分刚需。


这时候,一个在目前还无法做到实时数据更新和精准停车位导航的App,在一个目前服务局限于有限的大城市的应用场景下,想不失败也难。当然,这并非萝卜停车的肖瑶所归结的硬件问题、地推难题,而是找到了刚需,却找错了解决方案。


结论:刚需恒定存在,但要打开刚需,往往需要O2O创业者们找寻一个可供实现,并能够在垂直化到极限的用户群所带来的效益中消化的成本。


懒人是存在的,但未必是你的客户


在谈及O2O之时,大量的舆论导向了一个词——懒人经济。


一个被反复引用的案例就是获得了庞大风投的e袋洗。懒人经济引述的观点无外乎,城市里有庞大的懒人群体,所以外卖O2O、洗衣O2O乃至理发、家政等均有了可以扩张的土壤。


其实,这依然是一种非对即错的误读。e袋洗的成功,其实并不是依靠懒人经济,而是丝经济。即将过去只有“高富帅”才天天享受的,对于丝来说颇为奢侈的服务体验,通过巨大的长尾聚合在一起,形成“价廉物美”的享受。e袋洗的成功,就是将丝一年不过数次、针对“奢侈”服饰的干洗服务,变成针对寻常衣物的日常清洗。将论件的干洗,变成了论袋的清洗。

这并非简单的概念置换,而是一种对丝群体刚需的强力挖掘。大量租房住的城市白领,受到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制约,洗衣成为一件麻烦事,而这个数量形成的长尾则有效地被类似e袋洗这类概念的公司所利用,以上门取件、送件上门的方式,节约对方成本,并起到在一个城市形成一个聚合型中心的概念,其复制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不仅仅是一个对常规生活服务的互联网扁平化渠道之后的降价,而是将丝们想要却又不易去实现的洗衣机、晒衣台这种生活刚需进行了一次整合,这依然是一种刚需,但这个刚需过去是隐性存在,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实现了一次显性化爆发。

反观之,同样以“懒人经济”为噱头的如上门按摩、上门理发,则尚未脱离旧有生活服务的局限,仅仅靠补贴来吸引用户,往往陷入一种恶性循环。7月31日,号称美国家政O2O鼻祖的Homejoy正式关闭,成立一年多获得近4000万美元融资的成绩并没有让它迎来期待中的C轮,其关键点即在于,其业务在根本上只是家政服务的网络版,或称之为移动网络版,服务内容依然是过去的家政服务,并没有真正触及用户的隐性刚需。


诸如洗车、养车以及摄影服务之类看似拥有一定技术壁垒的O2O领域也难以逃脱这种宿命,即过分强调懒人经济,想要从用户的“懒”中找“食”,将过去的到店服务,或者电话预约、电话订购、电视购物之类的体验,升级为App服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外卖O2O,不过是电话订餐的网络版,当然,不用电话里听报菜名,而可以看着效果图点菜,也算是节约了一定的时间成本,又如一些理发O2O,创新了上门理发的桌椅板凳一样。


但这种只是从过去的懒人经济升级到互联网+的做法,其所谓的技术门槛也好,懒人群体也罢,都不足以成为O2O创新的必要条件。


结论:懒人未必真懒,而想在懒人经济上坐享其成的O2O创业者,才是真的懒,仅仅从电话升级到网络,还不是真正的O2O。


边缘是存在的,但创新可以更加奇葩


在当下,O2O们陷入强烈的同质化竞争之时,往往更加强调服务体验的口碑效应。又或者认为找到了一个边缘化创新的突破口,需要强调如何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庞大的规模效应,以遏制对手的进入。这都是在传统互联网创业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但未必是O2O创业阶段首先要实现的要点。


其一,边缘是永远存在的,哪怕在已经细分的市场中。在外卖O2O最火热之时,另一种外卖模式也一度萌芽,即厨师上门做饭。这其实就是在外卖这种极简的常规订餐模式之外,升级出来的定制化模块,让少部分有宴客需求的人群,在家常菜之外,还能够在自己的客厅里实现大厨级料理享受。


在边缘化之中寻找更多的边缘,其实并不复杂。这在看似创新已经很丰满的互联网上也同样存在,比如在问答平台乃至科普平台已经很强大,百度问答、果壳网都已经相当普及之时,知乎的成功,除了在解读知识的话语上主动引导用户接地气之外,则更多的是在专业领域上超越了果壳的辟谣模式和专家模式,在广度领域则打破了百度问答上的良莠不齐。


其二,在别人的接缝体验中找寻商机。在大多数创业者把思维定位在生活服务之中时,其实有一种O2O已经在实现普及和扩张,即定位于电商和快递的接缝边缘的收件柜服务,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O2O。而在各大巨头开始积极布局收件柜之时,则有新的公司开始探索,用带有保鲜功能的收件柜来进一步补充边缘的缝隙,并从中为生鲜电商、外卖O2O找到更多的“接口”。


其三,奇葩的创新常常能找到市场。通过奇葩的创新来寻找增量市场颇为有价值,如当下热门的体育O2O,部分O2O已经开始瞄准白领健步人群,开始为其提供一些趣味活动如定向越野、户外烧烤、健身比拼式的特色活动,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则是结合微信运动而来的益动力,将企业公益和普通人的运动健康结合在一起,每日的步数将能折合为捐赠的现金,其健康、阳光和广告效果都可见一斑。


这其实就是一种奇葩的玩法,而对于资源相对匮乏的创业者,其实也有类似的玩法,比如某钓鱼O2O就开始尝试钓友们共同挖掘最佳钓鱼资源,某蛋糕O2O开始引入消费者自制蛋糕或亲自设计和定制蛋糕,这远比仅仅通过兴趣集群来销售钓具,或减少线下渠道、一个蛋糕车间覆盖全城的扁平化O2O更容易激活更大的增量市场。


结论:O2O想要活下去,寻找更多的巨头们布局地图的边缘接缝,其实至为重要。战争永远是爆发在参谋部的地图接缝处,这其实就是边缘化创新的真谛,也是O2O不想死的救命稻草。

第3个回答  2016-12-15

2015年末的时候给销售与市场杂志写过一个O2O怎么才能活下去的盘点,供参考


没有人否认2015年是O2O的爆发之年,正如同没有人会否认这也是一个死亡之年。每天应接不暇的O2O死亡报告和创新案例,让人不免回想到前些年其实也是O2O试水的千团大战。不久前,在朋友圈流传着一份O2O的死亡名单,揭露了O2O创业风光背后“尸横遍野”的现状。名单上大致列出了涉及16个领域的O2O倒闭项目,其中外卖、洗车、教育、旅游等领域首当其冲,而餐饮O2O则是重灾区。


没有人否认,O2O突围的路径是在巨头们版图的接缝处,但怎么打开缺口?大量创业者选了一条正确道路上的歧途。

刚需是必须的,但你未必打得开


在O2O创业者中,刚需至上往往是其描述的故事蓝图中最重要的元素,可当找到了刚需,你能否引爆呢?


停车App是一个颇为典型的案例。比如今年死掉的萝卜停车,其创始人肖瑶在回顾失败中,就很清楚地表示,在大都市里停车的困扰,就如同打车难一样,已经成为很多白领阶层的“烦心事”,这就是刚需。但刚需找到了,如何实现呢?


解法似乎不难,用团购时代已经树立的地推策略就可以了。找到停车场,建立合作,或者直接接入硬件,监控停车位,或者通过保安实时更新停车数据。条件更好的,比如本身就是开发停车场设备的公司,或者本身就是拥有停车相关物业管理基础的公司,则可以直接为自己的停车场“加持”。


但这依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道理很简单,动态停车与静态停车的需求其实是不一致的。大量用户需要的是相对静态的停车位需求,即自己工作或生活的楼下,是否有免费停车位,或者廉价停车位,最好能长期占据。而停车App试图解决的则是动态需求,或者用不太准确的话语表述,就是去某地消费时找到附近的临时停车位。


哪怕如此,刚需依然存在,即使这部分动态需求已经非常小众和垂直化。但是从使用习惯而言,人大多在自己附近10公里范围内、在熟悉的场景附近“巡逻”,在出行之前往往会规划好方便停车的大致目的地。这就又剥离了一大部分刚需。


这时候,一个在目前还无法做到实时数据更新和精准停车位导航的App,在一个目前服务局限于有限的大城市的应用场景下,想不失败也难。当然,这并非萝卜停车的肖瑶所归结的硬件问题、地推难题,而是找到了刚需,却找错了解决方案。


结论:刚需恒定存在,但要打开刚需,往往需要O2O创业者们找寻一个可供实现,并能够在垂直化到极限的用户群所带来的效益中消化的成本。


懒人是存在的,但未必是你的客户


在谈及O2O之时,大量的舆论导向了一个词——懒人经济。


一个被反复引用的案例就是获得了庞大风投的e袋洗。懒人经济引述的观点无外乎,城市里有庞大的懒人群体,所以外卖O2O、洗衣O2O乃至理发、家政等均有了可以扩张的土壤。


其实,这依然是一种非对即错的误读。e袋洗的成功,其实并不是依靠懒人经济,而是丝经济。即将过去只有“高富帅”才天天享受的,对于丝来说颇为奢侈的服务体验,通过巨大的长尾聚合在一起,形成“价廉物美”的享受。e袋洗的成功,就是将丝一年不过数次、针对“奢侈”服饰的干洗服务,变成针对寻常衣物的日常清洗。将论件的干洗,变成了论袋的清洗。

这并非简单的概念置换,而是一种对丝群体刚需的强力挖掘。大量租房住的城市白领,受到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制约,洗衣成为一件麻烦事,而这个数量形成的长尾则有效地被类似e袋洗这类概念的公司所利用,以上门取件、送件上门的方式,节约对方成本,并起到在一个城市形成一个聚合型中心的概念,其复制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不仅仅是一个对常规生活服务的互联网扁平化渠道之后的降价,而是将丝们想要却又不易去实现的洗衣机、晒衣台这种生活刚需进行了一次整合,这依然是一种刚需,但这个刚需过去是隐性存在,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实现了一次显性化爆发。

反观之,同样以“懒人经济”为噱头的如上门按摩、上门理发,则尚未脱离旧有生活服务的局限,仅仅靠补贴来吸引用户,往往陷入一种恶性循环。7月31日,号称美国家政O2O鼻祖的Homejoy正式关闭,成立一年多获得近4000万美元融资的成绩并没有让它迎来期待中的C轮,其关键点即在于,其业务在根本上只是家政服务的网络版,或称之为移动网络版,服务内容依然是过去的家政服务,并没有真正触及用户的隐性刚需。


诸如洗车、养车以及摄影服务之类看似拥有一定技术壁垒的O2O领域也难以逃脱这种宿命,即过分强调懒人经济,想要从用户的“懒”中找“食”,将过去的到店服务,或者电话预约、电话订购、电视购物之类的体验,升级为App服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外卖O2O,不过是电话订餐的网络版,当然,不用电话里听报菜名,而可以看着效果图点菜,也算是节约了一定的时间成本,又如一些理发O2O,创新了上门理发的桌椅板凳一样。


但这种只是从过去的懒人经济升级到互联网+的做法,其所谓的技术门槛也好,懒人群体也罢,都不足以成为O2O创新的必要条件。


结论:懒人未必真懒,而想在懒人经济上坐享其成的O2O创业者,才是真的懒,仅仅从电话升级到网络,还不是真正的O2O。


边缘是存在的,但创新可以更加奇葩


在当下,O2O们陷入强烈的同质化竞争之时,往往更加强调服务体验的口碑效应。又或者认为找到了一个边缘化创新的突破口,需要强调如何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庞大的规模效应,以遏制对手的进入。这都是在传统互联网创业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但未必是O2O创业阶段首先要实现的要点。


其一,边缘是永远存在的,哪怕在已经细分的市场中。在外卖O2O最火热之时,另一种外卖模式也一度萌芽,即厨师上门做饭。这其实就是在外卖这种极简的常规订餐模式之外,升级出来的定制化模块,让少部分有宴客需求的人群,在家常菜之外,还能够在自己的客厅里实现大厨级料理享受。


在边缘化之中寻找更多的边缘,其实并不复杂。这在看似创新已经很丰满的互联网上也同样存在,比如在问答平台乃至科普平台已经很强大,百度问答、果壳网都已经相当普及之时,知乎的成功,除了在解读知识的话语上主动引导用户接地气之外,则更多的是在专业领域上超越了果壳的辟谣模式和专家模式,在广度领域则打破了百度问答上的良莠不齐。


其二,在别人的接缝体验中找寻商机。在大多数创业者把思维定位在生活服务之中时,其实有一种O2O已经在实现普及和扩张,即定位于电商和快递的接缝边缘的收件柜服务,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O2O。而在各大巨头开始积极布局收件柜之时,则有新的公司开始探索,用带有保鲜功能的收件柜来进一步补充边缘的缝隙,并从中为生鲜电商、外卖O2O找到更多的“接口”。


其三,奇葩的创新常常能找到市场。通过奇葩的创新来寻找增量市场颇为有价值,如当下热门的体育O2O,部分O2O已经开始瞄准白领健步人群,开始为其提供一些趣味活动如定向越野、户外烧烤、健身比拼式的特色活动,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则是结合微信运动而来的益动力,将企业公益和普通人的运动健康结合在一起,每日的步数将能折合为捐赠的现金,其健康、阳光和广告效果都可见一斑。


这其实就是一种奇葩的玩法,而对于资源相对匮乏的创业者,其实也有类似的玩法,比如某钓鱼O2O就开始尝试钓友们共同挖掘最佳钓鱼资源,某蛋糕O2O开始引入消费者自制蛋糕或亲自设计和定制蛋糕,这远比仅仅通过兴趣集群来销售钓具,或减少线下渠道、一个蛋糕车间覆盖全城的扁平化O2O更容易激活更大的增量市场。


结论:O2O想要活下去,寻找更多的巨头们布局地图的边缘接缝,其实至为重要。战争永远是爆发在参谋部的地图接缝处,这其实就是边缘化创新的真谛,也是O2O不想死的救命稻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