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血战钢锯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如题所述

看完《血战钢锯岭》第一感觉是震撼,在知道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后,多了一份难以置信。

我们常说电影富有戏剧性,总是在人为制造冲突,但有时候,现实更加戏剧化。

历史上的道斯更加神奇,他不使用武器更多是来自童年的阴影。在道斯很小的时候,父亲喝醉后用枪差点误杀了道斯的舅舅,从此道斯暗自发誓不再碰枪。

他因为拒绝碰枪而被军法处置,却因为救了75名战友的性命而获得了荣誉勋章。

这样传奇的故事搬上大荧幕,导演梅尔·吉布森反而在一些地方做了低调的处理,因为真实的事件太难以置信。

真实的战争片应该是怎样的呢?

我觉得首先不能矮化敌人,很多国产抗日神剧被诟病就是把我军表现的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把敌人演的蠢笨异常。如果日本人真像抗日神剧中那样好打,怎么可能打上14年。

其次我觉得不能美化战争。战争从来都是恶的,极端残酷,如同魔鬼一般。真实的战场也绝不是有的电影中表现的大场景,集体冲锋那么简单,真实的战场是残肢断臂、鬼哭狼嚎,是被眼前惨剧震动后呆滞的表情,是承受不住目光所及的惨剧而失心疯。

这两点,《血战钢锯岭》都做的非常完美,近年来最真实的战争片非它莫属。

导演梅尔·吉布森擅长拍摄动作片,他把自己的浑身解数都用在了《血战钢锯岭》中。在钢锯岭的坑道战壕中,美军与日军,你死我活的争斗,那一大段是影片最出彩的地方,也是最残忍的地方。

《血战钢锯岭》是一部反战电影,男主角拒绝拿枪象征反战,残酷的人间炼狱场景在提醒观众战争并不是请客吃饭。

做到了还原历史,让观众厌恶战争,一部战争片也就成功了。《血战钢锯岭》不仅做到了,还顺带弘扬了人性的真善美,豆瓣8.7分的高分毫不为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5

看完《血战钢锯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看完《血战钢锯岭》我哭了,首先向多斯致敬!

没人能保证绝对善良,除非你不吃肉,祖先也是从各种物种中拼杀出来的,有的杀戮是为了生存而为。

没人生下来就是坏人,美国青年人在珍珠港事件之后为了保护家人, 去参军和那些日本鬼子战斗 ,但一个普通的日本兵刚出生时就坏吗 ?而战场上跟个不怕死的疯子似的杀人 ,就为了效忠那个狗屁天皇 ,这思想根深蒂固 ,是因为他们从小的教育环境 ,接受变态的价值观, 他们效忠的就是个普通人 ,出生时也和别人一样 。 

不知怎样的环境让这个普通人和他的下属有了侵略的思想,不知道造物主为什么创造了各种生灵却让我们自相残杀 优胜劣汰为了创造更好物种?为了进化?

最后,对于威胁自己家庭生存的 ,这种人刚出生的时候可能是个好人, 但如果做了这种事 ,用普京的话来说:原谅他们只是上帝的事。我们负责...

血战钢锯岭不愧是大导演梅尔吉布森隔十年的回归之作,全实景拍摄的整个战争场面让人看得血脉喷张,场面表现的紧凑程度让我一度感觉喘不上气来。


这部电影不仅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称赞二战医疗兵多斯的超种族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他的坚定的人本信仰,更难得的是紧随着表现了战争的真实场面:残酷、恐惧、毁灭、绝望……宏大真实的场面更让人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给经历过战争的人的心灵和精神所带来的毁灭性影响。

最后,再次致敬多斯 ,他真的是一个善良的人!

第2个回答  2018-09-17

看完《血战钢锯岭》最大的感受是倾佩于信仰的伟大

如果没有真实色彩的基色,那么其实《血战钢锯岭》看起来更像是一部以战争为引夸张的布教电影,但一切因其真实而不同,那源于信仰的坚守在修罗鼻地狱中诞生的生命奇迹,不仅对反战以深刻的着点,更作出了对信仰真挚的诠释。

一个不愿拿枪上战场的士兵却在战后荣获荣誉勋章的故事,乍听起来不经令人感觉尤为荒诞,但梅尔·吉布森却以此为切入,将那段本已被尘封于历史的传奇,化作了这部感人至深的《血战钢锯岭》。因出于对宗教虔诚的信仰和过往所留下的阴影,电影的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拒绝触碰任何武器,却又因对祖国的一腔热血报名参军,遇上了这样的士兵,相信所有人都会如电影中他的上司那样啼笑皆非,在软硬兼施劝其离开军队无果后,也只能让他作为一名如其所愿的医疗兵上了战场。

就前段铺垫来说,电影为了营造亲情、爱情、友情,又要突显男主戴斯蒙德信仰的坚定,不免耗费了过多的时间,使观感上稍显冗长,但随着战争的来临,透过登陆冲绳时看着败阵下来的残军到直面战争的作战,电影也开始发力,步步为营的将战争的残酷无情以极佳的渲染,一部好的战争佳作,永远不在于有着多么宏大的场面,更不是让人去热血沸腾,而恰正如这部电影所呈现的观感,为人如坐针毡感受着在战争面前个人的渺小与人性的泯灭,而这时的戴斯蒙德宛若一道微弱却又永不熄灭的微光,照亮驱散已战争的阴霾。

真实的奇迹远比电影本身来的更为震撼,当不经令人质疑于一个并非刀枪不入的血肉之躯如何穿梭自如于战场,挽救着一个又一个生命时,翻开历史的真相戴斯蒙德所挽救的生命甚远比电影中报出的数字还要更多,正是这种真实和梅尔·吉布森对于这一故事出色的还原,使电影所塑造的并不再是何般主旋律化的美式英雄,亦远非仅止步于宗教的范畴,电影的意义更远超于梅尔·吉布森昔日的《勇敢的心》,对生命的尊崇与敬畏,构筑了其最为有力的深度。

信仰能改变什么?即便在今日看来,源于宗教的信仰,其实尚远不能阻挡战争惨剧的发生,但当电影结尾处,在已然年迈真实的戴斯蒙德·道斯身上,依然可以看到他对信仰的执念,让人感概或许信仰的力量并不能照亮整个世界的阴暗,但其却能完成个体灵魂的升华,愿战争不起,和平永固。文/梦里诗书 

第3个回答  2018-09-17

看完《血战钢锯岭》之后感慨颇多。这是一部近年来不多见的优秀作品。

电影的前半部讲述的是戴斯蒙德·道斯的爱情故事,平凡但是温暖。同时,也交代了一个倔强的坚持服兵役又坚持不拿枪上战场的另类。这种观点和后面的所有的人都以戴斯蒙德·道斯为荣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故事讲到后半段,戴斯蒙德·道斯上了战场之后才正式的进入正题。

也是在这个时候戴斯蒙德·道斯成就了一个经典

我想最大的感受还是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在这个故事里面,道斯从一个另类转变成一个英雄仅仅用了一个晚上。这也只是表面的现象。,

内地里还是因为道斯本人就是一个意志坚强的平民英雄。电影也告诉人们,只要你拥有强大的信念,你一样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第4个回答  2018-09-17

看完《血战钢锯岭》最大的感受是 反对战争,主张和,还有就是那战场的血腥,残酷,暴力惊呆了我。

这部影片作为一部反战争主和平的影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导演通过大场景和一些小细节交相呼应,给我们展现出战场那种紧张的气氛,同时通过子弹飞过的声音到打中人而喷出血的场面,还有那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横尸遍野的大场面,这些种种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仿佛我就在现场,作为一名士兵也应该浴血奋战,这样的场面,作为血气方刚的男儿怎能有所退避。但是也为那些牺牲的战士不甘,他们本应该好好在家平平安安的生活,都是战争惹的祸。展现出了凶残杀怒的战场,让我们看了更加的让我们对和平更加的充满敬意,生活在这样时代的我们更加应该珍惜这样的和平时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