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常见的情绪困扰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中职生常见的情绪困扰又称为情绪的适应不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情绪反应过度:
  ⑴愤怒
   愤怒是人的基本情绪反应,从程度上分,可分为不满、气恼、愤怒、暴怒、狂怒等。上述学生的行为表现已经远远超出了应有愤怒的强烈程度,无法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实际是过去经历遗留下来的仇恨的转移,也可以说是迁怒,结果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如果有过被伤害的经历且常常陷于愤怒情绪不能自拔的,应主动找心理老师进行心态调整,早日解脱出来;对于容易引起情绪表达方式不当、过激者,应学会采用心理调节的方法,缓解自己的冲动情绪。
  ⑵焦虑过度
  焦虑情绪本身并非是一种情绪困扰,如考试前的焦虑几乎每个人都要发生,适度的焦虑有益于个人潜能的开发,一个人没有焦虑或是焦虑不足,就会导致注意力涣散,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所以无论是听课还是课下自习,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焦虑。但过度的焦虑往往也会因过分的紧张而使人注意力分散,导致工作学习效率降低。这里所指的就是过度的焦虑,其自身的焦虑程度已经构成了对学习、生活的不良影响和干扰。
  焦虑情绪的发生原因可分为:①情境性焦虑,又称反应性焦虑,指由于面临考试、学习、当众演说等外界心理压力所造成的焦虑情绪;②情感性焦虑,是指对预期发生的事的担心、对自己的过错感到自责等引起的焦虑反应;③神经性焦虑,则指由于情绪紊乱、恐慌、失眠、心悸等心理和生理原因引发的焦虑。克服焦虑的方法也很多,主要有放松训练、改变认知、角色训练等方法。
  ⑶过度应激状态
  应激状态是指当事人在某种环境强烈刺激作用下产生的适应的反应状态,这种状态往往会伴随着多种负性情绪,如在紧张的同时会附加恐惧、震惊、厌恶,过度应激甚至会附加痛苦、敌意、惧怕、失望等情绪感受,所以,它实际也是一种消极的不良情绪。

  2.情绪反应不足:
  
  ⑴忧郁
  忧郁是一种愁闷的心境,表现为没有激情、忧心忡忡、长吁短叹、话语减少、食欲不振等生理心理反应。如:有的同学因为不敢面对学业中的竞争和学习的压力,或者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而陷入忧郁,对生活、学习失去兴趣,无法体会到其中的快乐,行为活动水平下降,回避与人交往。严重的还伴有心境恶劣、失眠,甚至会出现轻生倾向。
  需要特别区分的是忧郁情绪与抑郁症相互间既有联系,又有质的区别,忧郁情绪属于不良情绪干扰,需要的是心理上的调整,抑郁症则属于精神疾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⑵冷漠
  同样是情绪反应强度不足的表现,对人对事处于漠不关心的消极状态。这些人,表现为对生活没有热情和兴趣;对学习漠然置之,无精打采;对同学冷漠无情,甚至对他人的冷暖无动于衷;对集体活动麻木不仁。日本心理学家松原达哉教授形容这种状态的学生是“无欲望、无关心、无气力”的“三无”学生。冷漠是一种对环境和现实的自我逃避的退缩性心理反应,虽然冷漠带有一定的心理防御性质,但是它会导致当事者萎靡不振,退缩躲避、自我封闭,并严重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克服冷漠要从建立责任意识入手,逐步建立自己的生活目标,开展人际交往,积极投入到生活学习中来。

  3.负性情绪持续时间过长或泛化:
  
  负性情绪并非不良情绪,同样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必要的反应,它可以激起人内在的潜能——趋利避害,使人脱离、避开造成不良心态的环境。但是如果这种情绪持续时间过长或迁移泛化,就会严重影响到人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会给人的身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解决这类问题,可以采用系统脱敏、认知改变,暴露疗法等多种心理调节的方式。
  4.不能接受或不可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
  例:一位同学说,平时学习,头脑中常常闪现一些毫无意义的杂乱念头,本想克制,但越克制越严重,为此他苦恼不堪。这个学生的情绪困扰是由于他对自己的情绪反应不能接受的缘故。
  我们现在应该知道,情绪的出现,是人的一种自然、本能的感受,不管你是否愿意,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正性的还是负性的,都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当我们对某种负性情绪不准备接受甚至排斥时,实际却正在关注或强化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19
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弱,消极,焦虑,郁闷,烦躁,孤僻,乐观,如何缓解等等
第2个回答  2016-04-19
没有成就感,浑浑噩噩追问

例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