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作家

如题所述

赛珍珠(Pearl S. 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直译珀尔·巴克,美国作家、人权和女权活动家。

人物生平
出生4个月后即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中国,在镇江度过了童年、少年,进入到青年时代,前后长达18年之久。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在镇江风车山上在她小时候就读过现在仍然存在的崇实女中内有她的故居。同时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园的西墙根下,矗立着一座三层的西式小洋楼。也是赛珍珠居住工作过的地方,作为以中文为母语的美国女作家,她曾在这里写下了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1932年凭借其小说 ,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并在1938年以此获得美国历史上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1934年,赛珍珠告别了中国,回国定居。回国后她笔耕不缀,还积极参与美国人权和女权活动。1942年夫妇创办“东西方联合会”(East and West Association),致力于亚洲与西方的文化理解与交流。1973年5月6日她郁郁中去世于佛蒙特州的丹比(Danby Vermont) 。
她也是唯一一个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也是目前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

作品名单

年份 作品名称 原文名
1962 桥 A Bridge for Passing
1953 来吧,亲爱的 Come, My Beloved
1959 命令与清晨 Command the Morning
1930 东风·西风 East Wind: West Wind
1936 流亡者 The Exile
1936 搏斗的天使 Fighting Angel
1946 群芳庭 Pavilion of Women
1931 大地 The Good Earth
1962 归心和其它故事 Hearts Come Home and Other Stories
1952 匿花 The Hidden Flower
1963 帝国女性 The Living Reed
1957 北京来信 Letter from Peking

作品简要风格特点

赛珍珠的作品包含了她认为堪称无比重要的一个民族、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活动范围和历史。
她从小接触的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小说,使她看到了不同于西方传统的中国式写作,获得了对中国小说的完整概念和印象,从而了解了中国早期小说的特殊的局限性并领略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她的文学创作明显地分为不同的阶段。诺贝尔奖给了她荣耀,但同时也说她是一位几乎只以中国为写作题材的作家。在后来的文学事业中,赛珍珠曾试图摆脱这种写作的狭隘性。
在赛珍珠之前,出现在西方作家笔下的中国和中国人从来都是“他世界”的化身。赛珍珠开启了西方作家创作中国和中国人的新纪元。
在赛珍珠的作品中,主角几乎都是中国人,而西方人多是以传教士身份来中国的配角。这无疑颠覆了以往西方白人是作品的主宰,黄皮肤的华人“他者”的传统写作。
纵览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从阿兰、母亲被束缚而不自知,到桂兰、吴夫人开始萌生对自我的渴望和要求,再到玛丽梁、梅琳勇敢争取自由等,清晰地展现了一条广大中国女性逐渐觉醒、追求女性自我价值的成长道路,也表达了赛珍珠为中国女性发言,为中国姐妹寻找出路的美好愿望。
赛珍珠在自己的文学研究中明确陈述的论点——作家是小说描写对象的仆人——不能作为现代箴言被人接受。这种论点被解释为作品缺乏艺术性,情节粗制滥造,有损于作家名声。
赛珍珠的文化相对主义思想使得她既承认文化差异及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她又主张既要承认文化差异,又要超越文化差异。

最高文学成就
以中国题材的《大地三部曲》、《异邦客》和《东风·西风》获得193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