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低谷逆袭?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2

珠玉总有蒙尘之时,皓月也难抵阴雨云遮,所以萤火之光终有逆袭之日....

“挫折”并不是坏事,经历“挫折”的孩子犹如从低谷而来不会害怕黑暗,成长路上的伤痛是永恒的铭记

昨天晚上躺在被窝刷手机时,刷到了大学同学的一条朋友圈。

从朋友圈中得知她今年终于考上了研究生,这是她的第二战,一路磕磕绊绊,终是到达了光明的彼岸。

当时我觉得,她的学习成绩中等,专业成绩也一般般,英语四级也没有通过。家庭贫困,她毕业之后还要为自己还这年的学费贷款。


就算她考上研究生之后,她的父母也很有可能给她交不起学费。考研对于她来说真的不是最好的出路。

一战失败后,她强颜欢笑的面对大家,我问她你还要坚持吗?

她说当然,反正没有更好的出路,不如放手一搏。

成长的路上有太多的挑战和未知阻挡我们前行的脚步,亦步亦趋的在家长安排好的一条平坦大道行走。虽是出不了什么大错,可也终是一事无成。

“挫折”教育是激发潜能道路上的助推器

“挫折”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让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碰见困难自我解决,自我思考,开发自我潜能的一种教育方式。

它是一种由内而外进行思考,在思想上进行自我洗礼,从而以心动能,去改变自己,用身体力行为自己解惑。


“挫折”教育经常会陷入的几个误区

一:这种教育方式不包括身体上的“体罚教育”。

很多父母都认为,让孩子多吃一些苦,多受一些罪。孩子就能改正错误,知道现在自己的生活有多么的幸福。

首先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违背了“挫折”教育的逻辑观。“挫折”教育讲求的是孩子主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有效的自我改变与自我挖掘。

“体罚”教育是一种被动的教育方式。

像教育奴隶一般,经由身体上的疼痛下意识的去改变自己,被动的接收他人传递给自己的信号与知识。

“体罚”教育的副作用就是让孩子变成麻木的工具人。


电影《幼儿园》中就讲述了,一群不到3,4岁的孩子在寄宿幼儿园被老师禁锢活泼的天性,失去生动的自,变成一个个像机器人一样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生活。

最令人心痛的一个片段是,孩子每天上厕所必须集体在一个时间点进行上厕所,到了上厕所的时候必须上出来。如果在不是上厕所的时间想要上厕所,那么一定会受到幼儿园老师的责罚与打骂。

二:“挫折”教育并不等同于“打击”教育。

很多父母错误的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孩子越想得到什么,就想方设法的去给孩子制造更多的困难。

将孩子难住,困住,让他在认知的迷宫里尽情的探索。

又或者是用语言对孩子进行人生攻击,贬低孩子的学习成果。这种做法很有可能会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迷失自己。

经常思考的孩子会问自己,父母总打击我,总看不起我,是不是我真的做错了,如果我下次不这么努力了,父母又会怎样对待我。


三:“挫折”教育不是排斥“人文关怀”的教育。

有效的“人文关怀”教育对“挫折”教育来说,更是一种促进作用。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老师,朋友对她的关怀,是一种减轻压力,解开心结的好办法。

孩子在交流中,接收到更多的信息与思路,打开更为广阔的思维。低落的情绪也会得到应有的释放。

毕竟闭门造出来的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率很低。

只有贴近大众,贴近生活的发明创造,才是对人类有所贡献的研究成果。


“挫折“教育的三个有利于促进思想的能动性

一:人生而苦难,挫折有利于改变孩子面对人生窘境时的心态

人生来就是苦难的,在成长的路上,一帆风顺的晴天少之又少,大多是狂风暴雨般的挫折苦痛。

当面对人生窘境的时候,人生的经验就十分重要。在面对选择时,可以根据以前的经验来及时的对自己的选择进行调整。

二:福祸相依,挫折有利于改变长久以来的坏习惯,反而是一件好事

老子有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在祸事来临的时候更多的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炼,一种磨砺。在经历成长之后,这件祸事会避免更多的祸事发生,这种祸事反而变成了一种好事。

挫折给孩子带来的痛苦的同时,也带来了更有有意义的经验与提醒。亲身感觉的印象会更加强烈,且一辈子都忘不掉,甚至能把长久以来的坏习惯改掉。


记得身边有一个朋友,经常丢三落四,一个月可以丢掉3个手机,是典型的“马大哈”。在高考的时候,这个姑娘无意中把文综的选择题后20道题涂串行了。等到最后一分钟发现的时候,监考老师已经开始收卷子了。

最后姑娘以三分之差错过了她心仪的学校。从此姑娘就变得非常细致,做什么事都要检查好几遍,防止自己出错。身边的人都说她,要感谢高考,它改变了你的人生,也改变了你的习惯,坏事变成了一件好事。

三:自知之明,挫折有利于让孩子看清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

人生最能可贵的就是有自知自明,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这种优势很容易让孩子避免走很多弯路。在进行学习的道路上挫折会自动帮助孩子筛选出擅长的事与不擅长的事。

挫折帮助自己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儿,也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很容易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自己熟知的领域发光发热。

明确了自己的优势,面对挫折时就更有想要去挑战的决心与勇气。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不会用在与家长的对抗上,而转移与追求梦想道路上的挑战作斗争。

“挫折”教育对应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有效教育措施

一:幼儿阶段家长如何进行“挫折”教育

幼儿阶段家长能做的“挫折”教育很少,最好的方式就是放弃制约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面对可控的危险时,可以让孩子去面对一些挑战。

比如孩子摔倒时,家长会第一时间跑过去扶她,家长不扶孩子就躺在地上不起来。

如果家长能够确定孩子摔倒后是安全的,且又能力自己爬起来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锻炼孩子自己爬起来,避免过度的溺爱导致孩子成为一个心理和身体承受能力差的孩子。


二:青少年阶段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挫折”教育

到了小学初中的时候,孩子已经懂得人情事故,能听的懂家长讲的道理。面对大千世界的五彩斑斓,孩子会又自己喜欢的兴趣。

家长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筛选出正确的方向,理性的帮助孩子找到面对“挫折”的方法。

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在学校挨了老师的骂,回家依然挨家长的骂。孩子的心理就会受到双重的夹击,自尊心强的孩子很容易会崩溃。

家长如果能帮助孩子重新建立起自信心,找到问题所在,就能够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三:初入社会的成年孩子如何关注她们的“挫折”教育

已经成年的孩子很多已经有了“挫折”教育的经验,但是还没有完全掌握社会的规则与要求。

成年的孩子也不会同家长讲自己所面对的困难。这时就需要家长通过孩子的言行举止观察到孩子遇到了哪些困难。


可以在最适当的时候默默的帮助孩子,从而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

挫折时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经历逆袭的人生都无法忘怀。

第2个回答  2020-08-15
父母不应该在言语上过度苛责,应该让孩子去社会上锻炼,当然也要进行一定的保护,比如说资金给予和进行鼓励。
第3个回答  2020-08-15
当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父母应该及时鼓励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更优秀。
第4个回答  2020-08-15
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勇气,让孩子学会在逆境中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