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孩子叛逆的表现

如题所述

从四年级开始,孩子进入小学高段的学习和生活。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活动能力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可以实现生活自理。他们对许多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可以自己安排时间和活动,反对大人过细的干涉。

他们还会不由自主地使用逆向思维的形式研究、解决一些困难的问题,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全面,对人、事、物的评价能够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和信息加工水平的制约,对于较复杂的社会问题还处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他们还很好奇,如果缺乏科学的指导,他们可能会形成各种错误的认知结果和态度体验。

四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源于自我认识的偏差、学习压力、周围评价以及以前问题的积累。

问题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生活太顺利的孩子,往往承受不了一点点挫折。

(2)曾经过多不顺利的经历使孩子产生了挫败感,他们容易失去信心,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生活的动力,从而引发其它问题。

(3)过度学习压力使他们产生了逃避心理,不愿提及自己的学习情况,出现厌学现象。

(4)人际交往障碍。

面对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变化,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1.小学高段孩子“要听大人话”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他们关注的是大人是怎样做的。因此,身教比言传有效得多。“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说套话,不可随便许诺,不要颐指气使,不要只要求孩子、自己却不看看自己在做什么,要言行一致。其身正,孩子则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孩子则有令不行。

2.四年级孩子越来越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对抗行为,跟他们做思想工作时要注意讲话的艺术,要选择恰当的场合、把握恰当的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长话短说,严话宽说,讲道理摆事实,不要凭主观臆断批评孩子,不要当众批评,不要侮辱其人格,不要新帐老帐一起算。

3.四年级孩子情感不再浅显、外露,还学会了隐藏,但并不表示他们没有交流及宣泄的需要。我们平时要多鼓励孩子和家长聊天,不好当面说的话可以用写日记、写信等形式与家长或老师进行聊,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引导孩子学会选择和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引导学生求真求善。

总之,四年级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孩子心理的巨大变化,对他一生的心理、性格等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作为高段孩子的家长,要把握好孩子的心理变化特征,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有的放矢引导教育,帮助他们渡过这一关键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6
四年级孩子叛逆的表现?四年级的孩子叛逆期是怎么沟通?
一、 是孩子情感、情绪的突发期——防止孩子形成叛逆的个性
  孩子一般在10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崛起,他们强烈需要父母的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这一心理,仍把孩子当小孩子看待,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而故意与父母作对。父母们不要认为孩子故意与你作对,只是单纯的不听话行为,其实背后隐藏着孩子渴望你理解、渴望你尊重的深层原因。
  自我意识正处在形成期,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但由于生活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孩子的观点和看法往往是不全面的,或是错误的,因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会让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很大的变化。面对这一情况,家长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呢?
  方法一:找准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
  孩子会出现“烦死了”、“好烦呀”之类的话语,而且这类话语的数量会一直上升。
  例如:本学期第二单元的习作内容是“说说心里话”,我让孩子不谈学习,而是谈个人烦恼。
  一个孩子说:“妈妈让我穿的衣服总是我不喜欢的;我喜欢长发,妈妈却让我剪成短发……妈妈这都是不尊重我的表现。”
  另一个说:“爸爸妈妈不让我和同学玩,不让我读我喜欢的那些课外书。他们好像永远都不相信我。”
  其实,孩子的烦恼并不仅仅是针对玩具、衣服、发型,或者是课外读物,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当孩子真正的到理解和尊重之后,他的一切消极、叛逆的情绪都会消失。
  例如:面对儿子并不如意的成绩单,一对明智的父母是这样做的:
  数学没有考好,他已经做好回家挨“板子”准备。回到家后,他把成绩单往客厅的茶几上 一扔,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晚饭也是在战战兢兢中度过。晚饭后,爸爸妈妈什么也没说,回到自己的卧室里看电视去了。王君实在坐不住了,他心想:难道是爸爸妈妈没有发现我的成绩单?于是,他悄悄地来到客厅,在他的成绩单旁边,爸爸妈妈给他留了一张便条。
  儿子:
  爸爸妈妈知道这次没有考好,你的心里也很难过。你不必紧张,爸爸妈妈不会惩罚你,因为惩罚孩子永远都不是目的。
  爸爸妈妈相信你肯定不会放弃努力的,因此,在下次考试时,我们不要求你考得多么好的成绩,只要比这次的成绩前进一点点,我们就会很满意。
  永远都支持你的爸爸妈妈
  读了爸爸妈妈的便条之后,这个小男子汉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我是轻易不流泪的,但我被爸爸妈妈的理解和尊重感动得流泪了。在拿着成绩单进家门的那一刻,我都做好了与父母吵架的准备。但现在我知道了,那是没有必要的,我的父母是天底下最懂儿女的父母!是世上最好的父母!
  正处于情感的突变期,他们容易生气、发火,但他们也容易感动。与送给他们奥贵的礼物相比,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更能让他们感动。
  方法二:允许孩子适度表达自己的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10岁左右的孩子交往的重心已经由家庭转移到了学校,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友谊将成为影响孩子精神但重要因素。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科学的方法应当是这样的:面对孩子表现出的悲伤或软弱,父母一定不要呵斥,应该让孩子尽情地发泄心中的郁闷,只要孩子发泄够了,他自然会恢复心情的平衡。当然,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应该及时安慰孩子,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孩子的情绪,努力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从而缓解孩子的不良情绪。而此时,允许孩子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为孩子准备一个沙袋,允许孩子对着沙袋发泄情绪;允许孩子养小动物,当孩子不愿意向父母倾诉
加载中...
举报/Report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APP专享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发布评论

但凡腋下异味,不管遗传或后天,牢记这方法,受益一生

2.8万 广告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二年级《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二二班家长会发言稿
国旗下讲话---珍惜水资源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相关阅读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读早报找信息——周末大消息汇集
09月07日 08:27

孙悟空大闹天宫,观音为何袖手旁观
2
09月07日 22:29
9.14板块精华研报(附股)
09月11日 13:13

克莉丝汀9.2-9.8周运
09月07日 09:00
壹泰东南亚主题餐厅踩雷记
09月07日 09:06
陕西农民挖到重6吨夜明珠,估价26亿无人问津,如今成了“路灯”
25
09月13日 04:05
日本:在“自由研究”中认识世界
1
09月07日 08:53

父母这7种“爱”让孩子不厌其烦,聪明点,别做一个招人烦的家长
1
09月08日 08:49
【实拍】北京秋高气爽“颜值”爆表
25
09月09日 07:27
英国人对德国战俘有多好?
4
09月27日 20:51
4加载中

她曾是央视主持人,改了国籍远嫁欧洲,如今49岁离婚欲回国捞金
去了解

杨幂,走路带风的女子,每次机场都走出秀场的感觉
去了解

李湘一身行头能买一套房,但看完她的直播思维后,我彻底服了
去了解
第2个回答  2020-10-06
1、倔强固执,情绪反应激烈

案例:带孩子逛街,孩子在橱窗里看到一款玩具汽车之后,坚持要买。可是家中已经有很多类似的玩具汽车,在拒绝孩子的要求后,孩子便开始大哭大闹,甚至在公共场合坐地耍赖、打人。

2、出现破坏性和攻击性行为

案例:在家里摔东西、拆玩具、在家具和墙壁上乱写乱画、撕书、故意把东西丢得满地都是,当家长去批评孩子时,孩子不仅不听,还出现打人、踢人、吐口水等攻击性行为。

3、与父母唱反调

案例:父母要求做的事偏不做,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比如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在床上乱蹦,孩子听后,反而蹦得更有劲了。不理睬父母,宁愿自己玩,也不要父母一起玩。

4、挑战规则

案例:故意破坏之前定好的规矩,层出不穷的提出新要求,和父母讲条件。比如家长和孩子说好每晚只可以看半小时的动画片,可以孩子却经常违背这个约定,与父母扯皮,要求多看半小时动画片,否则就不吃饭。

5、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

案例: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时,喜欢争抢同一件玩具,喜欢争抢先后顺序,喜欢自己独享,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但又爱抢别人玩具,严重时甚至打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