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到底是“圣人”还是“屠夫”?

如题所述

曾国藩算得上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圣人”。不过,他这个圣人,和历史上出现过的圣人是不一样的。他一度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他是“圣人”,有人则认为他是“屠夫”。尤其在对待太平天国运动的问题上,被称为“曾剃头”,是不折不扣的刽子手。那么,应该怎样评价曾国藩呢?

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曾国藩之前的那些“圣人”,并没有得到很否定的评价。我们这里讲的“圣人”,主要是指在儒学上成就比较突出的,并且严于律己,在道德修为上,严格按照儒学的信条来说话行事的人。不包括那些比较贤明的皇帝。古人把一些贤明的皇帝也称为“圣人”,这不过是一种政治宣传而已,不属于我们这里提到的圣人的范畴。

因此,按照这个标准,我们所讲的圣人,就主要是孔子、孟子、董仲舒、韩愈、朱熹等等。这些圣人,他们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虽然他们要求老百姓应该遵守秩序,遵守礼仪,服从统治阶级的统治。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是,他们所站的立场是不一样的。他们往往会站在第三方的立场,在要求老百姓遵守礼仪的同时,也希望君王对老百姓实施仁政。有些圣人,比如孟子走得更远,他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样的话,更加偏向于作为被统治阶级的老百姓。

当然了,儒家圣人们这样做,也有个人目的。比如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就是把儒家圣人提到了极高的地位。君王居于政治统治地位,圣人居于文化统治地位。而且圣人的地位甚至比君王还高,中国古代出现过非常多的朝代,这些朝代不断更迭,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儒学圣人在文化上的统治地位,却从来没有改变过。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地位,从来没有动摇过。

儒学圣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显然与他们看起来就像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是分不开的。他们的做法,决定了统治阶级很喜欢他们,被统治阶级似乎也很喜欢他们。而曾国藩一开始就有做一个儒学圣人的志向。他在言行方面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绝不做违背礼仪的事情。他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给世人做出了表率。

历史上曾有关于他努力压制个人性方面欲望的记载,他为了抑制自己这方面的欲望,甚至把自己搞到了苦行僧的地步。当然了,儒学其实并不是要禁欲的,儒学是入世的,是追求美好生活的。但是儒学发展到最后,成了儒教,也就是说成了一种宗教,在这种情况下,禁欲就成了儒学圣人们的一种高标准的追求,也是“修身”的要求。在“齐家”上,曾国藩也是做得非常好的。

著名的“曾国藩家书”,就是曾国藩在齐家上取得的突出成就。在“治国”上,曾国藩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在曾国藩之前,汉人在清朝朝廷中的地位是要矮人一等的。但曾国藩抓住了清末乱世这样一个契机,发挥了汉人的重要作用,从而让汉人成为了清末政治上的最重要的力量。

在“平天下”方面,曾国藩主要就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他对太平天国采用了非常残忍的手段。把太平天国镇压下去以后,他及时把兵权交出来,把湘军解散。这样做,也确保了避免诸侯割据的产生,从而造成天下动乱的局面。这一点,可以说,曾国藩也是按照圣人的标准来做的。说起来,曾国藩在当圣人的路上,是走得非常坚实的。

不过,也是他的运气不好,遇到了乱世。而乱世到来的时候,又遇到了太平天国运动。对于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是不可能袖手旁观的,他只能介入。而且不可能再当第三方,必须要选择选边站队。而当时曾国藩所选择的,是统治阶级。当然了,他也只能选择统治阶级。而且在选择统治阶级的时候,他的手段也不能怀柔,只能坚决地和太平天国作战。

之所以不敢采用怀柔的办法,既是因为太平天国的态度非常坚决,绝不向清政府妥协。同时,也是因为,如果曾国藩要这样做,必然会被清政府怀疑。毕竟曾国藩既是一个臣子,又是一个汉人。所以曾国藩的处境是极为艰难的,他才会在历史上,成为一个复杂的“圣人”形象。(参考资料:《清史稿》《曾国藩传》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4
曾国藩是一个屠夫。因为太平天国运动让曾国藩杀了很多人,所以曾国藩是一个屠夫。
第2个回答  2020-12-04
我认为曾国藩是一个圣人,因为正是因为曾国藩的所作所为才可以导致清朝当时残存了一段的时间。
第3个回答  2020-12-05
为人、治国是“圣人",而对待造反的太平天国军队,他毫不留情杀之而后快,是“屠夫”,这并不矛盾。
第4个回答  2020-12-04
我个人认为曾国藩就是个“屠夫”,他不止贪污腐败,而且还曾经杀了许多浙江渔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