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20世纪中国出现的三次美学热?

如何理解20世纪中国出现的三次美学热?

  2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历程中的三次热潮,不仅是美学这门学科的自身发展,还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发展三个阶段的体现。三次“美学热”分别体现了“世纪初民族启蒙与对封建文化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文化的改造”、“80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复兴”,美学承担着文化改造或者文化批判的重任,成为展示人文精神的重要窗口。

  第一次“美学热”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在这次“美学热”中,王国维是始作俑者,他起了重要的开创作用。王国维学习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并运用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继王国维之后,中国学术界出现了一位被誉为“学界泰斗”的大教育家,他就是蔡元培。蔡元培在北大首次开设并主讲美学课程,提出了“美育代宗教”的口号。在他的积极提倡和大力支持之下,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出现了一次空前的美学热:美学和美育成了当时文化界、教育界、知识界、文艺界的热门话题;社会名流如梁启超、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周作人、鲁迅等人,纷纷加入美学讨论的行列;出现了一批美学家,如吕瀓、范寿康、陈望道、黄忏华、邓以蛰、朱光潜、宗白华、冯文潜、马采、蔡仪等人;出版了大量的美学专著和译著;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美学课程;社会上纷纷创办音乐、美术、戏曲等艺术专门学校;各种各样的研究会如雨后春笋,经常举办讲习班,请名人讲演;报纸竞相发表美学文章,自由展开学术讨论。这次美学热的特点是与民族救亡、民族启蒙、引进西学,对封建文化批判相结合。

  第二次“美学热”发生在五六十年代,即以批判朱光潜美学为导火线引起的一场美学大讨论。1956年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号召下,《文艺报》发动了一场对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批判与讨论。在朱光潜的自我批判文章《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与1956年6月的《文艺报》发表后,贺麟、黄药眠、蔡仪、敏泽等人发表了对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批判文章。随着批判的深入,批判者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分析,在批判者之间也彼此展开了批判。《人民日报》在短短两个月内,连续发表观点迥异的循环批判的文章,美学问题成了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随后学术界、文艺界的人士纷纷写文章参加讨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据统计,这场讨论持续时间长达九年,参加讨论者近百人,发表论文三百多篇,是建国以来学术界出现的一次“百家争鸣”。在这次讨论中,逐渐形成了四派观点,即人们常说的中国美学的四大流派: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以吕荧、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社会派。这次美学热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文艺美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所谓“实践美学”。

  第三次“美学热”发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次“美学热”的一个特点是形形色色的西方美学思潮涌入中国,我们现在熟知的各种主义、各种学术,例如现象学、存在主义、分析哲学、结构主义,最初都是以美学的名义介绍到中国的。学术界出版了大量的美学著作,特别是翻译著作。这次“美学热”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是思想界从“文革”的禁锢中苏醒的标志,思想界通过美学这个窗口反思被扭曲、被异化的人性,颂扬人性的解放——从理性的解放到感性的解放。这期间,美学著作成了社会上最畅销的学术著作,美学课程成了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美学专业成了文科类研究生报考的热门专业。直到今天,美学热潮的余波仍在延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01
第一次“美学热”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次“美学热”中,王国维是始作俑者,他起了重要的开创作用。王国维学习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并运用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继王国维之后,中国学术界出现了一位被誉为“学界泰斗”的大教育家,他就是蔡元培。蔡元培在北大首次开设并主讲美学课程,提出了“美育宗教”的口号。在他的积极提倡和大力支持之下,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出现了一次空前的美学热:美学和美育成了当时文化界、教育界、知识界、文艺界的热门话题;社会名流如梁启超、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周作人、鲁迅等人,纷纷加入美学讨论的行列;出现了一批美学家,如吕瀓、范寿康、陈望道、黄忏华、邓以蛰、朱光潜、宗白华、冯文潜、马采、蔡仪等人;出版了大量的美学专著和译著;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美学课程;社会上纷纷创办音乐、美术、戏曲等艺术专门学校;各种各样的研究会如雨后春笋,经常举办讲习班,请名人讲演;报纸竞相发表美学文章,自由展开学术讨论。这次美学热的特点是与民族救亡、民族启蒙、引进西学,对封建文化批判相结合。

第二次“美学热”发生在五六十年代,即以批判朱光潜美学为导火线引起的一场美学大讨论。

1956年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号召下,《文艺报》发动了一场对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批判与讨论。在朱光潜的自我批判文章《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与1956年6月的《文艺报》发表后,贺麟、黄药眠、蔡仪、敏泽等人发表了对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批判文章。随着批判的深入,批判者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分析,在批判者之间也彼此展开了批判。《人民日报》在短短两个月内,连续发表观点迥异的循环批判的文章,美学问题成了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随后学术界、文艺界的人士纷纷写文章参加讨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据统计,这场讨论持续时间长达九年,参加讨论者近百人,发表论文三百多篇,是建国以来学术界出现的一次“百家争鸣”。在这次讨论中,逐渐形成了四派观点,即人们常说的中国美学的四大流派: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以吕荧、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社会派。这次美学热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文艺美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所谓“实践美学”。

第三次“美学热”发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

这次“美学热”的一个特点是形形色色的西方美学思潮涌入中国,我们现在熟知的各种主义、各种学术,例如现象学、存在主义、分析哲学、结构主义,最初都是以美学的名义介绍到中国的。学术界出版了大量的美学著作,特别是翻译著作。这次“美学热”的另一个特点是,它是思想界从“文革”的禁锢中苏醒的标志,思想界通过美学这个窗口反思被扭曲、被异化的人性,颂扬人性的解放——从理性的解放到感性的解放。这期间,美学著作成了社会上最畅销的学术著作,美学课程成了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美学专业成了文科类研究生报考的热门专业。直到今天,美学热潮的余波仍在延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