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的演变过程反映了哪些价值观?

如题所述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从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可以得知,“国”的最初是写做“或”的,也就是“域”的古体字。本义是“邦国”、“封邑”。字中有“土”地,有保卫城池土地的武器“戈”。后来加上了四框“口”,表示如此重地,四边均需要把守住。当时“国”是繁体字,后汉时出现了简化了的“囯”,意思很明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带有很强烈的封建意识。后来的“太平天国”用的就是这个“囯”字。魏晋六朝时代,又出现了“囻”字,取“国以民为本”的意思,不仅反映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还与“囯”字形成强烈的直接对比。


拓展:

从“国”字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国”字的诸多含义中,国土和疆域都是重要的含义之一,无论是过去的一统国家,还是诸侯国、城邦要塞等等,都需要用强大的武力武器来加以保护,不允许外来侵犯和侵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