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个中国故事出处和内容:仆人告诉皇帝他的鹰飞走了而被赐死罪,有一大臣巧言劝皇帝而免了仆人之死。

寻找一个中国故事出处和内容:仆人告诉皇帝他的鹰飞走了而被赐死罪,有一大臣巧言告诉皇帝这仆人犯了三罪,第一失了皇帝的鹰,第二令皇帝视鹰比人更重要,第三令皇帝以死人代替活鹰,结果皇帝免了仆人之死。

这是出自《晏子春秋》中的一个故事《晏子谏杀烛邹》。

原文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译文
齐景公喜欢射鸟,派烛邹负责养鸟而鸟逃掉了。齐景公发怒,要亲自杀死他。晏子在旁边请求说:“烛邹的罪有三条,请允许我把罪行一条一条列举给他听然后再处死他。”齐景公说:“可以。”于是叫烛邹来,在齐景公面前列举他的罪行,说:“烛邹!你负责替我们国君养鸟却把鸟弄丢了,这是罪行之一;致使我们国君由于鸟的缘故处死人,这是罪行之二;让各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认为我们国君看重鸟而轻视士人,这是罪行之三。”晏子列举烛邹罪行完了,请齐景公处死他。景公说:“好啦,不处死他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20
那仆人叫烛邹 国王是战国时期的齐国齐景公 大臣是晏婴
第2个回答  2010-08-20
是《晏子春秋》中的
第3个回答  2010-08-20
原文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作者简介
晏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
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

译文
齐景公喜欢射鸟,派烛邹负责养鸟而鸟逃掉了。齐景公发怒,要亲自杀死他。晏子在旁边请求说:“烛邹的罪有三条,请允许我把罪行一条一条列举给他听然后再处死他。”齐景公说:“可以。”于是叫烛邹来,在齐景公面前列举他的罪行,说:“烛邹!你负责替我们国君养鸟却把鸟弄丢了,这是罪行之一;致使我们国君由于鸟的缘故处死人,这是罪行之二;让各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认为我们国君看重鸟而轻视士人,这是罪行之三。”晏子列举烛邹罪行完了,请齐景公处死他。景公说:“好啦,不处死他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注释
1.使:派。
2.是:这。
3.故:原因。
4.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
5.好:喜欢。
6.弋:(yì)将绳子系在箭上射,是古代一种射鸟的方法。此处指捕鸟。
7.烛邹:齐景公的一个臣仆。
8.主:掌管,负责。
9.召:诏书,皇上的命令或文告。这里指下令。
10.数:列举。
11.轻:轻视,把……看轻。
12.闻命:接受教导。
13.亡:丢失,逃跑。
14.以:(以吾君重鸟):认为
15.以:(以轻士):而
16.以:(以其罪而杀之):按照
17.士:商、西周、春秋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
18.前:前面。
19.毕:完毕。
20.命:教导。
21.而:1、却 。2、再。
22.汝:你
23.谏:劝告

寓意
晏子没有从正面指责齐王,而是从维护他的根本利益出发,顺着他的话进行劝谏,列出烛邹的三条罪状,指出枉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由此看出晏子机智有策略。
揭露统治者重鸟轻人的残暴本质,颂扬晏子的机智、正直.人与人交流需掌握适当技巧,在劝诫指正别人时也应做到趋利避害。

导读
齐景公因为烛邹没管好鸟而要杀他,晏子给烛邹列举了三条罪状,并要求齐景公杀掉他。但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后却改变了主意,饶了烛邹。本文生动的体现了晏子的说服技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