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的模式

如题所述

1、配合的态势。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国债政策。这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传统的配合领域。国债政策就其筹资而言是财政政策,但是它的影响是货币政策,因此关于国债政策就必须要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中国进一步城镇化过程当中的投融资问题。中国从工业化投资为主逐渐转为城镇化投资发挥重要作用。

4、社会保障。不可能由财政完全承担,也不可能完全由金融部门来承担,必须有一个机制来解决越来越紧迫的大的挑战。

5、财政和金融之间的资金联系问题。

6、外汇储备的管理问题。要提高质量,提高效益。

7、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问题。现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都是这个世界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独善其身。

扩展资料:

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经济结构性改革方向,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激活存量增长动力,着力补齐短板,加快绿色发展,积极利用外资,积极稳妥扩大对外投资。

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潜能,在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营造商品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市场环境。

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落地,加快推进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牵引作用的国有企业、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改革。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李扬:深入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20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虽然这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仅靠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综合优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政府究竟采用哪种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概括地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两个最重要的调节手段,这两大政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由于这两大政策各有其特殊作用,调节的侧重面也不同,因此,这两大政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既不能简单地等同或混同,又不能各行其是,而应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
第二,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第三,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
第四,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第2个回答  2022-03-18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的模式如下:
1、合作情况。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国债政策。这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传统协调领域。就其融资而言,国债政策是财政政策,但其影响是货币政策。因此,国债政策必须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协调。
3、中国进一步城镇化进程中的投融资。中国已从工业化投资逐步转变为城镇化投资,发挥着重要作用。
4、社会保障。不能完全由金融承担,也不能完全由金融部门承担。必须有一个机制来解决日益紧迫的挑战。
5、金融与金融之间的金融联系。
6、外汇储备管理。我们要提质增效。
7、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现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都是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孤独。
拓展资料:
一、货币制度的内容一般包括:
(一)规定货币材料,即确定哪些商品可以作为币材。
(二)规定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三)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是一国流通中的基本通货,辅币是主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
(四)自由铸造、限制铸造,即金属货币流通下货币铸造权的规定。
(五)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货币具有多大的支付能力。
(六) 准备制度。
二、货币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1、、银单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历史悠久。
2、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被同时法定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3、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辅币和银行券可自由兑换成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金币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金币本位制的稳定因素遭到破坏。
三、货币流通
1、将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通货)可以区分本位币和辅币。本位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亦称主币。辅币是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与找零之用
2、本位币的面值与实际金属价值是一致的,是足值货币,国家规定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允许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的国家,对于流通中磨损超过重量公差的本位币,不准投入流通使用,但可以向政府指定的机构兑换新币,即超差兑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