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听声辨人,一语破天机?

如题所述

李宗吾认为,厚黑识人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通过对一个人表象的判断,来窥视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声音是一个人本性最直观的外在表现,通过对其声音的了解,你可以真正懂得如何识人和看破天机。

听声辨人,音质判断人心

如果说一个人的面貌往往给人留下第一印象,那么声音往往能够加深你对对方性格的判断,因为声音会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和人品。当你无法通过对方的表情、动作、言词用语掌握其心态时,你可从声调去揣摩其情绪变化。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位宰相,名叫子产,是历史上第一位由于公布成文法而著名的大政治家。子产不仅仅在政治上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而且在对人的判断上,同样是个高手。

有一天,子产上街巡视,忽然听到一户正在办理丧事的人家传出女人的哭声,子产停下听了一会儿之后,招来捕快说:“把那个正在哭的女人带来,严加审查。”

捕快遵命带人前来,严加询问,果然审查出这女人是个杀夫凶手,故意在丧礼之时假装痛哭。

有人问子产是如何发现其中有诈的。他回答说:“一般人在亲友遭遇不幸的时候,难免伤心哭泣。不过,仔细辨别的话,哭的声音是不同的。哭病人的声音通常是抽抽噎噎,而哭死人则往往号啕痛哭,但我所听见的哭声,悲伤的成分少,恐惧的成分多,所以引起了我的疑心。”

子产能够通过异常的哭声这样一个微妙的细节发现其中隐藏的玄机,可见,声音对于辨别人心的重要意义。

人的声音往往能表露一个人的性格和内在品位,因此,懂得通过声音音质的不同去辨别一个人,是识人之术的另一种方式。

1.高亢尖锐的声音

发出这种声音的女性情绪上起伏不定,对人的好恶感也极为明显。这种人往往执著于某一件事,忽略其他,通常也会因一点小事而勃然大怒。这种人会轻易说出与过去完全矛盾的话,且并不认为有错。

声音高亢者一般较神经质,对环境的反应很敏感,富有创意,美感极佳而不服输,讨厌向人低头,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常向他人灌输己见。面对这种人不要反驳她的观点,谦虚的态度反倒可使其得到满足。

发出高亢尖锐声音的男性,个性狂热,容易兴奋也容易疲倦。这种人对女性会一见钟情或贸然地表白自己的心意,令对方大吃一惊。

但是这些人擅长发挥个性,从而借机掌握成功的命运。

2.温和沉稳的声音

音质柔和、声调低沉的女性性格内向,她们无时不顾及周遭的情况,压抑自己的感情。同时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往往会为了某种平衡而放弃一些东西。她们渴望表达自己的观念,因而应尽量让其抒发感情。

这种人具有同情心,心地善良。行事按部就班,努力朝自己的目标前进,属于慢条斯理型。性格多变也是其特征之一。

带有温和沉着声音的男性乍听上去显得老实,但个性较为顽固,他们往往固执己见、绝不妥协,不会曲意奉承别人,即使表面上对人唯唯诺诺,实际上也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与这种人交往时,在刚开始比较难以相处,但性格上忠实可靠。

3.沙哑的声音

声音沙哑的女性通常很有个性,往往在柔弱的外表下掩藏着坚强的性格。虽然她们对待任何人都显得亲切有礼,却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心,常常令人难以捉摸。她们对生活的品位极佳,也往往具有艺术才能。对这种类型的人,必须注意不要强迫其接受自己的观念。

带有沙哑声的男性,往往是耐力十足而又富有行动力的人,即使一般人裹足不前之时,他也会铆足劲往前冲。缺点是容易自以为是,而对一些看似不重要的事常常掉以轻心。具有这种声质者,会凭个人的力量拓展势力,越失败越会燃起斗志,并全力以赴。对于这种类型的人,‘不可与其讨论根本性的问题,否则容易产生冲突。

4.娇滴滴发黏的声音

这种声音就是人们常说的“嗲声嗲气”。女性发出带点鼻音而黏腻的声音,通常是极端渴望受到他人喜爱的人。这种人往往心浮气躁,过分注重外表,反而忽略了内在的修养。有时由于过多希望博得他人好感反而招人厌恶。

男性若发出这样的声音,多半是独生子或在百般呵护下长大的孩子。这种人独处时感到非常寂寞,碰到必须自己处理的事情时会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他们对待女性非常含蓄,绝不会主动发起攻势。若是一对一地和女性谈话,会特别紧张。因此在他人眼中显得优柔寡断,不能成大事。

5.粗沉的声音

发出沉重、犹如自腹腔发出的声音的人乐善好施,喜爱结交,有王佐之才,容易换得才智之士的真心归附。

女性有这种声音者在同性中人缘较好,容易受到众人信赖,成为大家讨教主意的对象。

有这种声音的男性通常感情脆弱又富强烈正义感,行事较为冲动,往往不认真考虑后果。常常在与人争吵或做出毅然决然的举止后懊悔不已。

可见,不同声音类型的人,往往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内心世界。只有真正把握这些要点,你才能够在处世中左右逢源,遍识天下英雄。

听出他人的弦外之音

古人云:闻弦歌而知雅意。意思是说透过对方表面表达的东西,而察觉到其内在的深刻含义。学会听出别人的弦外之音,是厚黑识人学中识透人心的重要手段。

春秋时代,有个小国的君主想要召一个贤能之士作为自己的宰相,于是他就派了一个负责选拔官吏的人员贴出了招贤榜。经过重重筛选,官员选定了其中两个人,这两个人的能力和水平看上去都差不多,可是宰相只能有一个,怎么办呢?官员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于是只好把两个人的名单都交给了君主,请君主自己定夺。君主说:“这好办。让他们都先做副职,一年之后,再观其效。”

于是,这两个人都成为该国的副宰相。一年之后,两个人的品评报告各有千秋,官员于是又犯难了。他把品评报告交给了君主,君主看了看,然后说:“甲的智谋和治国之略是相当突出的,贡献是相当大的。乙的人缘很好,都可以考虑。”说完,就把品评报告还给了官员。

官员茫然不解其意,回家之后左思右想,不知道君主的心意究竟如何,于是愁眉不展。他的妻子看到他一脸的烦闷,就问他是为何事,官员就把选拔的事情告诉了妻子。

妻子听完之后,笑着说:“君主既然都把答案告诉你了,你还犹豫什么呢?”

官员一惊,说:“答案何在?”

他妻子说:“宰相之职,为何而设?”

官员说:“自然为了辅佐君主,治国平天下。”

妻子说:“这不就是了吗?君主说甲的智谋和治国能力突出,意思就是说甲有宰相之才。而他又不想让乙难堪,后面的话,只是为了安慰一下乙罢了。这样的弦外之音,你怎么听不出来呢?”

官员恍然大悟,第二天就把选拔的结果上奏给了君主,果然得到了君主的认同。

由此可见,在处世中,出于对各方面的考虑,人们往往会在人多嘴杂的情况下,使用隐晦的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因此,懂得听懂这种弦外之音就显得相当重要了。这就需要你真正明白对方心中所想之事,了解对方的内心。

陈群是三国时期的名士,他为人正直,有令必行,曹操对他也很尊敬。当时曹操手下的谋士郭嘉聪明机智、善于谋略,很得曹操的喜爱。但郭嘉为人放荡不羁,不知道自我约束,常常触犯朝廷的法纪,陈群再三向他警告,但郭嘉丝毫不以为意,依旧我行我素。

一天,陈群向曹操进言,痛斥郭嘉行为不检,并列出了诸多条文,以请求曹操治郭嘉的罪责。曹操听完之后,说:“陈长文如此刚直,足以为万官的表率啊!”于是下令给了陈群很多赏赐。陈群谢了封赏,不再告郭嘉的状了。

后来有人问他:“你既然已经备好了条文,为什么不呈给曹丞相呢?难道你看到封赏,就可以不顾法纪了吗?”

陈群笑着说:“曹公的意思,我已经很清楚了。我在朝堂之上,向曹公罗列了那么多郭嘉的罪状,难道曹公不知道吗?他给我赏赐,是希望我以后继续向他进言;而他反是称赞我,对郭奉孝之事却没有任何言语,言外之意,是不希望对其作出任何处罚。既然如此,我还要状告郭奉孝干什么呢?”

陈群的确不愧是才智之士,他能够从曹操的只言片语和行为中洞悉曹操的意图,可见,他对于人心的了解。

厚黑学认为,识人的最基本之处就是了解人心、窥透人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含糊其辞的言语,经过仔细分析,你可以得出很多信息。

“听某人说……”:那位某人实际上是他自己。换句话说,他因为自己的意见不便直接表达,所以故意把它推到“某人”身上,以表明下面的话和他没有关系。

“某某先生是这样说!我虽然不以为然……”:像这种说法,其实是表示赞同某某先生的意见。

“这是一般性的理论,但我认为在这种场合,并不能适用……”:表面上虽然这么说,事实上他是赞同一般性理论的。

“我不知道,或许是吧……”:这是明显的推脱之词,表明他对你的看法实际上并不赞同。

类似的话语,你还会听到很多。你可以通过观察对方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来判断他的心理状态,以辨别他的话是否含有言外之意。

还有一些人在谈话时,明明已经谈到了某一个结论,可是又突然说出一些其他意见,这可以证明,他对刚才的结论并不赞同,而且他所提出的其他意见,可能有模棱两可的意味。因此,如果你不仔细去分析,恐怕就无法看出对方的真意。

厚黑学认为,一些人之所以喜欢在言语中用朦胧的表述方式或隐含的意味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把自己的想法暗藏起来,不让人看到。一般而言,性格内向的人,更喜欢或习惯于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听出别人的弦外之意,首先你要判断对方的性格特点,从而更好地了解对方的说话方式,以便达到识人的效果。

让对方多说话,认真倾听、少讲话厚黑学认为,虽然从对方的行为举止中,可以辨别出他的心意,但是看透对方的最主要方法,还是让对方多开口说话,从他的话语中寻求你所需要的信息。凡是善听的能手都能借着相互间的交谈来透视对方。

战国时期著名的学说家韩非子认为,如果要听取对方的意见,就应该以轻松的态度来交谈,我们可从旁引导,让对方有多开口说话的机会,对方肯说出他的意见,我们就能根据他的意见,去分析、透视他的心意。

春秋时代,宋国有一个人被怀疑和齐国的高层私通,但他自己却始终矢口否认。由于当时并没有人亲眼目睹他犯罪,因此宋王拿他也没有办法。

后来,宋王派了很多能言善辩之士去劝他招供,但都没能奏效。最后,宰相不得不亲自出马去审问那个犯人。

宰相到了监狱,对那个犯人说:“现在已经证明你没有罪,你可以走了。大王为了表示对你的歉意,决定让我宴请你,为你压惊。”

于是,宰相将犯人带回了府中,并且安排了酒宴来款待他。酒过三巡之后,宰相问他家乡的一些情况,犯人滔滔不绝,将自己的家事和经历都告诉了宰相。

宰相认真地听着,不时附和几声,犯人越说越起兴,索性将自己的事情全部向宰相倾讲了一遍。

宰相听完后,叹了一口气说:“先生游学四方,的确是令人敬佩。今日要好好和先生痛饮几杯。只可惜,如此美酒当前,要是有鲈鱼来下酒就更好了。”

犯人一听,点头称是,说:“鲈鱼下酒,的确是美味无比,小人曾在即墨吃过一回,甘美异常啊!”

宰相听犯人说完,哈哈大笑起来。犯人奇怪地问题:“宰相大人笑什么?”

宰相说:“你先前不是说游学各地,却独独没有到过齐国吗?请问,你又如何吃到即墨的鲈鱼呢?”

犯人面色惨白,说不出话来。宰相立刻命人将他押回狱中,派人加紧审问。犯人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只好将自己和齐国高官勾结的事情都招供了。

宋王听说犯人已经招供,欣喜不已,但他同时感到不解,为什么那么多擅长舌辩的人都没能从犯人的嘴中套出破绽,而一向不喜欢言辞的宰相却能够使犯人伏法呢?他考虑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想通其中的道理,于是,他就亲自去问宰相。

宰相笑了笑,说:“道理很简单。那些舌辩之士仗着自己口舌伶俐,老是想着用自己的言语让对方招供,而不听对方的言语。他们没有想做倾听者,让对方多说话,从对方的言语中寻找破绽,所以怎能成功呢?”

由此可见,如果你想了解一个人,无论与其谈到怎样的话题,都应该让对方尽量去发挥,无论他所说的内容是否真实,你都可用来作为判断的资料,得到的资料愈多,你的判断就愈正确。你的目的只在于让对方痛痛快快地把话说出来。因此,必要时应当想办法把对方诱导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境地,再从对方的言语中斟酌对方的心意,这样你才能分辨出对方究竟是怎样的人。

日本战国时代著名的武将武田信玄曾经给四个少年讲述有关战争的事,然后从他们听话的反应来判断他们的志趣和能力。

第一位一直张着口,呆呆地望着武田信玄;第二位则始终低着头,全神贯注地听着;第三位却面带微笑,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向武田信玄提出问题,似乎从中有所领悟;第四位听完之后则立刻离开了。

后来,这四位少年中,第一位虽然参加过好几次战役,却没有什么战绩,而且也没有朋友;第二位则成了有名的武将;第三位不仅仅在武技上表现出色,而且更善于使计谋,权术超人,成了文武双全的人才;第四位却碌碌无为,变成只会嫉妒别人的胆小鬼。

可见,学会在谈话时倾听对方的话语,从对对方言语的倾听中,你不仅可以借机观察对方,同时还可以从中获益。

厚黑识人观点认为,真正懂得识人和用人之道的人,在交谈中不仅仅要能让对方畅所欲言,同时他自己还要在暗中把持领导的地位。他一方面对对方的观点表示赞同,另一方面还会适当地加以询问,然后把对方引导到预定的话题上来,从而操纵整个谈话进程,却让对方无法发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