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辨别月光石

如题所述

1、从颜色特征进行辨别:月光石(又叫做月长石)通常是无色至白色,也可呈浅黄、橙至淡褐、蓝灰或绿色,透明或半透明,具有特别的月光效应。

2、从晕彩特征进行辨别:月光石的晕彩是极为特殊的,当转动宝石时,它往往呈片状移动,而石英猫眼则呈现眼线的线状移动。

3、从解理特征进行辨别:月光石具有明显的解理,在一些微小断面处可见到参差状的断口,而其他的相似宝石多为壳状断口,断口处为光滑的弧面。

注:从某一角度看月光石时,有一种发光效应,几乎总是由两种(或更多)类型的长石混合而成,其中,冰长石和钠长石混合组成最常见。部分月光石含有相当多的钠长石,其性质和正长石相比更接近钠长石。但就整体而言,月长石被认为是正长石的变种。

扩展资料:

月光石的相关介绍:

月长石属于二轴晶。 折射率1.518~1.526,相对密度小于2.62,在凸弧形宝石环腰带上经常出现一些小的解理。据此可以把它和相似的玉髓、蛋白石(欧泊)、玻璃或者塑料相区别。月光石在短波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粉色荧光,而在长波紫外线下则没有或者仅有很弱的荧光。在X射线下有蓝色或紫蓝色荧光。

月长石由钾,钠长石的双晶交替排列,构成格子状结构的微斜长石。格子双晶层的厚度很薄,在50-100纳米之间,这两组相互近似垂直的双晶纹,对入射光造成散射,密集的散射光线集中在一起,就呈显朦胧的晕色。

最有价值的月光石应显示蓝色的晕光,带白色晕光的月光石价值较低。月光石的晕光有方向性,晕色的延长方向应与琢磨宝石的外形一致,应聚集在弧面宝石的中心位置,如果晕光在宝石中歪斜,将影响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光石(一种宝石矿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长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方法/步骤
与月光石相近的宝石主要有白色的石英猫眼、玉髓,白色的欧泊、玻璃和塑料等。月光石与它们的重要的区别是:
1.月光石的晕彩是极为特殊的,当转动宝石时,它往往呈片状移动,而石英猫眼则呈现眼线的线状移动。
2.长石具有明显的肌理,在一些微小断面处可见到参差状的断口,而其他的相似宝石多为壳状断口,断口处为光滑的弧面。

3.月光石内部有时可见有“百足虫”状的包裹体,可作为鉴定的重要依据。当上述特征不明显时,便要通过测定宝石的折光率及比重进行区分。识别关键典型的解理,特征的包裹体。
4.月光石的蓝色是十分晶莹剔透的,而且月光石的透明度也很高,质量好的月光石会呈半透明状,而且月光眼会正好处在中间位置。

5. 月长石的鉴定方法实质是根据宝石特有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比重、包裹体、色散、解理、断口、双折射率、特殊光学效应等特性,用简单的工具如10倍以上放大6.它们的重要的区别是:1月光石的晕彩是极为特殊的,当滚动宝石时,它往往呈片状移动,而石英猫眼则呈现眼线的线状移动。2长石具有显著的解理,在一些微小断面处可见到参差状的断口,而其他的相似宝石多为壳状断口,断口处为光滑的弧面。3月光石内部有时可见有“百足虫”状的包裹体,可作为鉴定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一些选购月光石的技巧:
1、月光石的仿制品以玻璃制品为主,玻璃制品的色彩单一,比较呆板,很容易以肉眼就辨别出来。另外玻璃的单折射与月光石的双折射光学现象也不同。
2、白色质地较透明的玛瑙外形与月光石有些类似,但玛瑙并没有青白光彩的现象,所以不易混淆,月光石的蓝白现象在宝石中独树一格。
3、挑选月光石首重其青白光彩,蓝光越闪耀而明显者越佳;月光石的净度一般很高,越澄澈透明的底色越能彰显耀动的蓝色光彩。当然透明而青白光彩明显的月光石价位也会更高

佩带禁忌
1、月光石是不能够碰撞的,我们在进行日常的佩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月光石与其它的饰品进行碰撞,在晚上摘下来的时候也尽量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存放,最好是单独放在一个盒子里,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化的来对月光石的表面进行维护。
2、月光石不能够沾染到化学物品。一般来说,佩戴月光石的一女性居多,女性总是少不了每天的日常打扮,所以说在化妆或者是美容的时候一定要把月光石摘下来,这样才能够避免到对它的损伤,虽然也不至于一点点都不能沾,但是只要是沾上还是要尽快的进行擦和清洗。

所谓的“月长石”,其实就是宝石学里的“月光石引”(矿物学名叫“冰长石”)。月光石为长石中钾长石亚族,正长石与钠长石层状交互共生,以正长石为主。
月光石亦称“恋人之石”,因为具有“月光效应”——宝石中心出现恍若月光的幽蓝或亮白的晕彩,而被叫做月光石。几个世纪以来,月光石就是人们喜爱的宝石之一,人们相信它能唤醒心上人温柔的热情,招来美好如月光般的浪漫爱情。
第2个回答  2015-10-12
有效辨别月光石的方法如下:
  1,根据月光石的分类,首先分辨月光石的品种。好的月光石成乳白色,半透明带淡蓝色的晕彩,转动珠子,每颗珠子都带蓝光,根据珠子的透明程度与蓝光的强弱来判断月光石的价值,蓝光越强,珠子越透明越有价值;
 2,观察月光石的晕彩,当转动月光石的时候,无论是白月光的白色光泽还是蓝月光的蓝色光泽,都会成片状移动,而容易与月光石混淆的猫眼是呈线状移动;

 3,除外,最简洁可信的办法是要求商家提供鉴定证书,这样确保万无一失。
第3个回答  2015-10-20
  所谓的“月长石”,其实就是宝石学里的“月光石引”(矿物学名叫“冰长石”)。月光石为长石中钾长石亚族,正长石与钠长石层状交互共生,以正长石为主。
  月光石亦称“恋人之石”,因为具有“月光效应”——宝石中心出现恍若月光的幽蓝或亮白的晕彩,而被叫做月光石。几个世纪以来,月光石就是人们喜爱的宝石之一,人们相信它能唤醒心上人温柔的热情,招来美好如月光般的浪漫爱情。
  一、月光石真伪鉴别要点:
  和月光石相近的宝石主要有白色的石英猫眼、玉髓,白色的欧泊、玻璃和塑料等。所以这也是一些商家鱼目混杂的可选材料。
  二、月光石与它们的重要的区别是:
  1.月光石的晕彩是极为特殊的,当转动宝石时,它往往呈片状移动,而石英猫眼则呈现眼线的线状移动。
  2.长石具有明显的肌理,在一些微小断面处可见到参差状的断口,而其他的相似宝石多为壳状断口,断口处为光滑的弧面。
  3.月光石的蓝色是十分晶莹剔透的,而且月光石的透明度也很高,质量好的月光石会呈半透明状,而且月光眼会正好处在中间位置。
  4.月光石内部有时可见有“百足虫”状的包裹体,可作为鉴定的重要依据。当上述特征不明显时,便要通过测定宝石的折光率及比重进行区分。识别关键典型的解理特征的包裹体。
  三、月光石的鉴定方法
  月光石的鉴定方法实质是根据宝石特有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比重、包裹体、色散、解理、断口、双折射率、特殊光学效应等特性,用简单的工具如10倍以上放大镜、聚光手电筒等进行鉴定。
  1.颜色与透明度
  首先要注意的是观察宝石的颜色。无论是什么宝石,鉴定范围多少随宝石色彩和色调的不同而有所缩小。橄榄石特殊的橄榄绿色彩,令我们一见如故。少数几种宝石是鲜
  的翠绿色,如祖母绿、翠榴石及一些染色宝石。黑色宝石只有乌刚石、煤晶、电气石、透辉石、黑耀岩。紫色宝石有紫水晶、紫蓝宝、尖晶石、立方氧化锆。在鉴别翡翠、马来西亚玉和绿玉髓时,若仔细观察,可发现翡翠的绿色分布是不均匀的,断口为无光泽的参差状断口,马来西亚玉颜色分布成细丝状,断口为玻璃光泽状,且有沙感,绿玉髓颜色有乳状感且分布均匀。染色翡翠颜色不自然,且在裂隙处较集中,真色翡翠颜色自然,分布亦自然。红宝石与尖晶石的肉眼鉴别,表现在红宝石多少带有多色性,置于水里,有时可见六边形的色带,而红色尖晶石颜色绝对均匀。
  透明度可用于了解宝石的优劣。一般来讲,同一种宝石,透明度越高就越珍贵。透明度还可用于辨别颜色相似但种类不同的宝石。如尖晶石与紫牙乌在颜色上相似,但尖晶石是透明的,有些紫牙乌都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黄宝石与蓝宝石也是如此。黄宝石是透明晶体,而蓝宝石则有透明、半透明至不透明的区分。橄榄石是透明晶体,而与它颜色相似的碧玉,有些品种却不透明。
  2.光泽与试硬度
  宝石的光泽是重要的肉眼鉴定依据,可以大致判断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折射范围。光泽由折射率的高低和抛光
  面的平滑程度决定。未知宝石的光泽越强,折射率就越高,半金刚光泽的宝石的折射率在折射仪的刻度尺上落在高折射率范围,具玻璃光泽的宝石其折射率在蹭范围,而半下班光泽的宝石其折射率在较低的范围。具蜡状、光泽油脂光泽的玉石抛光面比较差,丝绢光泽说明宝石有许多针状包裹体。具树脂光泽的可能是琥珀,琢成弧面型有游彩、半透明、云雾状,呈天蓝色乳白光泽者是冰长月光石。呈珍珠光泽者是钠长月光石,呈黄褐色调蓝色光泽是拉长月光石。在太阳光下闪烁金色耀眼光芒者是日光石。钻石具典型的金刚光泽。
  一些外观相似的宝石,只要测试它们的硬度就可以分辨清楚。比如,钻石、锆石、水晶等,尽管外观相似,但硬度却不同。钻石能划伤锆石、水晶、而水晶却不能划伤锆石。再如,红宝石、红尖晶石、红碧玺、紫牙乌等都是红颜色宝石,知道它们硬度的不同,便可通过刻划进行比较,将其区别开。
  主要宝石的硬度如下:钻石――10,红蓝宝石――9,金绿猫眼――8.5,尖晶石――8,黄宝石――8,锆石――7.5-8,祖母绿――7.5,碧玺――7-7.5;水晶――7,紫牙乌――6.5-7.5,橄榄石――6.5-7,蛋白石――5.5。
  利用硬度辨别宝石需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此法有两个局限。一是一些颜色相似的宝石在硬度上也相似,如锆石与紫牙乌;二是对人造宝石无能为力,因为人造宝石在物理性质上与天然宝石十分相似。
  测试时不要用力太猛,尤其不能敲着刻划,而要慢慢拖拉刻划。
  3.比重与看色散
  用手掂宝石估计其比重,是有经验鉴定者的秘招,要多实践才能掌握。例如钻石与无色人造立方氧化锆肉眼观之酷似钻石的比重3.52,立方氧化锆比重5.8,同一大小的戒面,用手一掂,轻者为钻石。或眼观翻型宝石的直径,用手掂一掂就能大致估出宝石的比重和重量。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比重测定,方法是:用珠宝首饰店平日秤重用的天秤。在其一端挂一很细的金丝或铜丝所制的小蓝,先将宝石放入篮中在空气中秤重,即宝石在空气中的重量。然后将装有宝石饰品的小蓝,浸入装水的玻璃杯中后秤之则重减少,此为宝石在水中的重量,此时,按物理学的原则,物体在水中损失的重量,等于物体所排出同容积之水的重量(但所用之水以15℃或60F之蒸馏水为标准)。故得式如下:
  比重=空气中重量/空气中的重量-水中重量
  然后再根据宝石的比重数,在比重表中查出对应的宝石名称。对应宝石数很多,但还可结合硬度、颜色等综合分析,确定宝石名称。
  还有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是重液法,即兑出与要测定的宝石的比重相同的比重液,然后将宝石放入液中,看看是沉是浮。比如,翡翠的比重是3.33,将它放在每立方厘米3.2克的重液中,翡翠因比重大于重液自然就会下沉,如果上浮就不是翡翠。当然,配制重液需要一定的原料,操作起来也不十分容易。
  在透明的翻面宝石中,色散强度能为鉴定提供重要的线索。只有钻石、人造立方氧化锆、锆石、金红石、翠榴石、锡石等用肉眼就能看到明显的色散。
  4.观察包裹体
  用10倍放大镜观察透明宝石中包裹体的特征,是区分天然与人造品的最可靠方法。天然宝石的包裹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固体多有晶形;人造宝石多数有气泡,旋状纹固体包裹体是合成宝石的夹杂物。
  5.看断口和解理
  断口和断口表面为何种光泽,对鉴定某些宝石是特别重要的。具玻璃光泽的大部分宝石为贝壳状断口,半透明和不透明玉石多为粒状、参差状断口。如珊瑚的断口为无光泽、参差状断口;琥珀的断口为树脂光泽、贝壳状断口;玉髓、玛瑙的断口为树脂光泽、贝壳状断口;绿松石为暗淡油脂光泽、粒状或贝壳状断口;密玉、东陵石为粒状、参差状断口。
  6.双折射和多色
  用10倍放大镜能看到部分翻型透明宝石棱处的双影,该特性也是鉴定宝石的重要依据。具强双影性质的常见宝石仅有锆石、橄榄石、电气石、金红石。
  部分彩色宝石的二色性,用肉眼就能看到。电气石的蓝绿色和褐绿色二色性以及红宝石、蓝宝石、锆石、红柱石、变石等只要转动宝石就能看到明显的二色性。
  7.特殊光学效应
  某些宝石有特殊的光学效应,任何一种光学现象的出现,都有可能缩小未知宝石的预测范围。将翻型宝石顶面朝下,置于白色背景上,用笔式是筒从不同角度照射样品的底部,若见平底面反射出的或围绕腰部的红色圈,则可能是紫牙乌或玻璃二层石,注意红色、紫红色或很薄的样品见不到红圈。从深色调的鲜蓝色宝石中发出红色闪光,可以认为是人造尖晶石或坦桑尼亚石。个别宝石在不同光源下能够产生颜色变化。变石在自然光下为紫蓝色,钨光灯下红紫色。冰长石晕彩在不同光下变彩。欧泊有特殊的五彩的变彩。海蓝宝石内常出现雪花状闪光。常见的岸生光宝石有红宝石、蓝宝石、芙蓉石、紫牙乌。四射星光宝石有尖晶石、辉石、角闪石、若宝石一条量光细而明显,另一条宽而模糊,在放大镜下见许多貌似金属的包裹体,则是透辉石星光宝石。常见的猫眼宝石有金绿宝石、水晶、海蓝宝石、电气石、长石等,游彩似虎眼、鹰眼者是木变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4
月光石的晕彩是极为特殊的,当转动宝石时,它往往呈片状移动,而石英猫眼则呈现眼线的线状移动。
长石具有明显的解理,在一些微小断面处可见到参差状的断口,而其他的相似宝石多为壳状断口,断口处为光滑的弧面。   
月光石内部有时可见有“百足虫”状的包裹体,可作为鉴定的重要依据。当上述特征不明显时,便要通过测定宝石的折光率及比重进行区分。识别关键典型的解理,特征的包裹体。
看颜色
无论是什么宝石,鉴定范围多少随宝石色彩和色调的不同而有所缩小 。
看透明度
一般来讲,同一种宝石,透明度越高就越珍贵。透明度还可用于辨别颜 月长石色相似但种类不同的宝石。

看光泽
宝石的光泽是重要的肉眼鉴定依据,可以大致判断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折射范围。光泽由折射率的高低和抛光面的平滑程度决定。
1、天然月光石一般透明,闪出的光只在某个角度可见。高质量的月光石应具漂浮波浪状的蓝光,呈半透明状。月光石可具猫眼效应或星光效应,但很少见,星光效应更是罕见。
2、挑选月光石首重其青白光彩,蓝光越闪耀而明显者越佳;月光石的净度一般很高,越澄澈透明的底色越能彰显耀动的蓝色光彩。当然透明而青白光彩明显的月光石价位也会更高。  
3、月光石的“月色”要明亮,且蓝色闪烁,光彩浑厚,最好位于宝石的正中。  
4、月光石厚度要适中,不适宜太厚。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