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出国留学现象

如题所述

这种事情要分几个方面看.那种中外合资的多半是骗人的,你碰到了已经在外面的了么或者是出去了回来的?你真正的和他们探讨过么?你了解他们吗?不清楚就不要乱说话.
出去的无论是开始还是结尾一般2级分化的很严重.混日子的很多,吸毒同居卖淫的不少,但是努力拼搏奋斗的也很多.任何一个大学,垃圾的还是世界顶尖的,你都能见到中国人.
没有什么热不热的,这是社会环境等各项因素造成的.出国留学因人而异.

因为中国正在进行资本积累,不少家庭的经济水平都不错了,有些是相当不错了,能够有这样的经济实力承担子女的出国费用。
又由于计划生育,现在普遍只有一个孩子,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自然把所有资源也投资在一个人身上。
中国社会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社会资源分布不均。你想要过好日子只能往上面爬。所以竞争就相当的激烈。清华北大可能就人数比例来讲,是世界最难考的大学了。很多人可能出来了可以去一个还算不错的大学,至少比国内的大学要好,认可程度要高,教育质量要好。
现在中国和国际不断接轨,需要的是国际化的人才。很多家长和孩子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出国以后会增加这方面的认识,熟练语言 ,增加各方面资本。出国也可以全方面的锻炼一个人,让他快速成长起来。
现在的签证留学政策也比较宽松,出去并不困难。好的坏的大学都招中国人。
国内的中介一心想赚钱,拼命把人送出去,根本不摸摸良心想想 。媒体对出国的负面影响也不是太多,大家对产生的后果也没有清楚的认识到,不了解真正的出国。还没搞清楚,人已经在外面了。。不仅出去的人吃苦,在国内的也担心。
首先,是你的职业目标和出国目标。你在私企作了一年的进出口工作,相信这一年的经历会让你很更清楚你今后一段时期内的职业选择,如果你今后不打算从事会计工作,那么现在也应该想一想将来的职业目标,分析一下自己个性、能力、经历以及市场的需求等各方面的优势,看看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工作,然后再考虑出国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出国的问题。现在出国已经不是一件难事,唯一需要我们考虑的就是留学性价比,对于已经工作,想要有进一步发展的你来说尤其如此。从经济上来讲,澳洲学费是在增加,但是澳洲的优势就是学校的教育质量水平较高而且比较平均,入学较为容易,很适合工作后需要进一步进修的人。没错,现在去澳洲的中国人是很多,但你说的我也不完全同意,分析一下,现在去哪个国家的中国人不多?现在已经不是八十年代末或者九十年代初了,出国镀金回来就是香饽饽的现象也早已不存在,无论是国内的人才还是用人单位对于“海龟”是越来越理性了,也就是说,对于“海龟”,还是个人能力和专业水平最重要,即便是哈佛商学院毕业的人也有失业的,也有碌碌无为的。你说“毕业回国估计也很惨,很多例子。”,不知道是哪里的信息,其实这个问题更要理性的看待,2006年中国赴澳留学生数量为25947名,居各国之首,这两万多人中,能够称得上精英的人并回国的人有多少?抱着出国回来月薪10000的梦想的人有多少?因为心里预期的落差而“海龟”变“海带”的人有多少?回国后因为失意而散布这种信息的人有多少?国内的竞争激烈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是无论是出国还是国内工作,这种竞争压力决不会有什么大的区别,我们出去首要目的是学到真正先进的专业技能,而不是躲避竞争压力,有本事在身,加上国际视野、在国外的历练、高超的英语水平,这才是我们回国后竞争的砝码。而且从这方面来看,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海龟”在国内职场上还是有优势的。

至于美国,美国的大学现在也很灵活,理论上讲,排名越靠前的学校奖学金越不好拿,但是应美国教育产业增收的需求,很多排名并不靠前但教学质量也不错的学校的奖学金要好拿一些,但有一点,会计以及其他商科在美国也属于热门专业,这些专业属于应用性课程,奖学金的数量本身就少之又少。本科成绩不好确实有一定的障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只要你能突出你的工作经历、英语水平的优势,去好学校并不是没有可能。移民美国现在确实比较困难,除非经济实力非常雄厚。而“因为海龟太多,而且美国与中国会计制度有差异”也失之偏颇,“海龟多”我就不多说了,多和少都是相对的,在这一点上澳洲和美国没什么区别,而且美国由于是国际教育的老大,中国人是多,但精英密集度也很高,海龟多少已经不是我们现在应该和值得考虑的问题了。至于“美中的会计制度的差别”,我只给你举一个例子,我的一个朋友,国内普通高校毕业,在纽约一个并不出名的学校读的会计硕士,毕业后在美国的几个台湾人开的会计事务所积累了一定经验后,跳进了普华永道,现在随着普华永道在中国业务的增加,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国内开展业务。对我们而言,制度的差异不是劣势,是优势,中国入世后国际化的步伐突飞猛进,国内的会计制度已经不适用国际化企业了,而作为职业人,最容易成就事业的企业就是这些国际化企业,当你懂得国际化的会计制度和先进的专业技能,而别人不会的时候,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个人意见,觉得如果想成就事业,移民澳洲或者美国并不是上策,现在的大趋势是“都往回走”,西方国家的人才需求已经饱和,无论什么专业,你要去跟当地人竞争,成功的几率跟在中国相比要低得很多。你说的对,准备出国和工作时间上相矛盾,就你的情况,我想冒昧的给出一些建议,希望你辩证的听取。由于你刚毕业工作一年,本科成绩不是太高,申请澳洲是没问题,但美国的好学校有些玄。况且你也担心去澳洲回国后的就业状况,我倒是觉得你应该再工作两年后再申请,原因以下几点:一、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你的工作背景现在是私企外贸公司,如果能在今后一两年的时间,跳到比较知名的、国际化的公司去工作,在申请的时候是非常有利的,如果不能跳槽,在现有公司有晋升的经历也很好;二、你刚工作一年,工作时间和申请时间的矛盾不易调合,匆忙申请,无论是对于将来的读书目标和职业选择都不容易有很清楚的认识,咱们做事一定要有目的性。再工作一两年,可以让你对将来的职业趋向更明了,同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收集留学资料,比如去哪个国家,去哪个学校,在哪个城市,你的优势等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三、再工作一段时间,可以适当的减轻经济压力,尽管美国是有拿奖学金的希望,但建议要做好拿不到的准备,而且,你出国留学不是为了奖学金去的,是为了接受好的教育去的,top10的学校就是比top100的强,这一点毋庸置疑,更何况会计这种热门商科。因此,如果能有机会自己解决一下经济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除此之外,再补充几点。

关于语言问题,我不多说了,因为语言考试的这个东西,网上很容易查到,而且语言靠的就是自己。

出国选学校的问题。就你的情况而言,我觉得最理想的留学路线是“出国读书—在当地工作一段时间—积累经验—回国”,因此选学校就很重要,打个比方,有些学校,比如康奈尔大学,是一个坐落于山坳里的研究型的著名大学,但康大如果录取你,你就一定要去吗?我觉得不然,首先,你学的是会计,康大虽然可能也有会计专业,但它的地域决定了,你没有很多实践的机会,而这一点又是学会计最致命的,相反,有些学校坐落于大型商业城市、金融中心,可能并不是美国top10,或者top50(当然也不能太差),但能提供给你比较好的实践机会,这就值得你去考虑,比如悉尼大学,虽然去学会计的人很多,但同样那里的机会也多。

另外一点,超出留学的范畴了。看得出你是一个有追求的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和职位更加理想一些,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观所提倡的。作为贴友,我是支持你出国深造的,因为出国确实能够带给我们在国内的不到的一些东西,而且这些东西是能够帮助我们在职场上长足发展的,甚至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可能会有不止一次的出国深造的机会。但是有一点,出国一定要考虑机会成本,同时也要找准时机,你担心海龟变海带,如果深究的话,我们可能会发现,有一大部分海带是因为盲目出国造成的。而且,出国也要具备许多方面的条件,经济上的、语言上的,更重要的是个人周围环境上的,比如家庭、现在的工作的理想程度、回国后的发展预期等等,我也见过那样的例子,一门心思想出国,不考虑刚才说的那些问题,等回来了却找不到工作。所以说,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留学计划。

就你现有的情况,我总结了以上这些,希望能对你有帮助,而且我相信,无论是出国还是不出国,什么时候出国,只要你有充足的准备,肯定会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不断前进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4
1、留学活动的本质是所处历史时期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留学者的经历都是时代背景和个人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
2、无须过度解读所谓的“留学低龄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延展,这显然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社会行为。
3、出国留学活动已悄悄演变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当代中国的一些家庭及其子女来说,也就是多了一些“换个地方上学”的选择而已。
4、需要长期坚持做好相应的服务和保障工作。
第2个回答  2019-02-26
其中有一部分是真的想去留学 也有过自己的未来规划 也会好好学习 这样还是很好的
还有一部分是看大家都想留学 就觉得留学一定是最好的 自己也要去 从众心理有好有坏 还是看自己未来怎么做
当然也有就是去混个文凭渡一下金的 并不能说有问题 但收获就要少很多 最后就是一些国内学习太差混不下去了 去国外交钱读个野鸡大学 这就不值当了 没有意义
第3个回答  2014-07-22
国外的学科和高等教育是以实用性为目标的,比国内的教育实在得多,所以有条件的话还是出国深造比较好,推荐你看看尚友零中介~
第4个回答  2014-07-18
交通和资讯的发达拉近了世界 如果没有我国的司南 外国佬怎么敢远渡重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