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的导游词内容是什么?

如题所述

观潮导游词内容如下: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刘琴倩,今天带领大家观看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

下面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钱塘江大潮是怎么形成的吧。

钱塘江的入海口叫杭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状,东边的湾口宽达一百多公里,而西边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窄到只有三公里。涨潮的时候,海潮从湾口处涌入,向西奔涌而来,受两边渐渐狭窄的江岸的约束,水面越来越窄,涌潮后推前阻,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海宁市盐官镇的海塘大堤。因为风大浪高而观潮的游客又特别多,所以请大家一定注意安全。

下车后,游客们请登上海塘大堤观看。

现在潮水就要来了,看见了吗?远处水面上那条白线就是潮水,它的移动速度非常快,并且可以达到二丈多高,像一堵水墙一样。大家看,浪潮越来越近了,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为什么钱塘秋潮如此壮观又如此准时呢?这是许多人想到的问题。对此,有一个传说是这样说的:

春秋战国时期,在今江苏、安徽有一个吴国,吴王夫差打败了今浙江一带的越国。越王勾践表面上向吴国称臣,暗中却卧薪尝胆,准备复国。此事被吴国大臣伍子胥察觉,多次劝说吴王杀掉勾践。由于有奸臣在吴王面前屡进谗言,诋毁伍子胥。

吴王奸忠不分,反而赐剑让伍子胥自刎,并将其尸首煮烂,装入皮囊,抛入钱塘江中。伍子胥死后9年,越王勾践在大夫文种的策划下,果然灭掉了吴国。但越王也较信传言,迫使文种伏剑自刎。伍子胥与文种这两个敌国功臣,虽然分居钱塘江两岸,各保其主,但下场一样,同恨相连。他们的满郁恨,化作滔天巨浪,掀起了钱塘怒潮。

有一年,钱塘江边来了一个巨人,他住在萧山县境内的蜀山上,引火烧盐。人们不晓得他叫什么名字,因为他住在钱塘江边,就叫他为“钱大王”  

 钱大王力气很大,一天,钱大王去挑自己在蜀山上烧了三年零三个月的白盐。可是,这些盐只够他装一头,因此他在扁担的另一头系上块大石,放上肩去试试正好,就担起来,跨到江北岸来了。 

这时候,天气热,钱大王因为才吃过午饭,有些累了,就放下担子歇歇,没想到竟然打起瞌睡来。  

正巧,东海龙王这时出来巡江,潮水涨了起来。涨呀涨的,涨呀涨的、竟涨上了岸,把钱大王挑的盐慢慢都溶化了。东海龙王闻闻,这水怎么这样咸呀?而且愈来愈咸。他受不了,返身就逃,没想逃到海洋里,把整个汪洋大海的水都弄咸啦。   

这位钱大王醒来看见扁担一头的石头还在,而另一头的盐却没有啦!  钱大王找来找去,找不着盐,一低头,闻到江水里有咸味,他想:哦,怪不得盐没啦,原来被东海龙王偷去了。于是,钱大王举起扁担就打海水。 一扁担打得江水里面大大小小的鱼儿都震死了;两扁担打得江底的水翻了身;三扁担打得东海龙王冒出水 面求饶命。

东海龙王战战兢兢地问钱大王,究竟是什么惹着他发了这么大的脾气。钱大王气得圆睁两眼,大声喝道:“该死的龙王!你把我的盐偷到什么地方去啦?” 东海龙王这才明白海水变咸的原因。连忙赔了罪, 就把自己怎样巡江,怎样把钱大王的盐无意中溶化了, 使得海洋的水也咸起来的事情,一一说了。   

钱大王听了好气恼呀,真想举起铁扁担,一下把东海龙王砸个稀巴烂才甘心。东海龙王慌得连连叩头求饶,并答应用海水晒出盐来赔偿钱大王;以后涨潮的时候就叫起来,免得钱大王再睡着了听不见。 

钱大王听听这两个条件还不错,便饶了东海龙王,把自己的扁担向杭州湾口一放,说道:“以后潮水来时,得从这里叫起!” 东海龙王连连答应着,钱大王这才高高兴兴地走了。

从那个时候起,潮水一进杭州湾,就伸起脖子, “哗哗哗”地喊叫着,站到钱大王坐过的地方,脖子伸得挺高,叫得挺响。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海宁。举世闻名的“钱江潮”就是这样来的。

好啦,今天的观潮活动到此结束,祝游客朋友们旅途愉快、一路平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