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枚导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美国都曾尝试研制并试验过无人驾驶的双翼飞行鱼雷,但这些并未配备制导系统。通常认为,世界上第一枚导弹是德国的V-1型飞弹。德国自1932年起开始研发适用于未来战争的导弹武器。V-1型飞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成功,于1944年6月13日首次在实战中发射,对英国南部地区进行了攻击。V-1飞弹外形类似小飞机,以喷气发动机为动力,搭载了700公斤普通炸药。其射程为370公里,制导系统相当简单,主要由自主式磁性陀螺和一套机械装置组成,用于控制飞行高度、状态和弹道。因此,有些人认为它仅是一种无动力飞机型炸弹,而非真正的导弹。他们认为,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的导弹是德国的V-2型导弹。
V-2型导弹的主要设计师是著名的火箭专家冯·布劳恩。V-2型导弹于1942年10月3日试飞成功,并于1944年9月6日在实战中首次使用,对法国首都巴黎进行了轰炸。V-2型导弹配备单级液体火箭发动机,装有800公斤普通炸药,射程为320公里,采用无线电遥控制导方式。
《血与火——二战风云录》(之二十一) 风雪激战莫斯科 有一幅著名的画作,描绘了拿破仑骑马率领他的帝国卫队沿着俄国沙土路沉思着向东行进的情景。这幅画的题目是:“他们牢骚满腹,但仍然忠实地跟着他。”这幅画作是对1812年以及1941年莫斯科战役的生动写照。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了对苏联的闪电战。经过三个月的战斗,德军取得了显著的战果。希特勒得意忘形,认为现在是向莫斯科发起进攻,给苏军致命一击的时候了。
1941年9月6日,希特勒发布了第35号指令,代号“台风”行动,决定在10月2日发起莫斯科战役。德国陆军的钢铁洪流逐渐逼近莫斯科,德国空军的容克飞机也开始了对莫斯科的轰炸。10月15日,苏联政府机构和外交使团撤离至古比雪夫,但斯大林和大本营仍留在莫斯科继续指挥作战。10月20日,莫斯科开始实施全城戒严。为了保卫首都,朱可夫组织了新防线。莫斯科市民也以极大的勇气和热情参与保卫首都的行动,组织了3个工人师、16个民兵师和数百个巷战小组,全市约有45万人参与修筑防御工事。
尽管德军消灭了大量苏军的有生力量,但恶劣的天气使其攻势大幅减弱。当10月18日中路德军突进至莫扎伊斯克时,天气开始下雨,道路变成了泥潭。坦克很容易陷入泥潭,几乎无法前进。第4集团军参谋长勃鲁门提特将军后来回忆说:“步兵在泥泞中一步一滑,每门大炮都需要用许多马队拖拉才能前进。所有车辆都陷入泥坑,一直陷到车轴部分,甚至连牵引机也难以行动。几天之内,很大一部分重炮就动弹不得了……这一切使得已经疲惫不堪的部队陷入了极度紧张。”南路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则在奥廖尔至图拉之间的公路上受阻数天,一切补给都依赖空运。德军被迫全线停止前进,等待大地封冻。
11月3日至4日,首次降霜。尽管骤降的气温使泥泞的道路变硬,为德军的机动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使仍穿着单衣的德军陷入了严寒之中。由于缺乏冬季服装,部队开始出现严重的冻伤,部分装备因缺乏防寒设施,技术性能难以正常发挥。德军士气开始低落。
11月7日,尽管德军兵临城下,苏联政府仍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全副武装的苏军从列宁墓前经过,然后直接开赴前线。这一壮举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斗志,增强了他们战胜德国法西斯侵略者的信心,严重打击了德国法西斯的威风。英国《新闻纪事报》报道说:“通往莫斯科的要冲激战正酣,而莫斯科却组织了一年一度的传统阅兵,这是英勇和无畏的榜样。”
11月下旬,天气突变,大雪飘落,严冬在一夜之间降临莫斯科,气温突然下降至零下30多摄氏度。大部分德军没有御寒衣物,数以千计的人员被冻伤,数以百计的人员被冻死。为了鼓舞士气,希特勒命令手下从法国和德国向东线运送了一火车红葡萄酒。但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气温下,酒在运输过程中已经结成冰,瓶子被冻裂,剩下的只是一堆红颜色的冰块。当士兵们收到这些冰块而非他们急需的冬装时,他们的愤怒达到了极点。
严寒也使德军武器的使用受到很大影响。大炮上的润滑油冻结了,机枪的活动部分也冻住了,常常无法打开炮闩,拉不开枪机。德军没有专用于严寒天气的润滑油和燃料,夜间经常需要在坦克下面烧一堆小火,以防引擎被冻裂。坦克经常在冰冻的土地上打滑,或从斜坡上翻下去。而苏军的情况则好得多。首先,极端寒冷的天气对苏军官兵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天气。再则,莫斯科就在他们的身后,苏军的供应线很短。苏军士兵都穿上了厚厚的皮上衣,厚厚的靴子,以及带有很大护耳片的皮帽子,他们的毡靴、手套和暖和的内衣等也一应俱全。苏军的卡车和坦克也是特制的,使用的是专用的润滑油和燃料,能适应严寒气候。
12月4日,当气温降至零下52摄氏度时,德军再也无法继续作战。古德里安怀着一颗沉重的心,他决定先撤退了。这是他那支所向无敌的装甲劲旅自踏平波兰以来的第一次撤退。12月5日,德军在各个方向的进攻都被可怕的严寒和苏军顽强的抵抗阻止了。尽管莫斯科近在眼前,已经处于他们的炮火射程之内,但他们已经精疲力尽,锐气尽失。而苏军已做好准备,将对疲惫不堪、冻得半死的德军发起强大的反攻。
12月5日,科涅夫指挥的加里宁方面军率先对莫斯科北面的德军发起反攻。次日,朱可夫的西方方面军也向莫斯科南北两面德军发起了强大的反击攻势。
到1941年12月底,苏军已收复了克林、卡卢加、加里宁等城市,解除了德军对图拉的包围。至此,莫斯科会战结束。据苏军最高统帅部公布的数字,德军共伤亡50多万人,坦克1300余辆,火炮2500门,汽车15000多辆。这是德军自开战以来遭到的第一次大失败,德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哀叹道:“德国陆军常胜不败的神话已经破灭了。”
关于德军在莫斯科城下失败的原因,多数西方军事史学家和军事理论家认为,俄罗斯冬天的提前来临、严寒以及德军对冬季战争毫无准备,是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在其《战略论》中写道:“假使要追问,在1941年战役中,德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最适当的判词就是‘为自然因素所击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