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唐朝在哪里建都?

如题所述

古代唐朝曾经在长安、洛阳两个地方建立都城。

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为隋炀帝表兄弟,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

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

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唐共历经21位皇帝(若含武则天),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扩展资料

唐朝重大历史事件:

1、贞观之治: 李世民经"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他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它的统治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出现繁荣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2、永徽之治:指的是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的一段盛世。永徽(649-655)是高宗在位的第一个年号。 唐高宗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使得天下大治,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3、武则天称帝: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宣布改唐为周,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肆杀唐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贤才辈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晚年逐渐豪奢专断,颇多弊政。

4、神龙政变:又称神龙革命、五王政变,是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的事件。李显复位,恢复了大唐国号,李旦被立为相王。

5、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任用姚崇、宋璟为相,励精图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6、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7、鉴真东渡:唐朝赴日本最有名的是鉴真和尚,他应日本僧人的邀请,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那时他已双目失明。

他在日本弘扬佛法,还把唐朝的医学、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介绍到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奈良创建的唐招提寺,被日本人民视为艺术明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2

古代唐朝曾经在长安、洛阳两个地方建立都城。

1、长安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以尊隋之名起兵,一路势如破竹,十一月攻占长安,拥立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

2、洛阳

天复元年(901年),崔胤联合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迎唐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而朱温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温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宣武节度使朱温入宫尽诛宦官。天祐元年(904年),朱温发兵长安,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之后将唐昭宗杀害。

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今河南滑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朱全忠本想等统一后再夺取帝位,但因征讨淮河以南地区失利,所以提早于907年逼迫唐哀帝禅让。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唐朝灭亡,享国290年。

扩展资料

唐朝之后,都城不再设立在西安原因:

1,天险优势不再,曾经的秦朝依靠函谷关、黄河天险使东方六国根本打不进来,秦朝很快的统一六国,之后汉朝也便在此定都;当年刘邦率先拿下汉中,也就是西安附近区域,最后打败项羽,成功的建立霸业。但是之后的少数民族政权都是从西进入,无险可守。

2,经济优势不再,曾经的汉中市粮仓;最后经济中兴从北向南转移,南方的农业、交通更具优势;而且在疏通大运河之后,西安的地位就更加一落千丈,不仅不如洛阳,远不如北京。

3,军事实力下降,当时已经无力打败西方、北方少数民族;宋朝时期幽云十六州丢掉,中原政权只能向南移,而西安太过危险,并且根本抵挡不住少数民族政权进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22

古代唐朝曾经在长安、洛阳两个地方建立都城。

1、长安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以尊隋之名起兵,一路势如破竹,十一月攻占长安,拥立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

2、洛阳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建都最早,建都历史最长的城市。

天复元年(901年),崔胤联合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迎唐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而朱温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温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宣武节度使朱温入宫尽诛宦官。天祐元年(904年),朱温发兵长安,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之后将唐昭宗杀害。

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今河南滑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朱全忠本想等统一后再夺取帝位,但因征讨淮河以南地区失利,所以提早于907年逼迫唐哀帝禅让。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唐朝灭亡,享国290年。

扩展资料

唐朝几位皇帝经常住洛阳的原因:

1、洛阳居古代华夏天下中心,在这里便于统治。西周时期就考虑到从镐京到洛阳需要走四五十天,如果东部发生叛乱,调集军队过去时间太长,因此在洛阳驻扎了殷八师。

2、从长安出发,洛阳是必经之地,李世民征高句丽就是在洛阳集结军队出发。

3、军事战略需要,西汉七国之乱,汉景帝首先想到派周亚夫到洛阳,进而占据荥阳阻止叛军西进。安史之乱,唐朝和叛军主要在洛阳和长安激战,收复两京就基本平定叛乱。

4、经济需要,汉魏以后人口增加,国都人口达到百万,加上驻军人口就更多,而早期的农作物产量低,关中平原遇上灾年很难养活这么多人口。

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洛阳附近建设了很多大型粮仓,储存丰富。古代从洛阳到长安陆路在函谷关到潼关附近路窄,仅容一辆车通过,运输成问题,走水路三门峡附近很难通航。

5、其他原因,西部游牧民族外患,黄土高原农耕导致环境恶化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7

古代唐朝曾经在长安、洛阳两个地方建立都城。

1、长安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以尊隋之名起兵,一路势如破竹,十一月攻占长安,拥立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

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死,五月,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国号“唐”,改元武德,定都长安,隋朝灭亡。杨侑降为酅国公,置居长安,次年五月去世。而后,李渊册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2、洛阳

天复元年(901年),崔胤联合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迎唐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而朱温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温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宣武节度使朱温入宫尽诛宦官。天祐元年(904年),朱温发兵长安,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之后将唐昭宗杀害。

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今河南滑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朱全忠本想等统一后再夺取帝位,但因征讨淮河以南地区失利,所以提早于907年逼迫唐哀帝禅让。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唐朝灭亡,享国290年。

扩展资料: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河出图、洛出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均诞生于此,道学发源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理学光大于此,自古就有“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誉。

洛阳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两岸及伊、洛、瀍、涧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新中国成立后在洛阳一带发现的孙旗屯遗址、王湾遗址、矬李遗址等近200处聚落遗址,便是当时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

中国古代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帝喾都西亳,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沿袭,共十三个正统王朝先后建都洛阳,被誉为十三朝古都。

从夏至清朝中后期,洛阳读书音一直为标准音。汉代国语为“洛语”,洛语承袭先秦时代的洛阳雅言。洛阳自古被华夏先民认为是“天下之中”。周武王甫定江山即“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四方入贡,道里均”,在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上功勋卓异、光耀千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唐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05-03
唐朝定都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市。
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3] ,隋唐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市。长安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起点,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的中国城市,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200多年(不计陪都)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建都于此,唐朝鼎盛时期常住人口185万。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一千多年,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是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