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氏辈分到底是怎么算的

如题所述

中国的姓氏备份主要按照身份与年纪来划分。
辈分排位可以追溯到西周的宗法制。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贵族的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宗(宗子)。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权。后来,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而演变到一个家庭中,最初的祖先的长子是族长,而长子这一直系的后代担任族长,属于大宗,而其他儿子包括他们的后代属于小宗,大宗的人的身份属于直系较之小宗的旁系更为重,而就处于同一身份内的人则年长者身份更重。在每一个家族中都会有祖先流传下来的一句类似于家训的话,这句话中的每一个字在每一代人出生后都会作为身份的象征取定在新生儿的姓名中,所以很多时候,看一家人的名字就可以区分出他们的辈分大小。
当然后来发展中,家族的族长也不一定是直系的担任,因为在发展中直系旁系的身份会发生变化变更之类的,族长的权利也在变小,家族中年长、有威望的人会被推举为族长,处理一些族中的事情,而辈分的区分也主要在于所处的代与年纪。代就是类似于曾祖父、祖父、父亲这样与他们属于兄弟的属于一代,有些人年纪不大,但是他属于上一代的话,辈分就比下一代的年长者辈分更大,但是现在主要还是年少者尊敬年长者,辈分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