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是一种习惯,如何克服这种习惯?

如题所述

有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合理规划时间,确定一个目标,让自己从事情获取成功感,从而克服拖延懒散的习惯 。

1、有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

没有计划,由于大脑缺失清晰的行动指导,就很容易忽略要做的事情,从而不断拖延下去了。一定要“做计划”、“做计划”、“做计划”,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做计划不是死板地执行,而是用来提醒自己“有事要做”的。

计划是构建行动习惯的第一步,没有这一步,单凭大脑的“督促”,自然就会倾向可做可不做了。

2、让自己从事情获取成功感

产生拖延症的前提,就是事件本身复杂而无趣。因为复杂,人就会对事情产生焦虑感,担心自己做不好,担心自己坚持不下去。这也是个体“追求完美”的心理体现。如果长期从事一件事,并没有获得明显的回报,不管是物质上,还是心理上,就很难坚持行动。

3、给自己设立个目标,有梦想才有动力

每天叫你早起的不是闹钟,不是上班时间,不是被迫无奈,而是梦想!平常中多接触正能量的人和事情,多给自己补充正向能量和保持顽强的精神,改变自己,让自己尽快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

把自己的梦想和目标量化到每年,每月,每天,并坚持按照计划去执行,完成一个个小目标,让拖延和懒散的基因没有钻空子的机会。

4、合理规划时间

当我们遇到待做问题时,如果有多件事情待完成,首先将事情分个优先级。

可以用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篇幅原因,可以自行了解该法的详情),利用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处理事情,确保自己的时间被合理安排

扩展资料:

拖延症的发生机制:

在经济学当中,有个术语叫做“贴现”,意思就是说将一张尚未到期的汇票,转让给银行,从而获得一定现今的行为。

在汇票到期前兑换的现金,比汇票到期后能取得的收益要少,这个折扣的比率就叫做“贴现率”。换言之,未来的收益,如果现在去兑现的话就要打折扣。人的大脑就像银行,也存在“贴现”的现象,而且大脑的贴现率比银行要高得多。

因为我们的大脑都有一种“即时倾向”,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大脑认为,现在能得到的满足感要更重要,未来的不一定重要。况且,现在想要的东西以后又不一定还想要。这种“即时倾向”的心理,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大脑,最终导致我们的计划一再地拖延下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9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做一件事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去做则一定不会成功。要想成功,就一定要把懒散的习惯扔得远远的。懒散是一种习惯,习惯是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中养成的,要克服懒散习惯就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小事做起。男孩懒散是很讨厌的,它是男孩成长的障碍,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遇事不要拖延,而是要立刻着手去做,从而养成勤奋的习惯。

很多人都看过“等明天"的故事:

森林里百花盛开,但是天气变化无常,刚才天空还很睛朗,转眼就下起雨来。大象、鹿、松鼠和獾等都跑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去。可是猴子没有房子,它急得到处奔跑,被雨淋得无处藏身。猴子心里想:等雨停了之后,我一定要盖一所房子。

雨过天睛后,猴子搬来一根木头,折了几片芭蕉叶,还设计了房子的图样,于是便到处宣传它要盖房子了,还请许多客人到它的新房里去做客。

第二天,天气很好,猴子想等到明天再盖房也不迟,于是接着睡大觉,一直睡到客人都到齐了。大象叫醒猴子问:“房子在哪儿?"它说等到明天就盖

第三天,猴子去桃树林吃桃子了。就这样,它总是等明天,等明天一“但是天气不等人,倾盆大雨又把它淋得无处藏身。

猴子因为懒散、拖拉,不停地说等明天、等明天,以为自己有的是时间,所以把盖房子的事情无限延期,最终什么事情也没做成。暴雨再来时,它仍然被淋得无处藏身。

如果男孩从小养成懒散的习惯,来很可能就是一个浪费生命的人,遇事总是犹豫拖廷,丁方白计地回避自己要做的事情,越是紧急越不肯正视,不停地寻找借口为自己拖延。懒散可能会让男孩一事无成,视拖延为不关痛痒的耽搁,任何事情都是能拖一时就拖一时,能拖一天就拖一天,生活的目的好像就是拖延。拖延造成事情越来越多,甚至杂乱无章,而杂乱无章又助长了拖延心理。如此循环下去,可能几天、几个月过去了,仍然是什么事都没干。

家长首先要了解男孩为什么会懒散、没干劲,找出孩子懒散的原因,才能帮助孩子改正懒散的习惯。其实,男孩懒散很多时候都是父母造成的,当孩子想要做一件事时,父母总是以“你还小,做不了"为由阻止孩子;当孩子努力尝试独自完成一件事时,父母嫌孩子做得不够好或是动作太慢,干脆代替孩子把事情做完““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父母的这种做法都使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剥夺了孩子体验成功的机会,甚至使孩子觉得自己没用,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以后再做任何事都不敢去尝试

母对男孩干涉过多还会让他们逐渐产生依赖性,认为自己做不好或做不完父母也会帮忙完成,久而久之形成懒散的性格。

为了调动男孩的积极性,培养出有干劲的孩子,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让男孩有追求,有渴望感

对待孩子,父母不要过分给予,让孩子有所追求和渴望,父母要做的是鼓励和支持。

2让男孩具有持久力和忍耐力

父母耐心地让孩子自己去做事,当他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但不能完全替代孩子。能力是在不断学习和锻炼中得来的,遇到困难家长就代替解决,或是孩子遇到困难也不管不问,孩子将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

3,激发男孩的活力

大自然是孩子的良师益友,所以,要经常让孩子接触大自然,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学到知识,开阔视野,发展美感,增加健康和活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要注意让孩子充满活力,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与孩子进行亲密的交流,让孩子获得情绪上的愉悦体验。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各不相同,父母应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提出适当的要求和希望,如果要求孩子做他不喜欢、做不到的事,孩子就会有抵触情绪,自然会丧失活力。

4与男孩一起分享他的快乐

只要孩子认真做了,父母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与孩子一起分享他成功的喜悦。孩子为自己感到骄傲,对自己有了信心,自然乐于再次去做,即使遇到问题也会想方设法地主动解决,不会半途而废。

总之,懒散是一种不良的习惯,是男孩成长中的巨大障碍,家长要帮助孩子克服这种坏毛病。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懒散行为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改变,这就需要父母持之以恒,充满耐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