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半夜是指几点

如题所述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古代人用的时辰1、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2、二十四时辰制。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3、十时辰制。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4、五时辰制。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5、百刻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31

把晚上子时整作为三更,三更就是半夜,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也就是在天的晚上11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

中国古代直至本世纪初,没有钟表之时,城乡都很流行夜间打鼓报时。

大城市设有“鼓楼”,小镇或是乡村大宅院有“更楼”,每夜有值班更夫(巡视兼报时仆役),按时辰从更楼走出巡视一番,一路击鼓报时。今天在个别偏远乡村,仍然有以打鼓或是敲木梆来“打更”报时的。

扩展资料: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二十四时辰制。

宋代以前,测量时间的是铜壶滴漏,一把钢尺插漏壶中,水平面上面,x时后y刻,一目了然。宋代发明了水运仪象台,齿轮带着托牌小人从门后经过,时辰小木人初现、时辰小木人正位两个标志就好判断了。

后来出现了时正,时正即时辰牌正位,比如:子初、子正、丑初、丑正、寅初、寅正、卯初、卯正、辰初、辰正、巳初、巳正、午初、午正、未初、未正、申初、申正、酉初、酉正、戌初、戌正、亥初、亥正,共二十四时,和西式的二十四小时完全一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3
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五个时辰,也叫五更。十二时辰按十二地支分划,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个时辰,占现代计时法的两小时。
其中夜晚更次如下:
19—21时,戌时 一更。
21—23时 亥时 二更。
23— 1时 子时 三更。
1— 3时 丑时 四更。
3— 5时 寅时 五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10
三更半夜指的是23点到1点.

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五个时辰,也叫五更。一个时辰,占现代计时法的两小时。其中夜晚更次如下:19—21时,戌时一更。21—23时亥时二更。23—1时子时三更。1—3时丑时四更。3—5时寅时五更。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第4个回答  2013-10-14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