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如题所述

中耳炎源于细菌以及病毒的感染,可由感冒、流感、鼻窦炎等疾病引起。感染时,病原体通过咽鼓管侵犯中耳,或者引起咽鼓管充血和肿胀,从而使渗出物流通不畅,最终引起中耳感染的症状。诱发因素:1、过度吸烟,刺激鼻窦、咽部等;2、耳道异物,过多的耳垢堆积;3、季节或气候变化时引起的感冒;4、耳道自洁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等;5、婴儿哺乳位置不当:婴儿的咽鼓管比较短,而且趋于水平,躺着吮乳时,乳汁容易经过咽鼓管返流到中耳内,继发感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06
病因较复杂,多以咽鼓管通气障碍为始动因素,以致鼓室通气及引流不畅,形成负压,中耳黏膜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黏膜水肿,鼓室积液。主要病因有:
1、咽鼓管功能不良,一般认为此为本病的基本病因。
1)机械性阻塞。如小儿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长期的鼻咽部填塞等。
2)功能障碍.司咽鼓管开闭的肌肉收缩无力;咽鼓管软骨弹性较差,当鼓室处于负压状态时,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容易发生塌陷,此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之一。腭裂病人由于肌肉无中线附着点,失去收缩功能,故易患本病。
2、感染
本病常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故认为本病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近年来发现中耳积液中细菌培养阳性者约1/3~1/2,主要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故认为本病可能是中耳的一种轻型的或低毒性的细菌感染。细菌的产物内毒素在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3、免疫反应
中耳为一独立的免疫防御系统,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方逐渐发育成熟,这可能是小儿本病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由于中耳积液中细菌培养的阳性率较高,炎性介质前列腺素的存在,并在积液中检出细菌的特异性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以及补体系统等,提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属于一种由感染免疫介导的病理过程。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对中耳黏膜的损害Ⅲ型变态反应可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致病原因之一。I型变态反应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尚不明确。复发性或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与变应性鼻炎,慢性鼻咽炎引起的咽鼓管功能不良有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1-06
分泌性中耳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本病冬春季多见,小儿和成人均可发病,但以儿童居多,为小儿听力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咽鼓管功能不良是本病的基本病因,但感染和免疫反应对本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表现呢?1.听力下降:病前多有感冒史,以后听力逐渐减退,头位变动可影响听力,且多伴有自听增强感。小儿常因家长发现其对声音反应迟钝而前来就诊。2.耳内闭塞感:多为耳内闭塞、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有暂时减轻。3.耳痛:急性起病时可有轻微耳痛,慢性者在继发感染或合并上感、鼻窦炎时也有耳痛。4.耳鸣:多为低音调、间歇性耳鸣,在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有气过水声。分泌性中耳炎需做那些检查呢?1.鼓膜的检查:早期可见鼓膜有放射状扩张的血管纹。鼓膜内陷,表现为光锥变形或消失,锤骨短突明显外凸,锤骨柄向后上移位,几近横位
第3个回答  2021-11-06
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如下:
1、咽鼓管堵塞:腺样体肥大、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肥大等均可引起的咽鼓管的阻塞;
2、咽鼓管本身功能障碍:咽鼓管排出功能障碍可引起中耳腔积液,进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病毒、细菌及支原体可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进而引起分泌性的中耳炎以及中耳负压;
3、变态反应:外耳的物质引起鼻腔过敏,咽部黏膜水肿,导致咽鼓管堵塞,进而引起中耳腔的负压,引起积液。
第4个回答  2021-11-06
引发分泌性中耳炎病因比较多。有些是上呼吸道感染或变态反应如急性鼻炎、鼻窦炎、鼻咽炎、慢性肥厚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