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悬赏-关于广州萝岗科学城的情况

悬赏100分,征集以下问题答案,要快!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城里面,综合研发孵化区各组成部分、创新基地各组成部分、加速器各组成部分的投资主体、建设主体、承建主体、建设周期(何时开工,何时建成,如果有分开一二三期的麻烦分别说明一下)、招商情况、企业进驻情况

视答案的详细程度追加悬赏,最高追加100分!!
急求此答案!!!!

  总面积68平方公里的萝岗新城将分三期建设:第一期重点建设西起科学城,东到香雪公园的十公里地带,分为三个组团,香雪大道一以贯之,商场、酒店、住宅等生活设施穿插其中,36个重点项目作为节点。第二期将建设以天鹿湖风景旅游度假区为主的30平方公里地带,形成“L”形架构。第三期完成整个新城建设,规模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城市。

  综合研发孵化区拥有孵化场地50多万平方米 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孵化器集群 各组成部分:科研孵化器的A、B、C组 面积达到43万平方米的中心区配套 里面不仅有超市商场 还有一个五星级的酒店“皇冠假日酒店”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活动中心 并且这个新城在交通上也开创大道将三个组团联成一体今后“五横+七纵+半环”的城市道路系统将确保城内“经脉通畅” 为投资主体 建设主体 承建主体提供了方便 相信也将促进建设周期的缩短

  我先说下招商情况吧:作为全国一流科技园区的科学城,是萝岗新城的“龙头”。科学城中心区的科技研发,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IT三巨头签约入园
  据萝岗新城指挥部介绍,5年来累计投入130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环境建设。2007年新年伊始,微软、英特尔、IBM三大世界IT巨头齐齐在科学城正式落户。其中仅微软和英特尔两项目投资就超过3亿美元,建成后年产值将近100亿人民币。而IBM公司在华南地区首个大型的软件合作项目,将与19个IBM在全球的创新中心接轨。

  全球第三大零售巨头驶进
  萝岗区居民们很快就能在家门前的大型超市内买到各类鲜活商品!位于科学城的40万平方米商业服务中心将于明年初落成。届时,全球第三大零售巨头Tesco将入驻,德国麦德龙等也将落户于此。为世界500强企业提供商品检测的世界级商品检测签发机构SGS、无祥集团、德国莱茵集团等也已经进驻开始运作。

  在广州科学城区内还拥有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国家级“火炬”创业中心、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863软件孵化基地、广东软件园、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基地、智通软件园等国家、省、市、区级和民营孵化场地共计50万平方米,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产业和留学生创业等各类专业孵化器,最大程度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同时,建立了公共的开发实验室、技术测评服务机构、技术创新和专利机构、商标申报服务机构,与20多家大学、科研机构建立科技项目合作双向互动机制,与30多家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建立研发资源共享机制,形成企业、大学、科研院所联动的资源共享平台,并引进产权交易、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法律、会计等一系列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此外,还投资10亿元组建多家风险投资公司,积极引进美国IDG等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公司,从而形成开放式、立体化的科技创新服务支撑平台,为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进驻区内的各类研发机构、工程中心和研发团队达上千个,其中经认定的国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博士后工作站10家;全区累计实施国家级“火炬项目”183项,“863项目”23项,其他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485项;索尼、意法微电子、汤姆逊、三星和摩托罗拉公司等著名跨国企业也相继进入设立研发机构和运营中心。

  2000年,广州提出“东进、南拓、西联、北优”的发展战略,拉动城市商务中心功能东移,形成自中心城区、珠江新城、黄埔工业带向新塘方向的传统产业“东进轴”。2005年广州城市区划进行调整,依托开发区成立萝岗区,“东进”的战略再获重大突破。

  “如果把区划调整后的广州版图看成是一只展翅飞扬的大鹏,萝岗区,则刚好位于这只大鹏的心脏位置。”东部地区不能是“无心”之城,萝岗区的设立是破解东部地区发展问题的开始。2007年广州发展战略咨询提出近期(2007年~2010年)重点建设包括萝岗新城在内的六大新城发展战略。处于广州“东进”战略组织核心的萝岗区,将担负广州东进的重任。其战略突破点不在于产业规模的扩张,而是在于区域中心的选择和营建。10公里地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形成的。

  为推进萝岗新城建设,本届萝岗区政府提出“一年夯实基础开好头,两年强势推进建骨架,三年基本搭建出框架”的三年行动方案。在现有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公共服务中心区和文化教育园区基础上,三年重点建设包含萝岗区市民服务中心、创业者公园、影剧院、图书馆、体育馆、少年宫、中心医院、国际网球中心、星级酒店、玉树公园国际会馆、综合研发孵化区、总部经济区等36个项目,进一步强化了各组团的功能,使三个组团成为各有侧重、相互依托的整体

  创新之城:珠三角重要的科研创新基地

  2007年新年伊始,微软、英特尔、IBM三大世界IT巨头齐齐在科学城正式落户。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这些高新项目的入驻,标志着广州高新区的建设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这是广州市科技创新史上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必将进一步增强广州的自主创新能力。

  从1998年开始,开发区历届政府敏锐地发现了城市发展的固有瓶颈,充分认识到开发区的空间不仅取得了突破性的扩展,产业发展也产生了质的变化:在1998~2004年,开发区开始营造科学城中心区,向综合性的产业园区转变;2005年开始,大力建设萝岗中心区,萝岗区开始向综合性新城区转变。此次出炉的新规划明确了新城的一大定位:“珠江三角洲的科研创新基地”。

  从厂房到总部经济,从单一的产业发展到综合性的产业园区,再到综合性新城区,萝岗新城的诞生有力地诠释着一个寓意饱满的词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保持持续的经济发展动力。

  发展速度:

  每5天有一个大项目落户

  每一个工作日引进一个投资项目,每两个工作日有一个项目动工建设,每三个工作日有一家企业投试产,每5天就有一个超千万美元的大项目落户。这样的奇迹发生在开发区。“东进”战略,产业建设是重头戏。

  广州开发区目前共吸引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设厂,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就有2000多个,其中仅世界500强跨国企业就有98个,是目前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外商投资企业最密集、科技含量最高、投资回报最好的经济区域。

  去年一年,广州开发区投资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项目达到69个,大项目入区速度的加快,促进广州开发区合同利用外资实现34.84%的高速增长。从今年的招商引资势头来看,广州开发区仍是跨国公司首选聚集地之一。

  转变增长方式:

  珠三角科研创新基地

  萝岗区没在这一系列骄人的成绩面前自满,他们将眼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随着各类园区的大规模开发,萝岗区以大量土地资源投入为主导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日益走到尽头。对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必须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即由外延式开发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而对10公里地带的空间整合,特别是向新城的转变,将是集聚各类发展要素,实现增长方式转变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萝岗区区长刘悦伦表示。

  萝岗新城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相比,未来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科技研发产业。凭借现有的产业基础、周边的高校与科研院所、区域优良的创新环境,萝岗新城有潜力成为珠江三角洲的科研创新基地。

  萝岗区发挥原广州开发区的优势 大力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主流产业 而萝岗新城在广州现存最悠久的玉岩书院 钟氏大宗祠 北帝庙等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在这里有旧羊城八景之一的萝岗香雪 可以说萝岗新城在这里是由传统村落塘头村改造而成的艺术村的
  现代的萝岗新城是具有国际品位的 在这里汇集了微软 Intel Sony等世界五百强企业 几乎将拥有最时尚的商务载体总部经济区 国际会馆 它具有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地铁和快速公交线路 现在正在建设的萝岗新城以国内外先行经验教训为借鉴 取长避短实现城市的跨越式布局 预计2010年建成36个项目 新城框架构成 届时广州将拥有全面升级的又一个“加速器” 广州东部将形成集公共服务生态居住 商务办公 科研文化 体育休闲的多功能区为一体的新城市副中心

  萝岗新城起搏“东部之心” 它是珠三角“发展脊梁”上的重要节点 萝岗区的位置可谓得天独厚 根据《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可抽象为“门”字形结构 萝岗是“肩部”的区域次核心和东岸“发展脊梁”上的重要产业和交通节点 随着规划与现有的铁路 地铁以及珠三角环绕公路网络系统的完善 萝岗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000年,广州提出“东进、南拓、西联、北优”的发展战略,拉动城市商务中心功能东移,形成自中心城区、珠江新城、黄埔工业带向新塘方向的传统产业“东进轴”。2005年广州城市区划进行调整,依托开发区成立萝岗区,“东进”的战略再获重大突破。

  “如果把区划调整后的广州版图看成是一只展翅飞扬的大鹏,萝岗区,则刚好位于这只大鹏的心脏位置。”东部地区不能是“无心”之城,萝岗区的设立是破解东部地区发展问题的开始。2007年广州发展战略咨询提出近期(2007年~2010年)重点建设包括萝岗新城在内的六大新城发展战略。处于广州“东进”战略组织核心的萝岗区,将担负广州东进的重任。其战略突破点不在于产业规模的扩张,而是在于区域中心的选择和营建。10公里地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形成的。

  为推进萝岗新城建设,本届萝岗区政府提出“一年夯实基础开好头,两年强势推进建骨架,三年基本搭建出框架”的三年行动方案。在现有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公共服务中心区和文化教育园区基础上,三年重点建设包含萝岗区市民服务中心、创业者公园、影剧院、图书馆、体育馆、少年宫、中心医院、国际网球中心、星级酒店、玉树公园国际会馆、综合研发孵化区、总部经济区等36个项目,进一步强化了各组团的功能,使三个组团成为各有侧重、相互依托的整体

  从1998年开始,开发区历届政府敏锐地发现了城市发展的固有瓶颈,充分认识到开发区的空间不仅取得了突破性的扩展,产业发展也产生了质的变化:在1998~2004年,开发区开始营造科学城中心区,向综合性的产业园区转变;2005年开始,大力建设萝岗中心区,萝岗区开始向综合性新城区转变。此次出炉的新规划明确了新城的一大定位:“珠江三角洲的科研创新基地”。

  从厂房到总部经济,从单一的产业发展到综合性的产业园区,再到综合性新城区,萝岗新城的诞生有力地诠释着一个寓意饱满的词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保持持续的经济发展动力。

  发展速度:

  每5天有一个大项目落户

  每一个工作日引进一个投资项目,每两个工作日有一个项目动工建设,每三个工作日有一家企业投试产,每5天就有一个超千万美元的大项目落户。这样的奇迹发生在开发区。“东进”战略,产业建设是重头戏。

  广州开发区目前共吸引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设厂,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就有2000多个,其中仅世界500强跨国企业就有98个,是目前广州乃至华南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外商投资企业最密集、科技含量最高、投资回报最好的经济区域。

  去年一年,广州开发区投资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项目达到69个,大项目入区速度的加快,促进广州开发区合同利用外资实现34.84%的高速增长。从今年的招商引资势头来看,广州开发区仍是跨国公司首选聚集地之一。

  转变增长方式:

  珠三角科研创新基地

  萝岗区没在这一系列骄人的成绩面前自满,他们将眼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随着各类园区的大规模开发,萝岗区以大量土地资源投入为主导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日益走到尽头。对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必须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即由外延式开发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而对10公里地带的空间整合,特别是向新城的转变,将是集聚各类发展要素,实现增长方式转变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萝岗区区长刘悦伦表示。

  萝岗新城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相比,未来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科技研发产业。凭借现有的产业基础、周边的高校与科研院所、区域优良的创新环境,萝岗新城有潜力成为珠江三角洲的科研创新基地。

  据萝岗新城指挥部介绍,5年来累计投入130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环境建设。2007年新年伊始,微软、英特尔、IBM三大世界IT巨头齐齐在科学城正式落户。其中仅微软和英特尔两项目投资就超过3亿美元,建成后年产值将近100亿人民币。而IBM公司在华南地区首个大型的软件合作项目,将与19个IBM在全球的创新中心接轨。

  充实配套设施:

  让工作的人更便利

  为创新活动的人员提供居住及生活各种服务的配套设施,才能够吸引更多高级人才的加盟。新规划充实了生活配套设施:10公里地带中的科技人员公寓、玉岩公寓和保利林语山庄等高档居住小区,为科技人员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香雪公园、玉树公园和创业者公园提供了休闲、惬意的交流环境;公共服务中心、市民服务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和医院则为市民生活提供各种服务……这些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将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支持。

  嗅觉灵敏的开发商已瞄准了这片广州最能“生钱”的土地,萝岗新城近期拍出的几块商业地价直追珠江新城。

  重点建设项目简介

  1.总部经济区:位于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东部,开创大道西南侧。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总部经济区是广州未来的“科技中心”、“创新中心”和“信息网络中心”。

  2.科学城综合研发孵化区:地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中部,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是未来广州科学城管理和综合服务中心。

  3.玉树公园、国际会馆:位于现代服务业聚集区西南部,北临科学大道。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将建设成广州东部一个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充满活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标志性地区。

  宜居之城:穗东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

  2020年,萝岗新城。从最东的香雪公园,到最西的玉树公园,近10公里长的距离,市民将穿行在绿阴和湖区中,但见重峦叠翠,老树古藤,不觉车鸣,只闻鸟语。

  生态:山水园林新城美如画

  天津开发区临海、苏州工业园面湖,萝岗新城是依山而建。坐拥千山之城是对萝岗新城生态特征的生动描述。

  山容城、山融城、山荣城,十公里地带外部依山,内部有狮子山、麒麟山等众多的山丘。萝岗新城从开发建设之初,就制定明确的山体保护措施,谨慎选择城市建设用地,强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在这里,道路依山而建,建筑与山体互融,那一座座茂密的山林,将见证萝岗新城的成长。

  萝岗新城四季都有美不胜收的风景:早春,天鹿郊野公园里,禾雀花漫山遍野,灿烂绽放。夏天,片片古荔枝林中红荔飘香,一派丰收景象;秋天,玉树公园中枫树王傲然屹立,近百亩老树古藤含笑点头;冬天,数十里梅林迎风怒放,素裹红妆使得梅海香雪分外妖娆。新城的每一条道路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植物主题,而路边新颖的城市指示系统、候车亭,社区里时尚的报刊厅、休闲椅……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城市家具”为美丽的城市景观进一步增添活力。

  体育:华南最大网球中心进驻

  新城是2010年亚运会场地之一,昨日开工的萝岗区综合体育馆为亚运会配套的高标准体育场馆,赛后可作为广州开发区、萝岗区的体育中心。此外,拥有11个网球中心比赛场,19个训练场,属国家甲级体育建筑,建成后将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网球中心。

  医疗:东部最大三甲医院将启用

  明年年底投入使用的中心医院将保证萝岗市民看病方便。拟建的萝岗中心医院可提供600张床位,每日最多可容纳3000人就诊。由中山三院管理并作为其分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诺自合作医院正式运营之日起5年内,把合作医院初步建成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此外,在荔红路以南,水西环路以东,还将建造一个基层综合医院,为市民提供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

  交通:高速路地铁“助威”新城

  为解决38万人口的交通问题,有关部门为萝岗新城精心设计了立体交通解决方案。

  1.未来萝岗新城将有“三横一纵”的高、快速公路网解决快速通行问题:广惠高速、广汕公路经过萝岗区,通过立交连接开创大道,实现与区内道路互通,与萝岗新城取得联系。北二环纵穿新城中部,北接华南快速干线,直通白云国际机场,向南联系番禺。

  2.目前已建成的开创大道将三个组团联成一体。今后,“五横+七纵+半环”的城市道路系统将确保城内“经脉通畅”。

  3.四条轨道线+电车为新城“提速”:萝岗新城享有4条轨道线穿行的“特别待遇”:轨道交通4号线、6号线以及外围衔接线R1号线、原7号线与4号线联络线,在萝岗新城内共设置10个站,分别为朱吉站、科城站、暹岗北站(换乘枢纽)、线坑站(换乘枢纽)、萝岗站、元贝站、长安站、黄陂站、孟田站、香雪公园总站。胶轮式便捷电车系统有4条便捷电车线路与地铁衔接。此外,在西起大观路,东达香雪公园的范围内,市民都可以轻松乘坐快速公交系统(BRT)抵达沿线各站点,并可以在萝岗新城枢纽站换乘地铁。

  环保:2010年前用上太阳能

  2010年前萝岗中心区将用上太阳能!在区内将全面实行集中供冷、分质供水,采用新型节能节水建筑材料和高效节电照明产品,并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包括采用太阳能LED路灯系统等。集中供冷站可节省三至四成的电费。

  打造穗东文化部落

  萝岗自古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有南宋年间建设的玉岩书院、钟氏大宗祠、北帝庙等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还有旧羊城八景之一的“萝岗香雪”;以及独具岭南水乡特色的传统村落塘头村。未来3年内,依托区内浓郁的高科技氛围和具有千年沉淀的岭南特色,萝岗新城东部将崛起一座既古色古香,又富有现代气息的“文教园”。

  三大园区从西向东依次分布 三组团连为一体打造中心区
  文教园区有基础教育园区、民俗文化园区和自然历史文化园区三部分。园区的三大组团,将呈“串珠状”从西向东依次布开。西部组团为基础教育园区,包括南岗河两岸的玉岩中学、市91中、香雪小学以及拟建的少年宫、科技文化活动中心等教育机构。中部组团为民俗文化园区,由塘头村岭南水乡展示区、文化商业街和文化广场三部分构成,是一个集休闲观光、娱乐购物和活动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充分展现岭南风貌的综合园区。东部组团为自然历史文化园区,以香雪公园为主体景观结合民俗博物馆、香雪公园配套区、梅花世界和十里梅林着力打造极具岭南特色的香雪公园景区,再现旧羊城八景昔日风采。

  科学城中心区、萝岗中心区、文化教育园区3个组团在空间上已经连为一体,形成东西向的带状区域,东西向长约10公里。

  基于这一现状,开发区管委会、萝岗区政府提出“将西起科学城、东到萝岗香雪公园10公里地带打造成萝岗新城中心区”的发展战略。

  1984~1992年 9.6平方公里

  1992~1998年 61.7平方公里

  1998~2002年 95.73平方公里

  2002~2004年 215.5平方公里

  2005年 393平方公里
  科技人员公寓

  广州科技人员公寓位于南岗河以东,开创大道以北,笃学一横路以南,总占地面积约3995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

  其主要目的是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满足在科学城工作的外籍人士、港澳台侨胞、留学归国人员及科技人员、专家学者等住宿的需求。

  园区还将以塘头村岭南水乡为依托,建设艺术社区中心,成为艺术家居住、工作的主要区域。将画廊、美术馆、工作室、艺术培训机构、动漫设计、工业设计等创意产业汇集起来,逐步发展为一个艺术“部落”。

  开发区、萝岗区23年越长越大

  从1984年成立广州开发区至今,23年中经历了7次空间扩张:1984年,开发区西区开始建设;1992年,保税区开始建设;1992年,东区开始建设;1993年,永和开发区开始建设;1998年,科学城开始建设;2002年广州市政府将白云区萝岗镇、黄陂农工商公司、岭头农工商公司和天河区玉树村以及黄埔区笔岗村划给广州开发区,开发区用地基本连成一片;2005年,广州市正式设立萝岗区,由原广州开发区的管辖范围、受委托的管辖范围和原白云区钟落潭镇九佛管理区、增城市中新镇镇龙管理区共同组成。

  同时,在1998年~2004年,开发区开始向综合性的产业园区转变;2005年开始,大力建设萝岗中心区,萝岗区开始向综合性新城区转变。而在开发区、萝岗区营造地区中心的规划经过了4次跨越:

  2002年

  规划建设科学城中心区

  科学城西起大观路、东到北二环路、北至广汕公路、南达广深高速公路,总面积为44.87平方公里。科学城中心区位于科学城中部,总用地面积56.8公顷。科学城中心区于2001年9月启动建设,目前中心区骨架路网已经基本形成,一批国家,省、市和区级科技研发孵化设施已经建成使用,同时还有皇冠假日酒店、科学城综合研发孵化区和美国人学校已基本建成。

  2005年

  规划建设萝岗中心区

  公共服务中心区面积约4.1平方公里

  为了落实广州城市空间“东进”战略,实现广州东部地区全面发展,萝岗区在2005年编制了《广州市萝岗区区域发展规划》。在2005年7月,开展广州市萝岗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活动。

  萝岗中心区位于萝岗区中部、广州科学城东北、东二环以西的412公顷的区域内。中心区将是集行政办公、文化、教育、体育、居住、商业配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行政管理和综合服务中心。

  2007年 规划建设文化教育园区

  为了实现萝岗区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发展策略,加大软环境的建设力度,2006年11月22日,凌伟宪常务副市长提出打造萝岗文化教育区的规划设想;2007年2月28日,薛晓峰书记对落实文化教育园区规划建设作进一步的指示;2007年1月,广州市萝岗区城市规划信息编研中心委托广州市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萝岗区文化教育园区专项规划》。2007年3月22日,薛晓峰书记主持会议审定规划成果,原则同意《文化教育园区专项规划》,会后成立了文教园区项目组。

  萝岗文化教育园区位于萝岗中心区东部,西以北二环高速公路为界,东至香雪公园,西北至狮子山、麒麟山山脚,东北至香雪路;西南至开塑大道,东南至荔红路(启学路),为一东西走向的狭长带状区域,东西向长约4.1公里。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2.25平方公里。在具有千年历史的岭南古镇的基础上,旨在建设成为服务萝岗、面向广州、走向全国的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岭南文化发展与传播、旅游观光为主体的新兴地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05
这个问题涉及很多政府机密,我看你还是去开发区招商办咨询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