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的意思

如题所述

1.指精神或情绪。 2.特指崇高的精神。 3.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

魂(拼音:hún),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 。据已有文献资料,此字始收录于《说文解字》,产生时代不晚于战国。形声字兼会意字,古字形从鬼云声,“云”兼表意。本义是指“灵魂”,“灵魂”在传说或迷信中指附在人体内、可以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

又转指人的精神或情绪,如:惊魂、断魂;“魂”字由上义引申指国家、民族的崇高精神,如:国魂、忠魂、民族魂。“魂”字也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如:诗魂、花魂、山魂。

“魂”字是形声字兼会意字。字形从鬼,“鬼”在甲骨文中像跪着的鬼之形,以表人离开身体而存在的精神;云声,指示读音,也有表意作用,云像云气兴起,有飘浮游荡之义,表示无影无踪的灵魂就像云一样漂浮不定。

魂字的本义,是依附于身体的一种精神或精气,人活则有魂,死则魂升于天,这只是古人的一种观念,不是客观存在的物体,但这种观念的产生很早。《说文解字》中说“鬼阴气贼害”,也就是说“鬼”是一种带有阴气的祸害,而《说文解字》中说“魂”是“阳气也”。

由此可见,“魂”虽与“鬼”有关,但却与“鬼”的性质完全不同,用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来说,它们存在于不同的时空中。中国古代先民认为,“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

”意思是,人一生下来首先变成“魄”,阳气附身叫做“魂”,只有作为“阳气”的“魂”附身了,人才能活,而“魂”离身则人亡。由此看来,人活着的前提是“魂”附于身。

由于“魂”与人的肉体是分开来的,是人的精神意识的一部分,因此“魂”可引申表示“精神、神志”之意,如《吕氏春秋·禁塞》“……费神伤魂”,《南齐书·文学传论》“……倾炫心魂”,又如用来形容人萎靡不振、精神恍惚的“失魂落魄”“神魂颠倒”等等。

此外,“魂”还专门用来表示某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如红岩魂、中华魂、民族魂、国魂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