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m/sub属性中讨好型人格

如题所述

让我们深入探讨m/sub属性中的讨好型人格。这种人格特质在m/sub群体中并不罕见,实际上,它相当普遍。这类人常常将他人的需求置于自己的感受之上,即使这意味着他们要忽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他们总是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人,将他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却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这样的行为模式可能会让人误以为他们是无私的化身,但事实上,他们的内心可能充满了痛苦。他们不得不持续地陷入讨好的怪圈,感到无力改变。
“讨好型人格”这个词汇,自从几年前被青年作家蒋方舟在《奇葩大会》上提出以来,一直是热门话题。蒋方舟将“讨好型人格”定义为一种特别渴望取悦他人的倾向,即使是对那些他们并不喜欢的人。然而,经过笔者广泛的研究,发现心理学专业领域内并没有“讨好型人格”这个术语。相反,有一个与之相似的概念,称为“取悦症”,也称为“看管型人格障碍”。这个误区的存在导致许多人认为“讨好型人格”和“取悦症”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而实际上,它们指的是同一种人格特质。
心理学家使用“XX人格”和“XX症”或“XX障碍”这样的术语来传达不同的感觉。“人格”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比如16型人格理论中,你是ENTJ还是INFP,基本上是固定的,不太可能改变。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其优势和劣势。然而,“讨好型人格”这个概念让人们觉得它是不好的,似乎它是一种“人格”,难以改变。而“取悦症”和“看管型人格障碍”则给人一种感觉,这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病症,只要治疗了,问题就能解决。
简单来说,心理医生会让你觉得这种问题是可以治疗的,就像BD5M在2013年被美国精神病学协会默认在符合SSC原则下为正常的癖好一样。现在,让我们回到讨好型人格(取悦症)上,它主要有三种类型。这种心理障碍通常源于一些错误的观念,比如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做好人,对别人好,别人就应该对他们好。如果别人对他们不好,他们就会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讨好型人格的人的词典里充满了“应该”、“必须”、“一定”这样的词汇。他们对自己要求很高,认为自己应该满足所有人的期望,照顾好每一个人,不伤害任何人的感情。
他们认为世界是公平的,只要自己完全遵守这些规则,就会让每个人都喜欢自己。他们不允许自己表达愤怒,他们要时刻保持愉悦,时刻保持乐观。当失望和愤怒产生时,他们会将其内化,并对自己施加更高的要求,对别人的期待也会更高,从而形成了一个悲惨的逻辑陷阱。
这种思维模式的形成源于一种原始的自我保护机制。孩子们可能会想象出一种有条件的协议来维持对控制的幻觉。例如,他们可能认为只要上床睡觉时开着灯,衣柜里的怪兽就不会出来。或者,如果父母闹离婚,孩子可能会认为只要自己很乖,听父母的话,他们就不会分开。这种思维模式通常在7到8岁时自然消解,孩子们开始明白愿望和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然而,如果这个过程受到阻碍,比如原生家庭的伤害,这种自我保护的思维可能会持续到成年。
习惯型取悦症的人取悦别人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认可,他们疯狂地证明自己。每次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们才会感到高兴。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上瘾行为,就像小白鼠每次拉动杠杆就会得到糖一样。然而,不是每次讨好都能得到预期的赞赏,为了增加这种快感,他们只能扩大取悦的范围,尽管这样做可能会导致他们忽视了自己周围的人。
逃避型取悦症的人取悦别人是为了逃避别人的拒绝和暴力、冷漠。他们发现,通过取悦别人,他们可以避免受到伤害。每当他们感觉到别人快要生气时,他们会立即示弱,讨好,从而避免冲突。这种行为看似情商高,实际上是在逃避问题。
如何改善“讨好型人格”?首先,要去除脑海中的“应该”和“必须”,打破完美主义。要提醒自己不要试图满足所有人,甚至可以故意制造一些失控的情况,体验一下那种感觉。其次,学会拒绝。我们可以开始拒绝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请求,无论是来自谁的。一开始可以拒绝30%的请求,然后逐渐增加到50%、70%。虽然这对很多讨好型人格的人来说很难,但这对改善非常有帮助。最后,要学会自我认可。讨好型人格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来自别人的认可。我们可以通过构建自我认可来改变这一点。要认识到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总会有喜欢和讨厌你的人。这不是你的错。
在讨论“讨好型人格”时,我们使用“改善”而不是“改变”这个词,因为这是一种性格甚至人格特质,很难彻底改变。就像m/sub等属性一样,它们很大程度上是由童年或你的经历导致的一种隐藏式性格。一旦你打开了这个属性,你很难真正去除它。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接受这种性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隐藏或降低它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