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产业园有建设标准吗?

如题所述

远景科技集团联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际知名认证机构必维集团(Bureau Veritas)发布了全球首个“国际零碳产业园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与SBTi科学碳目标的要求一致,覆盖了零碳能源供给、智能系统搭建、产业循环集聚与社会综合减碳四方面的要求,更好地帮助入园企业实现自愿减排目标,推动零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区域创造低碳转型动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19

从字面上看“零碳产业园”包含了降碳和经济上的双重意义。事实上,仅“零碳”二字就包含了多重内涵。

零碳园区建立在数字化全面赋能的智慧园区基础之上,数字化手段贯穿零碳园区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数字化、智能化成为零碳园区的基本特征,因此零碳园区一定是智慧园区。零碳园区和零碳智慧园区为同一概念。

零碳战略第一步是从源头降碳入手,无论建筑、交通或是工业生产等其他领域,要实现零碳的核心都是能源结构的转型,在能源结构的选择可以在风电、水电、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并进行合理结构比例调整。具体实施可以重点从能源结构、低碳技术、智慧监管、降污减碳等层面进行逐项攻破。

比如使用屋顶光伏、光伏车棚、小型风力发电设施生产可再生能源电力,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用于园区生产运营。设有沼气热电联产及热泵系统,并配有储能电站、储热储冷装置,满足园区的供暖、制冷和供电需求。

采用节能保温材料、遮阳板、三玻窗等节能建筑技术,所有新建建筑全部为绿色建筑。园区建筑都安装智能电表,并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进行集中控制。

园区内交通工具尽量全面电动化,配置足够电动汽车充电站,可建立共享电动汽车租赁中心。充电电力来源为风电和光电,电池存储设备由退役汽车电池组成,充电时段和充电功率可智能调控。园区还配有无人驾驶汽车、电动观光车、共享单车等。

智能充电系统对设备的控制包括简单的开启和关闭充电,车辆的单向控制(V1G),允许增加或减少充电率,以及具有技术挑战性的双向车辆到电网(V2G),允许电动汽车在放电模式下向电网提供服务。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在如何系统科学地对企业减碳和绿色发展管控引导问题上,园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所谓“碳中和”园区是指在园区核算范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一定时间内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固碳等多种方式,通过产业绿色化转型、资源循环化利用、设施集聚化共享,在园区内部基本实现碳排放与吸收自我平衡。若想实现“碳中和”园区,需制定具体的减排战略,明确园区碳核算体系,如碳核算范围、排放源、核算监测形式等。

搭建的 3D 可视化水电能耗监测模块,集成园区水电气煤等动态能效环境数据,结合园区的生产消耗、污水、废料等污染物排放,Hightopo可视化展开对照明、空调、机房、水泵房等设施的用电检测、计量管理、能效分析和节能管理。

支持选用不同颜色划分能耗等级,建筑颜色越亮象征能耗越多,当达到预警值时弹出 2D 告警面板,在线推演能耗趋势分析,追溯用能过程,找出能耗漏洞,管理者可结合节能诊断功能,改善能源使用情况。

园区全面实现数字化精细管理

能源管理:通过部署楼宇运营系统、电能管理系统、智能微电网系统,实现源(风电、地热、沼气、光电)、储(大容量电池、电车储能、储热)、荷(热、冷、电负荷)间的有效协同,提高园区整体运行能效,确保运营阶段的碳中和。

运营和物业管理:实现园区内各项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运营管理,减少无价值耗能运营,减少能源浪费,减少人力投入。

使用 3D 可视化大屏监测:建立园区碳排放指标体系和碳应用,为后续产业链优化,数字化助力碳减排提供方法支持和体系框架。未来电网将在局部消纳的基础上,以微网、智能小区为自治单元,形成自下而上的能量单元的互联。将庞大的同步电网拆分成异步、自治的互联电力局域网,并通过数字电网路由器(DGR)进行能量调配和网络互联。

零碳园区的另一大支柱数字化管理、碳足迹追踪系统,是零碳工业园区必备的软实力。零碳工业园区的本质是对碳排放数据进行计量和抵消,要管理隐形的二氧化碳,就需要配套数字化的能耗管理系统。

园区是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最广泛的空间载体,将在“双碳”战略实践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用“零碳”的优势,聚合了零碳产业形成全新的绿色工业集群,这无疑是零碳产业园在“产业园”的概念上更重大的意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