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冠核酸检测到PCR引物探针设计3

如题所述

在前两篇文章中,我们已经深入探讨了CDC试剂盒的组成部分、结果解读、引物探针的特异性以及Tm值的重要性。本章我们将聚焦于引物探针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二聚体和发夹结构,它们如何影响PCR反应的效率和灵敏度。


1. ORFlab基因引物探针的二聚体效应


设计时,通常要求控制引物自身的二聚体(自身或配对)形成△G值大于-4.5kc/mol。然而,ORFlab基因引物的3'端△G值过高,可能导致错配位点形成不稳定双链,影响PCR反应。3'端△G值过高,如ORFlab上游引物的-13.4kc/mol,极可能形成稳定的二聚体,显著降低PCR效率。而自身二聚体结构,如下游引物的-6.3kc/mol,虽低于阈值,但仍有潜在影响。


2. N基因引物探针的二聚体挑战


N基因的引物自身二聚体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下游引物的-5.1kc/mol和上游引物的-6.3kc/mol都小于-4.5kc/mol,理论上可能影响扩增效率。配对二聚体中,下游与探针的-10.2kc/mol结构不稳定,严重影响反应,而上下游的配对结构则相对平衡。


3. 发夹结构的影响


发夹结构的自由能值决定了其稳定性。ORFlab的发夹结构△G=-2.2kc/mol,可能导致探针利用率下降,荧光信号偏低。而N基因的发夹结构接近于平衡,不会明显干扰反应。


4. 引物间的交叉二聚体


当ORFlab与N基因共存时,它们之间的二聚体结构,如ORFlab下游与N基因下游的-8.3kc/mol,会显著干扰PCR反应,降低检测的准确性。


尽管中国CDC公布的新冠核酸检测引物探针在假病毒和质粒样本上表现良好,但在临床样本中的表现却与预期有所偏差。这提示我们,引物探针设计的精细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尽管我们对CDC专家的专业能力充满信心,但引物探针设计并非一蹴而就。每一步细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深入研究的美国CDC和WHO公布的引物序列的原因。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希望能为理解PCR引物探针设计的复杂性提供有价值的见解。期待我们在科学的探索中,逐步揭示更多真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