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的区别 工资

如题所述

公益二类和公益一类的区别在于定义不同、财务供给编制不同、工资不同。
公益一类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指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属于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宗旨目标和内容、分配的方式和标准等由国家确定,不得开展经营活动,其经费需由国家财政予以支撑。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有以下区别:职能不同、财政供给方式不同、工资构成不同、公益属性程度不同。
分类不同:公益一类承担的是基础医疗卫生、教育、科研等公益服务职能,不宜或者不能由社会服务代替,也不能由市场配置资源。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基本上全部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唯一的例外就是乡镇卫生院。
公益二类和公益一类的区别在于定义不同、财务供给编制不同、工资不同。
从参公不参公看;公益一类一般大多数单位都参公,但肯定不是全部。但公益二类则是全部不参公,如果有参公的公益二类,肯定是违规操作。从工资构成来看;执行职能工资,多半是公益一类,执行职称工资,多半是公益二类。
单位经费中的一部分是上级领导单位或国家财政拨款,一部分是单位营业自创收入。一般情况下,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收入比较灵活。需要注意的是,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只代表从事的行业不同,不能代表是否是全额拨款或者是差额拨款。
事业单位公益一类和二类的区别如下:
1、社会功能不同:公益一类,即从事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卫生、经济社会秩序和公民基本社会利的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公益二类,即面向全社会提供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益服务,可部分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2、拨款方式不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即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者为政府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国家保证经费,不再从事经营活动。自主事业单位是指有稳定的经常性收入,可以抵补本单位的经常性支出的单位。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第三条 本法所称公益事业是指非营利的下列事项:
(一)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
(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三)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
(四)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