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体系

两千字左右

  文化是个广泛的范畴, 它包括物质文化和思 想文化, 我们这里所讲的 “文化”是指与一定经济 , 形式相适应的价值观念、 道德规范、 伦理习俗、 组 织形式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 也就是说, 这里是专 指思想文化。 人类发展到今天, 文化已成为一种全 面建构社会, 决定社会发展速度, 标志社会发展水 平的综合而巨大的力量。 同样, 文化对市场经济的 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文化的支撑
  众所周知, 任何市场经济, 若要使其文明健康 的发展, 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规范、 秩序, 就必 须要有内在文化因素的支撑, 关于这一点, 已被东 西方市场经济的历史事实所证明。
  同样, 我国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当然也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内在 文化因素作为支撑点。 世界各国的市场经济之所 以千差万别和各具有民族特色, 究其原因无不是 文化因素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个国家市场经 济的发展, 除了要受到该国的经济体制, 方针政 策、 技术资源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外, 尤其要受到 文化因素强有力的制约和影响。
  我们知道, 西方市场经济当然是直接以西方 文明为基础的。 西方的文明在近现代大工业发展 中承纳了新的文化因素, 并逐渐形成了适应近代 工业文明要求的文化体系。 这种在西方文明基础 收稿日期: 2004—05- 30 上产生又在近代西方工业中得到发展的文化因 素, 直接赋予了西方市场经济以特色, 从而形成了 其特有的价值观念, 道德规范, 伦理习俗, 组织形 式等。 并就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文化因素直接制约 着西方市场经济的文明程度。 被公认为市场经济 典型的东亚, 包括日本在内, 人们认为它成功的经 验之一, 那就是他们成功的吸纳了中国的儒教文 化。儒教文化为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 东亚市场经济是直接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基 础, 又在自身发展中及时适应和承纳了现代工业 文明的因素, 从而构建出了适合他们自己经济发 展的文化。 并在此文化的支撑下, 形成了他们自己 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 东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充分说明, 文化因素 虽不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但的确是市场经济 发展的内在支撑因素。
  “纯粹” 的经济因素可以决 定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 但绝不能决定市场经济 发展的方向、 健康和文明的程度。 也就是说, 要想 让市场经济在文明、 健康、 规范的轨道上前进, 就 必须要十分重视文化因素的作用。 而且这种文化 应该是与其经济相适应的, 否则这种市场经济也 必然会出现 “扭曲” “病态” 和 的症状。 那么文化因素和经济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呢? 可以说, 它们的关系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长期以来, 人们把文化因素纯粹作为上层建 筑来看的。 虽然也强调文化因素的反作用, 但在现 实中实际上仍然把文化因素排斥在经济之外。 因 而当我们强调发展经济时, 就忽视了文化建设, 当 我们强调精神文明时, 又忽视了经济发展。 这样就 割裂了二者的关系。 从理论上说, 这样做容易造成 对马列主义唯物史观简单化和机械化的理解。 我 们知道,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在考察社会发展规律 时, 提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经济基础) , 经济基 础决定上层建筑。 把造成生产关系 ( 经济基础) 变 革, 上层建筑更替的最终原因归结为生产力的发 展, 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 这是对 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高度而抽象的概括。 而且对 这两对基本矛盾的高度概括是着眼于质变的状 态。 实际上, 在现实中这种关系是十分复杂的, 这 二对基本矛盾之间在相互作用中往往表现出相互 交融、 渗透的现象。 所以, 我们在考察实际问题时 绝不能作机械的划分。 这两对基本矛盾在量变中 相互作用是需要文化因素作为中介的。 事实上, 在 现实的经济运行中, 文化因素是经济运动的当然 内在因素, 是直接融合在经济运行过程之中的。 众 所周知, 哪个经济运行过程中没有文化的作用, 哪 个经济运行过程离开过文化。 因此, 看到和重视文 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作用, 可以说, 这是 唯物史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二、 支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因素
  从 1998 年开始, 我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 这种改革的实施是我们 20 多年社会主义建设中 总结出来的。 实践证明, 不改革, 中国的经济发展 是没有出路的。 但是怎么改, 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 十分重要的问题。 经过了 10 余年的探索和实践, 大家终于明确了改革的目标。 认为我国经济体制 改革的目标, 就是要建立现代的, 文明而健康的市 场经济体制。 目标是确定了, 但是作为市场经济内 在支撑点的文化因素, 就其主导方面而言, 却仍然 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小农文化。 而这种小 农文化是和当前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极不相适 应的。 当前我国市场行为的某些 “病态” 特征和扭 曲现象, 从根本上说正是传统的小农愚昧文化与 现代市场冲突的表现。 所以, 我国 10 多年市场经 济的实践一再说明, 要使我国市场经济沿着健康 文明的道路前进, 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 就必须要彻底改造传统的小农 愚昧文化, 重新寻找和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文化体系。 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各种 “扭曲” 现 象和 “病态” 特征, 表现了市场主体的价值观念的 某种混乱, 道德水准的下降, 伦理规范的丧失。
  这 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 当然,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究其根 本原因正是缺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文化 因素的支撑所致。 因而造成在市场经济中缺乏起 码的道德规范的制约, 缺乏共同必须遵守的价值 标准的引导。 众所周知, 我国的封建社会经历了二 三千年。 二三千年的小生产使我国成为了一个典 型的小农国家。 在这种小农国家里进行的小生产 伴随其产生的文化自然是一种小农的文化。 大家 知道, 这种小农文化的弊端就是具有严重的封闭 性, 愚昧和落后性。 这种文化与市场经济当然是格 格不入的。 因此, 它不可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支撑因素。 我国的小农愚昧文化由来已久, 世代因袭, 根深蒂固。 新中国成立之后, 虽然我国 的经济基础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但是由于小 农经济的稳定性, 加之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也没有 从根本上彻底改造这种传统的小生产, 从而也就 更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改造传统的小农愚昧文化。 当然也就不可能构建起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因 素。
  小农愚昧文化它只适应于小生产为基础的自 然经济。 因此, 它不仅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支撑因素, 相反, 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和体制的建设起着消极的制约作用。 所以, 把我国 市场经济置身于传统的小农愚昧文化的基础上, 其结果必然是畸型的。 另外,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传统的苏式计划 经济体制的改革中逐渐认识和选择的。 但这种选 择实际上对大多数群众来说对其认识还是滞后 的, 理论上的准备也是不充分的。 也就是说, 许多 人对市场经济究竟是 “何物”如何面对市场经济, , 他们从思想上还缺乏应有的明确认识。 我们的市 场经济就是在这种状况下运行的。 当然, 我们对市 场经济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 其间几经反 复, 认识逐渐深化。 可以说直到 1992 年春, 邓小平 同志南巡重要讲话之后, 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才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市场经济的建设也从此开 始。
  很明显, 在人们认识理论都准备不足的情况 下, 在实践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定的混乱和弊端。 面对复杂的市场关系, 各种交易行为和扭曲现象 而缺乏必要的价值引导和规范的约束。 这种认识 和理论的滞后, 必然导致文化建设的滞后, 从而造 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开始就缺乏应有文化 支撑。 可以说我们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 上是建立在小农愚昧文化基础上的。 这种文化直 接决定了市场主体素质低下, 目光短浅, 伦理道德 丧失。 这就使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明显 地带有小农文化的愚昧特征。 以上情况说明, 要使 我国市场经济真正健康文明地发展, 既要提高效 率, 又要推进社会进步, 就必须要从根本上构造起 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体系, 就要彻底改造小农文化, 从根本上提高市场主体 的素质。
  三、 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体系
  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体系, 就应该用马列主义唯物辩证的方法广泛吸收国内 外各方面的一切适应市场经济的积极的, 合理的 优秀文化成果。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 首先应该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在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既有小农愚昧文化的成分, 也 有市场经济要求的积极成分, 故我们对传统文化 既不能全盘照搬, 也不能全盘否定而应该唯物辩 证地采取 “扬弃” 的态度。 也就是要批判地吸收。 即 弃去糟粕, 吸取精华。 例如, 我国传统文化中在伦 理观上强调国家的意识, 民族的精神; 在市场主体 上注重教育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并强调主体的内 在素质的修养, 要求主体的行为尽量符合社会的 伦理规范;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注重友好, 诚实守 信, 谦逊, 公正; 在作风上强调勤俭, 刻苦, 反对奢 侈浪费并十分看重道德规范的制约; 在组织形式 上, 看重国家的作用和社会整体的力量, 并强调经 济发展的秩序性和社会的进步性等等。 这些都是 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 它已经在我国当前市场经 济发展中显示了巨大的活力, 这是我们应该很好 吸取的。 另外,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 儒家文化占 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 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文化体系时, 尤其应对儒家文化进行认真 的研究。 这种曾在小商品经济时期发挥过积极作 36 用的东西在今天只要加以改造和纳新, 就完全有 可能成为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文化 因素。 其次, 我们搞计划经济 20 多年, 对在这种体 制下形成的价值文化也不应该一概排斥。 当然, 从 本质上说这种文化同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的。 但 什么事情都不能绝对化, 都有它的二重性。 不管如 何, 这种文化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 它是竭力 想体现社会进步的。 所以, 其中也有许多有价值合 理的成分。 例如, 这种文化强调 “为人民服务” 的思 想, 把 “为人民服务” 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 强调社 会整体利益高于一切, 个人要服从集体, 集体要服 从全局的思想; 强调诚实守信的思想; 在人与人的 关系上强调友好合作的思想, 强调谦虚谨慎的思 想, 强调在经济竞争中公正、 公平的思想, 强调艰 苦创业, 勤俭节约的思想, 强调精神作用的重要性 和反对拜金主义的思想, 强调社会经济秩序的和 谐和协调的思想; 这些有价值的观点同样是十分 宝贵的财富, 当然应该是构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相适应的文化体系的有机的组成部分。 其三, 我们还应该借鉴、 吸收西方资产阶级价 值观中的积极合理成分。 当然, 这种价值观是建立 在私有制基础上的, 是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本质特 征的。 从本质上来说是属于落后的价值观和文化。 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完全不相适应的。 但是 西方市场经济的文化, 在几百年的发展中, 由于现 代工业文明和一些在此基础上的社会进步, 也引 起了其文化的某些调整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现 代文明许多新因素。 所以其价值体系中也具有一 定积极合理的成分。 总之, 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体系 时, 我们应在马列主义方法论指导下, 既要继承发 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立 足本国, 又要充分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 把以 上内容唯物辩证地有机结合起来, 尤其要重视对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挖掘和研究, 从而形成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特色。 这样才能真 正构建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的价值体系, 道德规范、 伦理习俗和组织形式等。 也就是说才能 构建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支撑点, 从 而使我国市场经济尽快朝着文明、 健康的方向发 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08
1,文化是个广泛的范畴,它包括物质文化和思 想文化,我们这里所讲的“文化”,是指与一定经济形式相适应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伦理习俗、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文化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体系:
(1),应该用马列主义唯物辩证的方法广泛吸收国内外各方面的一切适应市场经济的积极的,合理的优秀文化成果。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
(2),应该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对传统文化既不能全盘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而应该唯物辩证地采取“扬弃”的态度。也就是要批判地吸收。即弃去糟粕,吸取精华。
(3)我们还应该借鉴、吸收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中的积极合理成分。当然,这种价值观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是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本质特征的。从本质上来说是属于落后的价值观和文化。
(4)总之,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体系时,我们应在马列主义方法论指导下,既要继承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又要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要充分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把以上内容唯物辩证地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重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挖掘和研究,从而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特色。这样才能真正构建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的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伦理习俗和组织形式等。
第2个回答  2010-06-15
文化概念是一个历史误区!
文化指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达程度!所谓文明化,简略就是文化!
中国以往贫困落后,把文化解释为“读书识字算账”等,概念误区!
用“勤劳致富”“守法经营”“劳动贡献”“依法征税”“依法享受低保”“依法取得各类发展成果分享”“八荣八耻”“爱国爱党,保家卫国”!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成果都是整个文化体系的范畴!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稀缺资源!
核心价值:劳动、创造、法律、诚实、守法、科学技术、资源、国土环境、国防、战斗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持续丰富和发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