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游客不爱逛美术馆?

如题所述

待我们这一代人长大了,我们对这些艺术作品的无措,也变成了教导下一代孩童时的一笔带过。并不是中国游客天生缺乏对艺术的欣赏能力,而是我们自小的教育,缺乏感性的艺术与美学的传授与引导。

环游欧洲,从西班牙到意大利再到法国,除了世界闻名的罗浮宫之外,其他的美术馆并不常见到中国游客的身影。

尤其是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拥有着乌菲齐美术馆、皮蒂宫美术馆以及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等数十所艺术殿堂,但是漫步其中几乎见不到中国游客。略有些讽刺的是,在佛罗伦萨郊区最有名的奢侈品打折村里,中国消费者的数量几乎可以占到其中百分之九十。对许多中国游客来说,佛罗伦萨最大的意义便是可以购买到全球最便宜的Prada、Gucci箱包服装。

与中国游客不同,在这些美术馆内,经常可以看到上了年纪的日本旅行团。这些旅行团往往由七八位五六十岁的日本阿姨和大叔组成,在导游的带领下缓缓地参观乌菲齐美术馆的每一间展厅,说话也极其小声,生怕打扰其他观赏的游客。

是中国游客没有艺术细胞吗?朋友从法国度蜜月回来,谈到罗浮宫里那些画,无奈地感叹:“觉得这些油画很好看,但是又说不上来美在哪里。”

罗浮宫的德农馆陈列着《蒙娜丽莎》、《自由引导人民》等镇馆之宝油画作品。大部分中国旅行团聚集于油画《蒙娜丽莎》前,然后自由活动一到两个小时便匆匆离去。而我看到二十余名欧洲小学生头戴耳机,在老师的带领下有秩序地参观欣赏每一幅油画。

在格列柯传世之作《梅杜莎之筏》前,所有小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席地而坐,老师小声地通过讲解器解说油画内容和背景资料,小孩子们安静地聆听,听完后各自小声举手提问。

此情此景,让我感触颇深。除此之外,参观时也遇到一家欧美家庭,父亲给小女儿低声讲解着雅克路易大卫油画背后的故事。中国的小学生,埋头于书籍题海之中,并没有如此优厚的条件可以亲眼看见这些传世名作。即使是中国名画家张大千、齐白石的作品,大部分人终生也难得亲眼一见。

身边的展览馆和美术馆均很少被基础教育院校充分利用,更遑论这些西方油画雕塑,是只存在于美术书上豆腐块般的大小。由于不是必考内容,在美术课上,也往往被照本宣科的老师一笔带过。除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和梵高等画家,以及“罗浮宫三宝”,知道这些画家“很有名”和画作“很珍贵”之外,我们往往一无所知。

这种缺乏,并不能对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造成太大的影响,却足以成为令人耿耿于怀的遗憾,遗失了某种欣赏世界的视角,尤其会令我们在人文旅行时极度茫然。那些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的欢欣、愤怒、喜悦等多种情愫,若能传递到观者的心间,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优秀公众号推荐

黄土地:Huangtudi555

卓信艺术集市: zhuoxin1918

慧眼识美: meiguan0916

艺术新青年原创投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27

为什么中国的游客不爱逛美术馆?

并非是不爱逛,而是没有这个传统。在我们国家去美术馆的都是一时尚的年轻人或者专业人士。我想,中国人是真的不怎么爱去美术馆,可是这不能完全怪中国人,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几十年,也就才刚刚脱离了贫困,吃不饱穿不暖就是我父母那一代的事情,他们对于物质的追求远远大过于精神。

而现在,我们这一代,包括我们的孩子,他们都可以享受到精神的文明世界了,他们可以接受到更多美的东西,而不用考虑,今天要不要回家帮父母拔草锄地卖鸡蛋。

但不爱逛美术馆这个事儿,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习惯不一样。

其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不同的精神娱乐方式,而中国拥有这种博物馆,或者美术馆类型等时间,并不算特别长,数量也并不多。之前我们国家对美术馆的宣传和解读也不算到位。

老百姓去一些历史悠久的,古老建筑,听听那些导游怎么说吧,他们很少会讲,这个建筑,是多么的优美,是哪位大家修建的。是哪位匠人精雕细琢。

而是会说你看这块石头,它代表的寓意是什么?过这个门应该迈三步,都是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而对好的建筑保护的也太少了。为什么中国很少有美术馆呢,因为这跟我们的作品有关系,我国的艺术家作品能够留下来的少。

即便是留下来的一些字画,也不能轻易示人,我们东方的常用的水彩颜料,和西方常用的油画不一样,如果我们那种拿出来给人看,过不了多少年就氧化没了。西方的油画却更容易保存。

所以综合来说,第一,国家重视度不够,宣传不到位。第二,本身留世的作品比较少,私人藏家更多。第三,作品本身材质限制,不适宜经常流动展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