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骇人听闻”的真实事件?

如题所述

历史上有哪些“骇人听闻”的真实事件?

张巡用计戏耍叛将令狐潮

公元755年,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叛,率领十五万精兵要将唐朝取而代之,战乱爆发,唐玄宗逃往蜀地,而无数黎民百姓成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

安禄山筹划多年,手下兵强马壮,一时间唐军根本无法抵挡,节节败退,但在某些地区,唐军仍在进行顽强的抵抗,其中就有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张巡。

叛军攻陷宋、曹等州,谯郡太守杨万石投降,逼迫时任真源县令的张巡为长史,张巡严词拒绝,并拉起一支队伍抵御叛军。

史料记载:

“潮不得归,巡乃屠其妻子,砾城上。”

雍丘县令令狐潮投降了叛军,单父县尉贾贲和张巡在雍丘回合,总兵力不过两千,为了杜绝军兵投降的事情再度发生,也为了激发士气,张巡将令狐潮的妻子杀掉,在城头碎尸。

令狐潮见状,和张巡结下仇怨,随即领兵数万前来攻打雍丘,一场雍丘争夺战就此展开。张巡分兵守卫城池,用弓箭和灌油扎草招呼敌人,离得远的就用弓弩,离得近就用火来烧,等到敌军懈怠之时,张巡就开城率兵去偷袭。

这场战役足足持续了六十多天,在张巡的合理指挥下,雍丘城岿然不动。时间长了,雍丘城内的粮食不够了,恰好令狐潮的军粮刚刚送到,张巡再次派兵前去劫粮,不仅抢了不少粮食,还把剩下的粮食一把火给烧了,让令狐潮狼狈不堪。

这回粮食有了,但箭矢却射完了,在守城战中,弓箭的作用不言而喻,居高临下,可以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如果没有箭矢,张巡只能带兵撤走。

张巡令人做了一千多个稻草人,再用黑布裹上,在晚间,用绳子吊在城外。由于张巡之前经常搞偷袭,令狐潮对此也是谨慎对待,见城头上有黑影晃动,以为是张巡想再次夜袭,为了稳妥起见,令狐潮下令放箭。

草人借箭在张巡这里再次上演了一次,令狐潮手下军兵射出了很多箭,才发现那根本不是人,是稻草人,令狐潮鼻子都被气歪了,而张巡也得到了数十万支箭矢。

第二次,张巡故技重施,令狐潮见雍丘城上再度吊下不少黑影,令狐潮当然不会再上当,不成想,这次张巡派出的不是稻草人,而是五百名敢死队员。由于令狐潮没有防备,叛军大营被搅得大乱,退兵十余里。

张巡用兵灵活,总能出奇制胜,可是敌军兵力太多,雍丘城终还是难以守住,四个月后,张巡率兵转移到了睢阳。

落入死境,睢阳成为人间炼狱

战争仍在继续,此时张巡根本不知道唐廷究竟如何,唐玄宗逃走了,那么朝廷还有人来做主吗?这些都是不是张巡最关心的,在他心中,只有个一目的,就是击败眼前的敌人,恢复大唐的尊严。

公元756年,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在抗敌的过程中,张巡终于收到了朝廷的消息,张巡也升任为主客郎中,副河南节度使。

张巡有了底气,但当时局势并没有一丝好转,叛军仍然极为强大,而睢阳城内只有三千兵力。不久,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派手下大将尹子琦率兵十余万攻向睢阳。

睢阳太守许远负责辎重粮草,张巡负责军事调配,即便敌军有十几万,在张巡的指挥下,敌军仍是多次被击溃,直到一个大问题出现。

睢阳城原本有六万斛粮食,本能支撑一年,但河南节度使李巨将一半的粮食调往濮阳、济阴。尽管许远据理力争,但毫无办法,毕竟李巨的级别要高于许远,可是不久济阴就叛变了,那些粮食也是肉包子打狗,再也回不来了。

很快,睢阳城的粮食吃完了,士兵们就开始吃马匹,马吃完了,只有啃树皮、煮纸来食用,时间一点点流逝,城中状况没有丝毫改观,士兵们开始一个一个倒下,之后仅剩下一千余人。

即便张巡率兵再次击退了叛军,但如此下去,城破也只是时间问题。一天,张巡从家中拿出一大袋肉,从中渗出丝丝血水。士兵们不明所以,也不知道这肉从何而来,原来张巡为了让士兵们吃上饭,将小妾杀掉,充当军粮。

史料记载:

“巡出爱妾曰:‘诸君经年乏食,而忠义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众,宁惜一妾而坐视士饥?’乃杀以大飨,坐者皆泣。”

士兵们看了眼张巡,再次看向袋中血淋淋的肉,饥饿让他们忘记了一切,很快这袋肉被就分食一空。许远也将自己家仆人杀掉,给士兵们食用,可是一共有一千多士兵,这几个人怎么够吃呢。

尝到了人肉的滋味的士兵,便一发不可收拾,城中还有三万老少妇孺,或许是按需分配、或许是按时间分配,总之,这些百姓沦为士兵的腹中食。在深夜,篝火旁围坐着几名士兵,周围堆满了白骨,而他们手中无疑拿着人类的胳膊或者手掌,在那里大快朵颐。

火光将人影拉长,如鬼魅一般,这并非发生在恐怖片里,而是现实,张巡军兵几乎将城内百姓吃光,城破之日,只剩下了四百人。

求援失败,以死报国

在求援失败后,城内的军兵再也无法支撑了,终归,睢阳城被攻破,张巡等人全部被俘,叛将尹子琦对张巡道:

“听说您督战的时候,大声呼喊,眼眶崩裂,牙齿咬碎,至于这样吗?”

随即尹子琦命人掰开张巡的嘴,见口中只剩下三四颗牙齿,震惊异常。之后张巡等人被叛军所杀,慷慨就义。

在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城,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为唐廷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因为他的誓死抵抗,也保住的江淮地区,毕竟江淮是帝国的命脉。粮草辎重都需要这边来供给,睢阳是江淮的屏障,张巡死后三天,朝廷派来援军,再次夺回了睢阳。张巡的忠贞勇武会一直流传下去,但与此同时,战争的惨烈和可怖同样令人不寒而栗。


只是,放在现在的眼光来看,吃老百姓维持军队战力,真的有意义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4

自人类产生,到进入到人类文明,再至如今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所谓的“骇人听闻”事件,在历史长河中比比皆是。

如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将白起,战胜了纸上谈兵的赵括之后,竟一晚上就“长平坑卒”40万!这是一种怎样的场景?别说是过去人口相对稀少的古代社会,就是放在现在社会,也足够骇人听闻!一夜间40万条生命消失,且还是用几乎最原始的方式屠戮。

于是,史书载:长平之战,血流漂橹!这就是真实的历史,虽穿越了上千年,如今仅变成了一串冰冷的数字,但相信只要你用心去触摸,去感受,而不是站在所谓的胜利者角度,去讴歌,赞美,那一晚的骇人听闻,必会让你不寒而栗——不要再有战争了,你必会发出这样的呐喊!

倘若说,长平之战是把战争的残酷,活生生的撕开,放在我们眼前的话,那么戚夫人的人彘,则会让人“寒栗不已”。笔者不想复述《史记》中,那喷血的文字,因为过于骇人听闻!只说当汉惠帝被吕后带到这个“人彘”面前后,他的表现是放声大哭,随后就大病在床,有一年左右,并派人告知吕后:这事就不是人干的!我是你的儿子,但从此后再也不能治理天下了!从此,“人彘”成了史书中,最残酷,最骇人听闻的酷刑!

人类的进步和文明,其实都是寻着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件,艰难行进。每一次骇人听闻的疯狂之后,总会留下难以弥合的伤口,需要时间长久医治,以至于至今,这道伤疤还在,甚至有时依旧会渗出一丝血红——人类的智慧,不是让我们去制造疯狂,去干这些骇人听闻的事,反思“人彘”,少一些戾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疯狂,多一些文明!

历来人们都说,天灾人祸。很显然“长平坑卒”和“人彘”,这都属于人祸,是人为制造的,那么天灾呢?也有骇人听闻的事件。公元1626年的五月三十日,一次骇人听闻的天灾突然降临,据《天变邸抄》载: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气涌起,屋宇动荡。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西及平则门南,长三四里,周围二十三里,尽为齑粉,屋以数万计,人以万计。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天启大爆炸!发生地点,明朝的京师北京!至今,此事依然成谜,各种假说推理,依旧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人把此事上升为明朝亡国的征兆。但无论怎样,两万人瞬间死亡,这是何等惨景?足以骇人听闻了!

其实人类无论如何进步,在大自然面前,依旧很渺小,多些敬畏总比张狂要好!

第2个回答  2020-07-17
南京大屠杀应该算是一个吧,毕竟血流成河的惨状,是非常难以想象,但是又是真真实实发生过的, 开膛手杰克这个残暴的凶手,十宗罪是按照真实故事改编的。
第3个回答  2020-07-18
历史在发展的过程自然有一些让人难以理解和害怕的事情,比较出名的有近代发生的改造人事件,就是利用人和兽之间的不同来对人体进行改造。
第4个回答  2021-01-14

历史上可怕至极的事情特别多。越关讲过了人殉,炒米来讲讲人祭。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大量的记载着“人祭”,一场祭祀活动,杀死两三百人是很正常的,上规模的杀千人也是有的。光记录商高宗武丁用于祭祀的奴隶,就超过1万人,最多的一次就杀了500个奴隶。

在一些祭祀坑里面发现了被当做祭祀品的人类头骨,甚至出现了类黑人头骨和类高加索人(白人)头骨,这很大程度来源于战俘。凡俘虏,通常妇女娶为妻,儿童或收养或杀害,男子则杀祭于祖先灵前,以告胜利。

甲骨文记载,杀祭的方式有很多。

比如“伐”,就是用当时的武器戈去把人头割下来;

“刿”,和伐的性质差不多,但是不一定把头割下来,只要弄死就行了;

“施”,看到施这个词,现在似乎看不出血腥的味道,但是他原本的意思是剖腹掏肠;

“磔”,这个词汇在后来古代很多刑法中还仍然保持,但意义完全不同,这是把人牲剖腹掏肠候候,再把没有内脏的尸体扒开挂起来风干的意思。炒米米简直怀疑“风干腊鸡”的做法是不是就打这儿来的;

“火”或“炙”,就是放火上做烧烤的意思,“炮烙之刑”也属于这一类;

“鼐”,这个词很形象,鼎上放一个人烹煮;

“焚”,看起来好像跟火和炙是一样的,都用火,但是这个烧法就不一定是“烤乳猪”或者“叫花鸡”了 ,最后可能只剩一摊灰。

“舀”,这可不是舀水的意思,而是上面一个手,下面一个臼。意思把人放在臼里,那至少也是活埋。

“俎”,我们经常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所以他所以就相当于把人放在砧板上,不停地用刀去剁,所以呢,基本上就是剁成肉酱的意思。

“彝”,这和彝族没关系,其实就是把人牲杀了,然后堆着一堆的意思。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不过感谢我们的文明进化的早,早在周朝开始,社会生产发展就迫使我们先民更重视人的价值,人牲特别是活人就逐步退出了祭祀,取而代之的便是牛羊猪这些牲祭。

甚至到了战国末期,即便连殉葬,开始大规模采用陶俑,而并非活人了。虽然后来人殉在历史上不断地被恢复;但是祭祀基本上再也没有用过活人。

不过世界上其他文明在蒙昧阶段,同样出现过大量的活人祭祀仪式。

比如古典时期,玛雅人至少看起来好像还相对“文明”点。

玛雅人喜欢把敌人的心脏掏出来、以及把敌人首领的脑袋砍下来祭祀神灵;甚至看一场球赛,都要把一个大活人劈成四瓣来祭祀一下神灵。

比如迦太基人就已经开始颇具想象力了,热衷于用儿童做祭品。

迦太基人用青铜制成一个巴力像,并且在铜像前,烧一堆烈焰熊熊的柴火。然后一次就用500个儿童作为献给巴力神的祭品,将割断喉咙的孩童依次放在神像伸出的双手中,然后接着掉下火堆在烈火中烧成焦炭。

迦太基贵族有时认为自己触犯了神灵 ,为了赎罪,他们甚至用自己亲生的孩子来做祭品献祭巴力神。

再比如印度奥里萨(Orissa)邦山区里的孔德人,他们的做法真是吃干抹净,花样百出。

孔德人把人牲绑在一根木柱上,全身再涂上油膏、酥油和郁金根粉,并戴上花环。然后大家在人牲的头上拔头发、吐吐沫。

为了防止人牲反抗,灌上麻药(也有说是鸦片)。之后有众人一起上,要么用烙铁烫,要么用刀子割,要么放在树缝里面,把人活活夹死。然后大家分割人牲身上的肉块,但是头颅和内脏是不能割的。

最后再有巫师把割下来的肉分成两大份,一份献祭给大地女神,另外一份分成若干小份,用树叶包好,让各自带回。

剩下的头颅骨架用于第2天和牛羊一起焚烧,然后再把灰给分了,拿回家撒进农田当肥料,或者抹墙防虫蛀。

还好这些都早已成为历史,所以热衷穿越的兄弟伙可千万不要穿越的那些时代去,因为弄不好就会成为人牲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