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齿轮设计中齿宽系数如何确定?

如题所述

简单来讲,齿宽系数确定前确定两点:

1,齿轮的模数齿数初步确定后,可知道分度圆直径d;

2,计算齿轮的计算接触应力和计算齿根应力,这两个公式里都有分度圆直径d(公式麻烦不好写),和齿宽b,b的选取要满足这两个计算应力满足强度要求。

最后再齿宽系数推荐范围内确定一个最终值。例如圆柱齿轮的齿宽系数推荐范围:1)两只承相对小齿轮作对称布置:0.9-1.4;2)良知承相对小齿轮作不对称布置 :0.7-1.15;3)小齿轮作悬臂布置:0.4-0.6。

大小齿轮都为硬面,取中偏下值,大齿轮或都为软齿面,取中偏上取值。传递功率不大的齿轮可以取值小到0.2,非金属取值0.5-1.2。为避免装配误差影响,可以将小齿轮圆整后人为加宽5-10mm。

扩展资料:

1、根据用户订货、市场需要和新科研成果制定设计任务。

2、初步设计。包括确定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形式,进行运动设计、结构设计并绘制初步总图以及初步审查。

3、技术设计。包括修改设计(根据初审意见)、绘制全部零部件和新的总图以及第二次审查。

4、工作图设计。包括最后的修改(根据二审意见)、绘制全部工作图(如零件图、部件装配图和总装配图等)、制定全部技术文件(如零件表、易损件清单、使用说明等)。

5、定型设计。用于成批或大量生产的机械。对于某些设计任务比较简单(如简单机械的新型设计、一般机械的继承设计或变型设计等)的机械设计可省去初步设计程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机械设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2-06

机械齿轮设计中齿宽系数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齿轮的模数、齿数、分度圆直径以及计算接触应力和计算齿根应力等多个因素。 齿宽系数的选取对于齿轮的设计和制造都非常重要,合理的选取可以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传动效率、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等方面性能指标,同时也可以优化齿轮的尺寸和重量等参数,以满足机械传动系统的需求。



具体来说,齿宽系数的确定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1. 根据大齿轮齿宽b=φd*d1计算得出,应加以圆整,作为大齿轮的齿宽。两齿轮齿宽要求:b1=b2+ (5~10)mm。

2. 齿轮宽度与中心距的比值,即b=φd*a(a-中心距)。

在确定齿宽系数时,还需要考虑到齿轮对轴承的位置,可以分为对称布置非对称布置和悬臂布置;再根据软齿面,硬齿面,进行划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