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评论一下“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大家评论一下“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这句话,是否是病句,大家再说说如果这句话不是出自鲁迅的笔下而是一位学生的作文里,老师又会怎样评价这句话,会把他当成病句来判,可是就因为出自鲁迅,作家学者就要赋予它有深刻的内涵,这是为什么,还有,在鲁迅的一些文章里字或词,在我们现代或过去时代就是错别字,可为什么现代学者又要认为是正确,非要说过去写作某某,现在写作某某,难道就因为他是伟人,就什么都是对的。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是都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看法,都合个人的乎逻辑。没错,鲁迅确实是个伟人。读他的文章确实能够使人深思。 但是,他所写的文章中的某些句子,单拿出来说,不告诉你这是谁写的,就像“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这就话,告诉你不是出自鲁迅的笔下,而是一位高考生,给你的第一印象就是病句,可要是说,这是鲁迅写的,你还会当病句吗? 为什么同样一句话,出自不同的人,结果却不一样, 这有反映了现代社会文坛中一个再怎样的现象, 大家各抒其言吧,本人并不是对现代文学的抨击,只是有一些不解为什么

在一般情况下,通常觉得“两棵树”指的应该是不同的两种树,但像这种“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的写法似乎也不算错。
如果撇开上下文不谈,这句话确实很累赘。
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人会这样说。
但是正是这样一句看似累赘的话,才构建了一种语境,一种氛围。
用了这样的句子,如果慢慢体会,你会感觉到一种孤寂。
院子外边其实什么也没有,除了枣树还是枣树。
这就有一种孤寂的感觉在里面。
读者看到院子外边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是,必定以为院子外面还有别的东西,可是没有,剩下的还是枣树。
很单调,很孤单。
这种孤寂的感觉,如果用“院子外面有两棵树”来表现,肯定是达不到的。

另外表现的,就是对这种孤寂的不满。
鲁迅希望出现新鲜的社会现象,希望能有“别的树”出现,可是没有,鲁迅很期待。
有人问,难道鲁迅下笔之前会想到这么多?
如果事前没有想到,那就是偶然的灵感,我们就不必费心在这里讨论。
这又是一大谬论。
就好像拍照,难道作者事先会知道自己拍出来是什么效果?
我看肯定不能。
大师们靠的就是感觉。
鲁迅创作的时候,必定也是凭感觉写下这一句的。
也许他当时考虑的,还没有我们多;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是他的灵感在起作用。
所以还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09
可以说就因为鲁迅先生很有思想,很著名,所以“瑕不掩瑜”,他写一些话,可以说是白描,返璞归真,他的一些字可以认为是通假字,毕竟时代也确实有一定的因素。
建议不要过于重视这些,多看看鲁迅先生好的方面。
第2个回答  2010-06-10
第一,文学不是作文,第二,文学不是简单的对错,第三,文学靠感觉。
第3个回答  2010-06-09
不是说因为他是伟人就什么都对的
是因为大部分人都被灌输过鲁迅是大文豪的思想,读他的文章的时候带着那种敬仰的心情,即使觉得有些不对劲也是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的,毕竟人家是公认的大文豪。
就像几年前的打击非典的口号,“众志成城抗击非典”,具体的情况我忘了,但是条幅上和电视上的那些标语绝对都是有错字的,因为当时我不进还查过字典,还问过许多的老师。最后一位老师解释了,可能某位领导人有意的题字吧!
第4个回答  2010-06-09
我以前也有过这样的疑问,不过现在,我觉得每个时代的文学都会适应所处的时代,鲁迅那个年代的字就是那样啊,所以他那么写了,我们现在不是那样,所以我们不能那么些,就像现在我们不会称姐姐为姊姊。写作对应的是我们自己的真实情感,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观点,更应该对应我们自己的习惯,如果让一个现代人去写民国时代的体会,我相信除非穿越到民国,否则是写不出来的。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现在写作是自由的,希望能写出自己认为的好作品。
第5个回答  2010-06-09
我也觉得现在教育是存在这样的问题。
其实有些文章的问题如果问作者自己他也答不上来。他当时可能是想当然而当然的写下去。并没有思考什么我这里用个比喻啊什么的有什么好处。我欲扬先抑有什么好处。。
对于错别字啊什么的。我觉得那时候中文还没有进化到现在这个地步。那时候还是白话文也不能说是错别字吧。至少那时候应该是对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