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如题所述

从一个皇帝工作的角度来说,刘邦几乎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汉朝的开国班底是中国历代王朝最强最全面的,文,武方面都有中国历史上的顶尖人才。而刘邦可以完美的驾驭他们,像张良韩信这样的乱世英雄都能服侍刘邦。

刘邦建国后用最少的屠戮稳固了新政权,留给子孙一个完美的接班环境,这点能做好的王朝太少了。

刘邦听劝,虽然屡屡做傻事,但改正起来也很快。比起后世其他稍有成绩便自我膨胀的帝王来说,刘邦简直就是宽宏之极了。

刘邦生前死后都有很多他负面的史料存在,他没有去掩饰自己的不足,没有把自己修饰成完美无暇的人,甚至乐观看待自己的布衣时代,比起后世那些非要把自己塑造成千古一帝的某些皇帝,太善良了。

刘邦中年才事业起步,白手起家,全靠个人魅力吸引别人辅助。刘邦的一生充满了神奇色彩,是后世无数人向往学习的典型。

刘邦文化水平不高,不会治国,不会打仗。但他会用人,会管人。就凭这点,历史上有几个白手起家的帝王能跟他比?

刘邦文化水平不高,但《大风歌》足以传流后世;

不会治国,足以把多年战乱留下的烂摊子,打点的井井有条;

不会打仗,却会连破饶关、武关,灭强秦于关中,纵观刘邦一生,披坚执锐,所向披靡,除了面对战神一样的项羽,几无败绩呀!

刘邦被誉为宽厚长者,韩信谓之:“不善将兵而善将将”,其实这是从韩信的角度看,客观的说刘邦的军事才能,在楚汉之际仅次于项羽、韩信,绝对可以挤进三甲之列。刘邦出生低微,往往能爱惜百姓,肯为关中父老约法三章,争取了天下的人心,虽然刘邦也有屠城暴行,但比起项羽来说,杀人较少,刘邦最可贵的是,善纳谏、敢用人,这才终于力挫强敌,夺得天下。

当然,另一个角度看刘邦,也有奸诈、无赖,背信弃义的一面,但相比真正刻薄寡恩的朱元璋,刘邦还是恋旧、宽厚的,汉初绝大部分功臣都能富贵善终,至于韩信、英布、彭越之辈虎狼英雄,实在是太可怕,以太子刘盈这样的才干绝对无法统御,以刘邦的角度看,是不得不将其翦除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5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 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 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 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开放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第2个回答  2019-12-05
刘邦是朴素务实的皇帝,最初的临朝办公地点是栎阳(今西安东郊),汉七年二月(前200年),丞相萧何建成未央宫,刘邦见到后很生气,认为太过奢侈,“上见其壮丽,甚怒”。数落萧何说,“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连年战乱,天下一片废墟,国家安危还是个未知数,怎么如此过度的建宫殿!)萧何解释说,“正是因为国家初定,才要树立皇威以重天下。”刘邦这种朴素的风气给汉代开了个好头。

刘邦北征过一次匈奴,以蒙羞失败而归。说蒙羞,不仅是指军事上的失败,还有国格上的失体统。
做为汉代的开国皇帝,刘邦有两件事福萌后世。

一是长安大移民。自秦朝末年,由于连年战乱,关中地区社会凋敝,经济落后,人口外流严重。如果把国家比喻为一棵树,首都是树根和树干,汉代立国之初,树根和树干是弱的,根基不牢,社稷不保。刘邦进行国家建设的第一步棋是实施“强干弱枝”计划。把六国的大户,望族,商贾及各界名流移民长安,以削弱地方势力。

刘邦不好读书,骨子里蔑视文化,但能兼听。最重要的是打下了依制度管理国家基础,“高祖不修文字,而性明达,好谋,能听。”“初顺民心作三幸之约。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中军法,张苍定幸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汉代打碎了秦的“旧世界”,但汲取吸纳了秦朝的一些善制,“汉袭秦制”,也保留了“旧时代”的一些“职业公务员”。还有一点,没有大量安排“军转干部”到地方任职,把军队管理和国家管理有机分开。这是他的第二个贡献。
第3个回答  2019-12-05
刘邦不仅是一位心思狡诈的君主,还是一个善于猜忌,非常冷血的领导者。
在他建立功业后,因为惧怕许多老臣拥有和他相近,并在日后的发展中对他的政权构成威胁,所以刘邦在刚安定社会统治的时候,就将那些跟随着他浴血奋战的老臣全部杀害,用这种方式来稳顾自己的政权和统治,因此,历史上也说刘邦是一个冷血的皇帝,在多年的征战过程中,他们一起舍生忘死,这些年的友情绝不是一点没有的,但是刘邦却宁愿牺牲出他们的生命也要把自己的政权牢牢的握在手中,可以看出他的猜忌和疑心。
第4个回答  2019-12-22
刘邦得了天下后,常对手下大臣说:”我之所以成功,得到了天下,离不开你们的辅佐啊!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源源不断地供应军饷,我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人杰,我能使用他们,所以才取得了天下。而项羽有一范增却不能用,怎能不被我打败呢?以后,我要善待你们,要善待那些对国家有贡献的贤臣。”
但刘邦明里一套,暗里一套,他是怎么对待那些对国家有贡献的贤臣呢?韩信是一个对刘邦的江山立下赫赫战功的人,如果没有韩信,也就没有刘邦的江山,可韩信不但被冠以“谋反”的罪名杀害,而且还被灭了三族。当初他因为没有听从张良的规劝,竟落得这样可悲的下场。汉朝成立后,萧何当上了国务院总理,只因为长安耕地不足,关心国民的温饱,便请求刘邦从国有资源中划出一些土地给老百姓耕种,刘邦不仅没有采纳良言,恼怒之下还把萧何关进了狱中,要严加惩治。刘邦手下三个开疆拓土的 谋士,最聪明的人当属张良,他帮着刘邦平定了天下,觉得自己的抱负已经得到发挥,再留下去毫无意义,便放弃了高官厚禄,辞职下海扬言要隐居山林,学习养生修道之术。
除了这“三杰”之外,武将彭越、英布都因战功赫赫而被封了王;可是不久,先后被刘邦以各种理由杀掉了,彭越被残酷地剁为肉酱,即古代酷刑中的“菹醢”。英布被砍掉了头颅,肢体被肢解后抛到了深山喂了狼。相信大家都知道樊哙,樊哙对刘邦一直忠心耿耿, 不但屡立大功,而且在鸿门宴上还拼死救护过刘邦;可是后来刘邦还是听信谗言,派人去杀他。有人给樊哙通风报信,樊哙无奈躲进了一家妓院,吓得半年没有走出妓院一步。后来刘邦得了一场大病,不久后就魂归西天,樊哙才算保住了一条小命。
刘邦害死了不少大臣后,还恬不知耻地作了一首诗歌,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就是著名的《大风歌》,歌声气派恢弘,并流露出一种求贤若渴的心情,但是后来他再也没有遇到过真心辅佐他的人了。
因为人们明白了一个真理,狼吟唱的声音再好听,也是要吃人的前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