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历程?

如题所述

2008年9月,神舟七号成功升空,实现了中国航天员的太空行走。
2011年9月,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同年11月,神舟八号发射并实现了无人对接。
2012年6月,神舟九号成功发射,完成了中国的首次载人交会对接。
2013年6月,神舟十号发射成功,再次完成了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2014年9月10日,杨利伟宣布,中国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的建造。
2016年9月,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10月,神舟十一号载人舱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
2016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签署了《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国际合作谅解备忘录》,商定为中国以外的科学家提供在轨实验机会。
2017年3月2日,包为民透露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已完成总装并进入测试阶段,预计2018年发射。
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了推进剂补加试验。
2019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宣布了首批入选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项目的17个国家。
11月17日,周建平表示中国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并开始运营,初期规模为100吨,可容纳3名航天员。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首飞,为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奠定了基础。
10月1日,第三批18名航天员加入队伍,包括驾驶员、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他们将参与空间站运营阶段的飞行任务。
2021年1月,中国空间站的各个关键任务顺利通过评审,标志着建造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4月23日,天和核心舱与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开启了中国空间站建设的大幕。
4月29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正式展开。
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规划始于1992年,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先发射载人飞船并建立试验性工程;再突破交会对接技术并发射空间实验室;最后建造载人空间站以支持长期空间应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