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距和焦距的关系

凸透镜中,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成像特点?等于二倍焦距成像特点?

物距:u
像距:v
焦距:f
关系:1/u+1/v=1/f

光学中最基本的高斯成像公式:1/u + 1/v = 1/f,即物距的倒数加上像距的倒数等于焦距的倒数。
其次,请你明白物像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有物才会有像的。不同的物距会对应不同的像距,但是反过来却不行。象你这样自己设定一个像距就不一定会找到对应的物距,也就是说你设定的像距根本就无法成像。
对于凸透镜成像而言(照相机就是凸透镜成像),物像关系是这样的:
当物距为无穷远时,像距等于焦距,成像在焦平面上(照相机聚焦无穷远的情况);
当物距为无穷无与两倍焦距之间时,像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成缩小的实像(照相机一般都属此类情况,在物距接近两倍焦距时为微距拍摄情况);
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此时物像等大,1:1微距即此种情况;
当物距小于两倍焦距并大于焦距时,像距大于两倍焦距,成放大的实像(幻灯机,电影放映机就是这种情况,对照相机而言,少数的微距拍摄,如美能达的1X-3X微距,佳能的5X微距拍摄也是这种情况);
当物距等于焦距时,像距为无穷大,物上的光线经透镜后为平行光线,不成像;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像距为负值,即在物的同侧成虚像(放大镜就是这种情况)。
显而易见,像距是由于物距和焦距决定的,而且像距小于焦距成实像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物距和焦距的关系
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该实验就是为了研究证实这个规律。实验中,有下面这个表:
物 距 u 像的性质 像的位置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 与物同侧与异侧像距v
u>2f 倒立缩小 实像异侧 f
u=2f 倒立等大 实像异侧 v=2f
f2f
u=f -- - --
u
着就是为了证实那个规律而设计的表格。其实,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
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
第2个回答  2019-12-08
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
f<u<2f
成倒立
缩小
实像
f<u<2f
u>2f
成倒立
放大
实像
u<f
____
正立
放大
虚像u=f
不成像u=2f
成倒立
等大
实像
f
表示透镜焦距
u
表示物体与透镜之间距离(简称物距)
像距是被成像物的像体到透镜(主平面)的距离
原理:汇聚光线,有焦点,所以成像。规律: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像。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像。物距小于两倍焦距但大于一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像。物距等于一倍焦距,不成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除了最后一个,前面都是实像。
象距是凸透镜成的象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
焦距是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汇聚的那一点,焦距不可变

像距是凸透镜成的象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可以随意改变。改变像距可以改变像的大小和正立倒立。
焦距是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汇聚的那一点,是透镜本身的属性,固定而不可变的。
焦距是一面凸透镜固定的,是这面凸透镜的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而像距是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是随着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改变而改变的。可以说,焦距和像距并没有多大关系。
焦距是固定的
像距不是固定的
对于凸透镜,从一方无穷远出射来的平行光且垂直于镜面,则会在凸透镜另一方会聚与一点,这一点称之为凸透镜在这一方的焦点(若凸透镜两个镜面的曲率不一样则凸透镜两方的焦点不对称),焦点到镜面中心的距离为焦距.一个具体的发光体发出的光一般并不是平行光,但若发光体距主轴(穿过凸透镜中心且与镜面垂直的线)很近,则可以在凸透镜一方成像(可为实像,也可为虚像,这要根据物与镜距离,凸透镜两侧曲率来确定),这个像与镜面的距离为像距.即便有一个焦点在像上,其意义不一样.
第3个回答  2020-04-05
凸透镜
像规律:
u>2f
f<u<2f
倒立

实像
f<u<2f
u>2f
倒立

实像
u<f
____


虚像u=f
像u=2f
倒立

实像
f
表示透镜焦距
u
表示物体与透镜
间距离(简称物距)
像距
像物
像体
透镜(主平面)
距离
原理:汇聚光线
焦点


规律:物距
于两倍焦距
倒立缩

物距等于两倍焦距
倒立等

物距
于两倍焦距

倍焦距
倒立放

物距等于
倍焦距

物距

倍焦距
立放
虚像

前面都
实像
象距
凸透镜
象与透镜

距离.
改变
焦距
平行光线经
凸透镜折射
汇聚
点,焦距

像距
凸透镜
象与透镜

距离
随意改变
改变像距
改变像
立倒立
焦距
平行光线经
凸透镜折射
汇聚

透镜本身
属性
固定

焦距
面凸透镜固定
面凸透镜
焦点
凸透镜
距离
像距

凸透镜
距离
像距
随着物距(物体
凸透镜
距离)改变
改变

焦距
像距并没
关系
焦距
固定
像距
固定
于凸透镜,
穷远

平行光且垂直于镜面,则
凸透镜另
聚与
点,
点称
凸透镜
焦点(若凸透镜两
镜面
曲率
则凸透镜两
焦点
称),焦点
镜面
距离
焦距.
具体
发光体发

般并
平行光,
若发光体距主轴(穿
凸透镜
且与镜面垂直
线)
近,则
凸透镜
像(
实像,
虚像,
要根据物与镜距离,凸透镜两侧曲率
确定),
像与镜面
距离
像距.即便
焦点

,其意义
.
第4个回答  2019-03-20
物距和焦距的关系为:
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在物理学中,物距就是指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物距的物理符号是u,单位为长度的国际单位米(m)。对于透镜而言,通过光心且与光轴垂直的平面,即是物方主平面也是像方主平面重合。物距与像距存在共轭关系,物距越远,像距越近;相反,物距越近,像距越远。在进行光学计算时,严格地讲,物距应为被摄体平面与镜头前主面间的距离。
扩展资料
为了研究各种猜想,人们经常用光具座进行试验。蜡烛的焰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应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物距、像距的关系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完全一样
物体靠近时,像越来越远,越来越大,最后再同侧成虚像。
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在空气中的一个光学系统,有效焦距是由前面和后面的主平面至对应的焦点的距离。如果周围的环境不是空气,则距离要乘上该物质的折射系数(Refractive
index)。有些作者称这个距离为前(后)焦距,以与上面定义的前(后)焦点距离有所区别。
通常,焦距或有效焦距是描述光学系统聚集光线能力的值,并且常被用来计算放大倍数。其他的参数则被用来计算一个特定对象的影像将会在什么位置上形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焦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