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历史典故

如题所述

元宵节,作为春节过后的重要民间传统节日,其节日氛围集中体现在“闹”字上。实际上,元宵节的许多习俗我们都耳熟能详,如踩高跷、迎紫姑等。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元宵节的来历故事。
**元宵节的来历故事1:**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夜或灯节。相传,汉文帝为了庆祝周勃在正月十五平定诸吕之乱,每年这一天都会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晚被称为宵,正月又称为元月,汉文帝因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便称为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元宵节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记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与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晓而罢。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的来历故事2:**
关于元宵节的传说有很多,其中一个传说是关于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的。东方朔个性既善良又风趣,如果宫中有谁得罪了汉武帝,总要靠东方朔来讲情。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汉武帝觉得有点无聊,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的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没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更加思念家人。她想,既然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还不如一死了之,于是才来投井。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非常同情她,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这一天,东方朔出宫后,便在长信宫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个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你们若看到一个骑粉色银驴的红衣姑娘,马上跪地哀求。那姑娘便说:‘我是领旨来烧长安的。玉帝还要站在南天门上观看。既承父老求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好桥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一看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友手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六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六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六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双亲、妹妹团聚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六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元宵节的来历故事3:**
元宵节的起源很古老,源于远古人类在过节时以火把驱邪。这个节要祭祀天神,由于是夜里进行,自然要打着火把,后来就逐渐演变为元宵节了。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因汉明帝提倡佛法,恰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蔡愔称印度摩揭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于是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我国流传下来。直至今天,我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