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举办世博会的经济社会意义

字数:1500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长三角是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2008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7.0%,创造了18.28%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0.04%的财政收入和37.05%的外贸出口。上海世博会的举行,必然进一步加强上海作为长三角增长极地位,通过集聚和扩散效应,带动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世博会将加速长三角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上海的集聚。在资金集聚方面,上海世博会预计直接投资将达30亿美元,加上世博会配套市政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投资,所需资金量巨大,仅仅依靠上海自身的能力,资金受到很大限制,会直接影响举办效果。长三角其它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政府资金和民间资本最活跃的地区。在世博经济的集聚效应下,长三角的资金将加速汇集上海。在信息集聚方面,世博会举办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平台,向世界各国展示人类在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方面的优秀成果。届时,各类大容量的信息集聚上海,上海将成为国际、国内的信息交流中心。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

  首先,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通过资金投入、技术升级和政策扶持等因素影响第二产业结构,加速第二产业结构的升级。2008年上海人均GDP己经达到75990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折算成美元为9500美元(以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均价1:8计算),而据统计人均GDP从5000美元到10000美元超越,传统产业将面临“技术门槛”,关键是要整合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2010年世博会是第一届信息化的世博会,必然促使上海将信息化作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突破口,而世博经济更有利于放大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外资流入量,从而进一步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其次,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还将进一步强化上海技术创新的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世博会展台显示了当前全球工业化国家最新颖的产品,它们往往是各国顶级高新技术的结晶,代表了时代的潮流,成为会展国的骄傲。上海作为展示舞台的东道主,必然受到两大方面的驱动力:一是与先进技术含量产品之间的落差所产生的压力;二是从与先进技术含量产品之间的落差中获得的启迪。在产品展示、展评的竞争和交流过程中获得的这种驱动力,必然会对会展城市的技术创新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尤以东道主上海为最。上海是我国都市中最富有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城市,限于条件,多数科技人员不可能出洋考察交流,阻碍了创新思路的拓展。如今,全球顶级的科技成果送上门来,这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机遇,它必将在全市范围内激起创新浪潮的涟漪,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三、促进上海经济中心建设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对一个国家的某个地区而言,出口这一指标应相应地改为“净流出’,。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可以首先从投资、消费、净流出三个方面来分析。

  1.投资
  世博会对投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筹办过程中。根据《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报告》,用于世博园区建设的投资将达966百万美元,用于世博村建设的投资将达94百万美元,建设总投资共计达1060百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8亿元。与世博会相适应的交通、航运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投资的重要方面。为确保在世博会展览期间每日高达30万人次的外来游客住宿、餐饮、交通和通信等需要,需进一步完善航空、铁路、公路、电信、供电和供水等基础设施及沿江两岸的环境建设,估计总投资将达200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投资必将有力地拉动上海经济快速增长。除世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以外,世博会的举办也将带动国内社会投资增长。国内社会投资的增长体现在诸多方面:例如在旅游服务业方面,宾馆、饭店等硬件设施的改造投资必将增加;在房地产方面,世博会带动了黄浦江两岸的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投资也将增加;房地产投资增加又会带动相关企业如建材生产企业、装演企业、家电企业投资的增加等。
  2.消费
  世博会对消费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世博会举办期间。根据《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报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预测参观者人数将在3910一5410万之间,更为乐观的预测是参观人数将超过7000万人次。可以肯定的是,世博会参观者将是一个巨大的消费需求群体。游客到达上海后,其衣食住行都将消费在上海和周边地区,同时还将增加上海在门票、娱乐、纪念品等方面的消费收入。世博会举办期间消费的剧增将对2010年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乘数效应”的发挥,各种行业都将会被带动发展,就业人数增加,人民收入自然增加。根据微观经济学消费行为理论,收入的增加必然带来消费的增长,这个方面对消费的带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3.净流出
  资本输出是经济中心的主要特征之一。世博会必将强化上海经济特大中心城市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对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辐射和服务能力,与全国其它地区的货物、服务、信息、要素等交换将更加频繁。同时,世博会也将提高上海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为国外企业了解上海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上海企业扩大产品出口,与世界各国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提供了机会。不少专家认为,目前上海还处于经济要素的集聚阶段。在成为国际经济中心的过程中,首先是经济要素的集聚阶段;而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它就会发挥出极强的辐射作用。在成为国际经济中心的过程中,上海必须增强服务功能。与经济规模相比较而言,服务功能也显得非常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16
以下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意义: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 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将有55%居住于城市。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休戚相关。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 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跨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上海世博会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弘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一次伟大聚会 一方面,上海世博会将努力吸引2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吸引海内外7000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从而以最为广泛的参与度载入世博会的史册。另一方面,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将始终以全球的视野来筹备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最大限度地争取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的参与、理解和支持,从而使上海世博会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团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这一世纪性的宣言将汇集各国人民在世博会上的真知灼见,承载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这将是上海世博会为世界人民留下有关城市主题的一份丰厚的精神遗产。
第2个回答  2010-05-12
一位外国经济学家曾经对展会作出这样形象的比喻:“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个国际会展,就好比开了一架飞机在这个城市上空撒钞票。”2006年3月14日,一架机身喷绘着上海世博会标识的“世博号”客机直冲云霄,引人注目的上海世博会市场开发工作从那一刻正式启动。 上海世博会市场开发是为了筹措资金办得风光?还是力争带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严格遵照国际展览局规定,进行“有限范围内的市场开发”;不以盈利为目的,全部收入用于世博会运营——这是上海世博会执行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副市长杨雄在2006年4月24日北京新闻发布会上的回答。他说,世博会运营资金是106亿元人民币,收入计划主要是门票收入,预测约有60亿元,剩余部分希望通过商业融资计划来弥补,并将节俭办博、节约办博,最终目标是收支相抵。市场开发是为国内外企业搭建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参与平台,在筹集运营资金的同时,让更多企业以专业经验、创新能力、市场资源和经济实力参与办博,让全社会都因此更深地感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为了做好市场开发工作,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进行了两年前期准备,调查分析了世博会和企业、市场的相互需求,也参考了国际大型活动市场化运作的经验,在国际专业机构的协助下,编制了结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特点,紧扣世博会主题和目标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市场开发总体计划》。总体计划包括品牌赞助计划、标志特许经营计划、活动与项目经营计划、游客组织计划、园区内商业服务计划等5项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经营项目计划。一经推出,立即吸引了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目光。至去年年底,东航、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交通银行、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已成为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 目前,世博局正根据特定的程序,与交通物流旅游、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化、金融、大众消费品和园区商业服务等领域内的上百家企业进行沟通,力争今年上半年完成10至15家全球合作伙伴遴选,200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15至20家高级赞助商遴选,特许产品、世博纪念品也将在今年实现上市销售。 全球合作伙伴和高级赞助商一般都是国内知名企业和少数跨国公司,那么,更多中小企业有没有共享世博资源的机会?有,可以生产和销售带有世博会名称、会徽和吉祥物等标志的世博会知识产权产品。这些特许产品包括家居用品、文具、服饰、礼品和小饰件、时尚饰品、媒体产品、休闲小食品、个人护理用品、软件技术产品及玩具和游戏等10大类。随着上海世博会的“路演”,特许产品还将走向全国,走进遍及五大洲的17个国家和地区,带去上海世博会的盛情和中华文明的魅力。 中小企业还可以为世博会园区提供餐饮、购物、通讯、银行等各类服务,园区内规划了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商业设施,商业场地招商计划将于2008年下半年起实施。世博会园区的商业有两大主题:吃饭、购物。餐饮设施将细分为传统餐厅、自助餐厅、快餐厅和各国展馆中的风味餐厅。购物则主要围绕世博会纪念品转,有专卖店,也有便利店、自动售货机、流动售货亭等。 2006年12月22日,上海世博会赞助企业俱乐部成立,今年1月1日起,上海世博局开始实施赞助企业服务计划。这是上海世博会组织者为合作伙伴和高级赞助商提供对话空间、创造合作机会、实现发展共赢的举措。 两家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中国移动和交通银行率先签署了面向世博会的战略合作协议,承诺充分发挥双方在各自服务领域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利用世博平台服务世博、拓展市场、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品牌价值,以实现世博平台上的双赢。今年,上海世博局将举行首次赞助企业会议,听取各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确定2007年度的具体工作目标和实施计划。 上海世博会期待着更多企业的参与,也将给参与企业带来更多收益。正像杨雄副市长所说的:世博会的市场开发将突出“品牌建设”理念,即使世博会闭幕后,“上海世博会”仍将成为一个永续存在的品牌。但愿上海世博会能有个好的开始与结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