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桢的《六国论》

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

请问上面这句话怎么翻译?网上的翻译是“张仪的辩说,虽说是只想使合纵离散而连衡成功,但从他说的话来看,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而想凭借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所以陈述衰微时代人们的情形,并没有什么错。”

我觉得这个翻译不通,很难理解。
还有一个问题,“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也是李桢的《六国论》里面的。苏秦不为秦国所用,转而游说六国合纵,那他为什么要激怒张仪入秦?

再补充:第一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我基本是懂了,就是觉得如果一点背景知识也没有,单看网上翻译的那句话,语句方面我觉得还有有点问题的。 原文的“而”“所以”处翻译出来不通顺。

谢谢各位,大家的回答都各有所长,好纠结啊,很难选。投票吧。不过,真的很感谢你们哦。让我长了很多历史知识,鞠躬……

本人可以这样翻译:
张仪的辩说,虽说是只想使合纵计离散而连横计成功,但想想他说的理由,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而想凭借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那一批人)实施连横计策略,可以想象衰微时代人们这一种的情形,断定他要失败并非离谱。

“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为什么呢?就是为了:“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也就是通过激将法使得张仪到秦国去,然后怀着感激之情不来破坏苏秦的合纵之计。其实,实际上张仪到秦国的路费还是苏秦奉送的,一切都是苏泰安排的。所以张仪说,我还是没有跳出这位老同学的手心。并且决定苏秦还在的一天,秦国就一天不出兵,等苏秦死了再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15
这是最完整的了..
原文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译文
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他们)不知道坚守合纵盟约的重要;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认为必须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之后,秦国的威胁(就)可以消除。
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以前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那样有利),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象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当苏秦才出来(游说)时,本来曾想得到秦国所用,而希望秦国统一天下。(苏秦)的确知道那是容易(的事)。(他)要求秦王重用自己,他那时要为秦国谋划的原因是只怕张仪。只因他不被秦国所用,就转而游说六国合纵,他难道没有预料到纵散约败之后不能保护(自己)吗?他只是想暂且用这种方法获取一时的富贵,希望自己在世时合纵不散。他用计激怒张仪使张仪来到秦国,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洹水之盟,还不过一年,齐国、魏国的军队已经替秦国出征了。张仪的辩说,虽说是只想使合纵离散而连衡成功,但从他说的话来看,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而想凭借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所以陈述衰微时代人们的情形,并没有什么错。那六国相互图谋相互攻取,相互欺诈相互威胁,(他们)没有兄弟骨肉之亲,他们的事又不只是财物用度的小事,而(主张)连衡的人正在一天天地用强秦的威势,张嘴威胁六国,即使贤明(而有)智慧如燕昭王那样的,还只得俯首听命(于秦),不停地道歉谢罪。你想要求长保合纵如亲,相互辅助,怎么可能啊!
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唉!自春秋以来,战祸一天天的严重;到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情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上天很爱人民啊!难道它能使六七个君王,临驾于人民之上,天天驱赶无辜的人民,使他们手足长满老茧、小腿暴露在外,而最终被虐杀吗?它一定不想这样啊!因此秦国不极强盛,就不能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那么它的罪恶(就)不能达到极点,秦国没有恶贯满盈,也就不会迅速灭亡。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国和六国自己造成的结果啊。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
(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
第2个回答  2010-05-13
我的观点和楼上的都不同
夫着,语气词,作哎解,
张仪之辨说,张仪的(纵横)辨说,
虽欲以散纵而就衡,虽然(张仪)想要凭借(张仪的(纵横)辨说)使合纵离散而连衡成功,
顾其言曰, 但回过头来看他(张仪)所说的话(即张仪所举例说明)
亲昆弟同父母,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
尚有争钱财,还有争夺钱财的
而欲恃诈伪反覆,并且存在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现象
所以状衰世人之情,所,所以也, 以,凭借也 状,前文所说的情况(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 衰世人之情, 衰,使...衰 使世人之情衰,情衰而法盛,并不是什么错的说法·思想
连起来就是
就张仪的(纵横)观点来说, 虽然(张仪)想要凭借(张仪的(纵横)辨说)使合纵离散而连衡成功,但回过头来看他(张仪)所说的话(即张仪所举例说明)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并且存在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现象。所以也, 以,凭借也 状,前文所说的情况(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 衰世人之情, 衰,使...衰 使世人之情衰,情衰而法盛,并不是什么错的说法·思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5-13
我觉得一楼的翻译很好,但可能还有些小问题。也来探讨一下。
翻译的句子意思很清晰,看起来也没什么问题,但问题可能就出在你提出的“而、所以”这个焦点上。特别是“所以”,我觉得应当分开来讲,不能做为一个词,即分为所、以两个意思。所为虚,以为主。所,甚至都可以理解为语气助词不知道行不行?“而”是否可理解“于是”?“所以状”是否可理解为“以状”?状,常用的意思是描摹,描绘、模仿等等,我想这里可以理解为弄清楚,判断的意思。
这段古文微言大义,不如把我理解的话都添进去,把后面的意思和潜台词也讲出来,表达我所理解的这段古文的意思也许更清楚些。那就扩充、添改、注释一下。
张仪的辩论和主张,是想使合纵离散而连衡成功。按他的逻辑,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事情,难道还不能说明人性本恶吗?既然人性本恶,那么讲善良,正直,诚信的人在这个混乱的世道里只会沦为羔羊,于是他主张做事情必须应用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才能取得成功,并且用戒备和算计的眼光去打量世界,用所有人都是怀着险恶用心靠近你的原则,用来判断、决定和应对这个战乱衰败年代里尔虞我诈的这群家伙,并没有什么大错。
这一段话一气呵成,逻辑严密,在论证张仪的理论时,用事实作依据,支持张仪这种权术理论站住脚,为这种理论在同正统学说斗争时寻找实施的合法性。
至于补充一和补充二,苏秦为什么要激张仪进秦的问题,史书上也有记载的。说苏秦忽悠张仪入秦,想暂时稳住秦王,以争取时间使他联合六国的计策能够成功。而且据说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各学了合纵和连衡两门学说。苏秦成名早,张仪成名迟。张仪成名得到了苏秦的帮助。苏秦想使张仪这个小师弟功成名显。
二楼的大侠也回答了3点,很多是依据史书上判断得出的。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谁知道当时苏秦的真实想法呢?他自言自语的时候你又没有站在旁边听着,即使后来把他的事情记载下来的史官也没有站在旁边听着是不是?本着大胆推测,小心求证的原则,我更愿意怀疑一切,而不仅仅是相信别人告诉我的或是书上写的。因此我也想胡乱揣测一下,发表些自己的观点。历史是一位姑娘,今天姑且由我打扮一下。
我推测事情的出发点是:利益,只有充足的利益,才有驱动人们的魔力,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方向斗争是假的,路线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
战国时这些能够舌辨群雄,喜欢搞阴谋,理论实践能力极强的群体被称为纵横家,他们没有道德廉耻和行为准则,也没有国家尊严的概念,一切以个人成功为准则,个人品行也相当的差,苏秦和张仪是其中的佼佼者和典型代表,苏秦的弟弟苏仪也是其中之一。他们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几乎可以左右了民族和国家的命运。这个群体的言论主要见于《战国策》。
当时理论学术界的形势是百家争鸣,上百种理论学说都在寻求实践的舞台,由此引起的意识形态的斗争也是无比激烈的,谁都想占领统治地位,但都是各领风骚数几年,只到最后才被儒家千秋万载一统江湖。从当时国际形势来看,六国和秦对垒分明,一群狼对一只虎。但这些狼和虎在各种“子”比如墨子、荀子、韩非子、老子和他们所代表的家看来,无非是大大小小味道各异的工具而已,各种“子”奔波来去,无非来一个斩首行动,以他们的理论说服君王,在一段时间,一个空间里使他们的学说和指导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同时也能顺便为门徒混口饭吃。据说墨子最能跑路,堪称飞毛腿导弹级别,而且他跑路还不穿鞋,每想起这个我都不胜钦佩。据纵横家的行为准则和做的事情来揣测,很难说苏秦忠于和热爱那个国家,以安抚天下为已任,怀抱着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谋幸福的高尚目的,他只是追求个人事业的巅峰和纵横派的辉煌。这种行为准则同当时的这个君、那个君如孟尝君、平原君之流都差不多,都是以帮派或者家族势力为重,发展到极限甚至可以同一个国家抗衡,不管在那一国做官,只要位高权重,能达到个人或者帮派利益最大化就行。
不论理论水平如何,至少从政治地位来看,苏秦佩六国相印,可算是纵横家这个理论学派的掌门人。我揣测苏秦作为掌门人和张仪的师兄,他很了解张仪的才能,本着同门情谊,他想帮助张仪,但他在六国联合抗秦这个空间里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张仪即使加入也无法取得更大的成长进步。只有秦国还有巨大的发挥空间,于是用了种种手段把张仪忽悠到了秦国,为他做好各种铺垫工作,送他到了另一个展示其无耻理论和手段的广阔舞台。至于用的是纵横派里的那种理论,无所谓。就这样,随着张仪的成功,纵横家群体的力量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同其它学派如法家、道家、墨家、儒家等等的思想体系的争锋中攻城略地,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两军对垒,这边的军师也是咱的,那边的军师也是咱的,咱的学派还能不发扬光大?咱的弟子还愁没饭吃?一块骨头,两头都给纵横家咬住了,给别的“家”连一点渣都不剩,苏秦也算是英明的、高瞻远瞩,有长远发展意识的掌门人,至少没有妒贤嫉能打击迫害张仪这个另类人才。
纵横家据说有九种理论,那么苏秦用了一种,张仪用了一种,还有七种居然还没用过,真是够中华民族喝一壶的。也难怪中国历史就是一部阴谋、斗争、权术展示的历史。以上闲扯供你参考。并请其它大侠批评指正。
附故事原文:《史记·张仪列传第十》:
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白话翻译:
苏秦已经说服赵王而得以去与各国结缔合纵相亲的联盟,但是他害怕秦国攻打各诸侯国,在盟约还没结缔之前就遭到破坏,又考虑到没有合适的人可以派到秦国,于是暗中派人指引张仪说:“您当初和苏秦交情很好,现在苏秦已经当权,您为什么不去结交他,以实现你的愿望呢?”于是张仪前往赵国,呈上名帖,请求会见苏秦。苏秦告诫门下的人不许为张仪引见,又让他好几天不能离去。不久,苏秦才接见了他。让他坐在堂下,赐给他奴仆侍妾吃的饭菜,还屡次责备他说:“凭您的才能,却让自己穷困潦倒到这样的地步。难道我不能推荐您让您富贵吗?只是您不值得录用罢了。”说完就把张仪打发走了。张仪投奔苏秦,自认为都是老朋友了,从中可以得到好处,不料反而被羞辱,很愤怒。又考虑到诸侯中没有一个值得他侍奉的,只有秦国能困扰赵国,于是就到秦国去。
不久,苏秦对他的家臣说:“张仪是天下最有才能的人,我大概比不上他呀。现在,幸亏我比他先受重用,然而能够掌握秦国权力的,只有张仪才行。但是他太贫穷,没有机会求得引荐。我担心他以小的利益为满足而不能成就大的功业,所以特地把他召来羞辱他,以激励他的意志,您替我暗中侍奉他。”苏秦向赵王禀明这件事,发送金钱、财物和车马,暗中派人跟随张仪,和他投宿同一客栈,渐渐地接近他,并奉送车马金钱,凡是他需要的,都供给他,却不说明谁给的。张仪终于有机会拜见了秦惠王。惠王任用他作客卿,和他商议攻打诸侯的计划。
苏秦的家臣见任务完成了,要告辞离去。张仪说:“靠您的相助,我才得到显贵的地位,正要报答您的恩德,为什么要离开呢?”家臣说:“我并不了解您,真正了解您的是苏先生。苏先生担心秦国攻打赵国,破坏合纵联盟。认为除了您没有谁能掌握秦国的大权,所以激怒先生发愤的意志,派我暗中供您钱财,这全都是苏先生的计谋。现在,先生已被重用,请让我回去复命吧!”张仪说:“唉呀,这些权谋都是我学习过的术业,而我却没有察觉到,我没有苏先生高明啊!况且我刚刚被任用,又怎么能图谋攻打赵国呢?请替我感谢苏先生,苏先生当权的时代,我怎么敢奢谈攻赵呢?况且有苏先生在位,我难道能摆脱他的掌握吗?”张仪出任秦国宰相以后,写信警告楚国宰相说:“当初我陪你喝酒,并没有偷你的玉璧,你却鞭打我。你现在要好好地守护住你的国家,我可要偷你的城池呢!”
第4个回答  2010-05-12
那我把它翻译再白话些下:张仪的辩论和主张是想使合纵离散而连衡成功。但按他的话说,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事情,更何况是凭借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来苟合在一起的联盟呢(指连横)?所以陈述一个战乱衰败的时代,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争斗的情形,并没有什么错。
以上是我参考翻译,做了较大幅度的补充,已经很好理解了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对于你的补充,原因是这样的: 首先苏秦了解其张仪才能"张仪之才,胜秦十倍",就当时的形式来讲,六国通过苏秦的合纵已经联合在一起,张仪过来再没有更大的作为,但其入秦的话,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施展才能,另一方面张仪在秦国朝野取得认可后,会鉴于与苏秦的关系而不会去破坏苏秦的成就(合纵),所以当张仪发怒赴秦时苏秦就派人将他的真实目的告诉张仪,所以张仪说:只要苏秦在一天,张仪就不会使秦国进攻六国.从而最终达到苏秦的目的.事实上也是如此,张仪是在苏秦死了(失势后?)才开始给秦王提供连横的计策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