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如何保证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一、研究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

独立经营并发挥着资本职能的资本叫做单个资本或个别资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单个资本的总和就构成社会资本或者说社会总资本。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各个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构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社会资本的运动与单个资本的运动有许多共同之处:从运动的内容看,都包含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从运动的形式看,都相继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并完成三种循环形式;从运动的环节和过程看,都要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从运动的目的看,都是为了价值的增值。但是,另一方面,社会资本的运动又与个别资本的运动存在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单个资本运动的内容只包括生产消费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资本流通,而不包括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般商品流通。因为这些个人生活消费是在资本主义企业之外进行的,并不属于单个资本运动本身的范围。社会资本的运动则不同,它既包括生产消费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资本流通,又包括个人消费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般商品流通。在资本运动中,只有商品资本的运动公式既包括一般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又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因此,研究社会资本运动必须以社会总商品资本运动公式做为分析的出发点。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品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时间)内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实现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问题。所谓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以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且获得剩余价值,以便继续进行再生产。所谓实物替换,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出售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其中包括:资本家从哪里买到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便进行再生产;工人和资本家用从哪里买到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便进行生活和劳动力的再生产。如果消耗掉的预付资本价值不能收回,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不能用新的实物加以替换,资本家和工人不能买到消费资料,社会再生产就无法正常进行,就会发生中断。所以,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为了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 马克思把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式上分为了三个组成部分,从实物形式分为了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 。其中c是生产资料转移过来的旧价值,v+m是雇佣劳动者的全部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上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与此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也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用符号I表示)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第二部类(用符号Ⅱ表示)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c、v、m三部分构成和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上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构成以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而不是简单再生产,但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必须从简单再生产开始。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规模在原有基础上的再生产。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没有资本积累。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所应具备的实现条件是:

第一,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应当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即I(v+m)=Ⅱc。这个实现条件反映的是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是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第二,第一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应当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之和,即Ⅰ(c+v+m)= Ⅰc +Ⅱc。这个条件说明生产资料的生产要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保持均衡。

第三,第Ⅱ部类全部产品价值,要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即Ⅱ(c+v+m)=I(v+m)+1(v+m)。这个实现条件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的供给与整个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在的联系。

以上这三个实现条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内在联系。这些比例关系遭到破坏,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

四、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有两个:第一,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外,还必须要有所剩余,以便为两大部类的扩大再生产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用公式表示为:I(c+v+m)>Ic+Ⅱc。可缩减为:I(v+m)>Ⅱc。第二,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除了满足两大部类的资本家和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要外,还有所剩余,以便为两大部类的扩大再生产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用公式表示为:Ⅱ(c+V+m)>I (v+m/x)+Ⅱ(v+m/x)。其中m/x代表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这个公式可缩减为:Ⅱ(c+m- m/x)>I (v+m/x)

2.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

第Ⅰ部类原有可变资本加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加追加的不变资本。即Ⅰ(v+△v+m/x)=Ⅱ(c+△c)。这里,△c表示追加的不变资本,△v表示追加的可变资本,m/x表示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这个实现条件说明了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内在联系。它说明需要在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交换的产品必须在价值上相等,在物质形态上符合对方的需要。这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第二,第Ⅰ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要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即I(c+v+m)=I(c+△c)十Ⅱ(c+△c)。这个条件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的供给与整个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

第三,第Ⅱ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可变资本加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即Ⅱ(c+v+m)=I(v+△v十m/x)+Ⅱ(v+△v十 m/x)。这个条件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的供给与整个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

五、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指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客观规律。具体地说,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的生产要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快些;二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要比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快些。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作为一个经济规律只是表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长期的内在的必然趋势,并不表明在任何条件下生产资料的生产都要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得快。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各种暂时因素的作用,也可能出现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的情况。同时,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也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的生产而孤立地、片面地发展,更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增长越快越好。因为,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归根到底要依赖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