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月诗】
《中秋月》宋代·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翻译:
月光下梧桐树影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的移动着,在这团圆夜仍是独自面对着角落。
月宫中的嫦娥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
【成语】
花好月圆 [ huā hǎo yuè yuán ] 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出自:宋·晁次膺(端礼)《行香子·别恨》词:“莫思身外;且逗尊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常圆。”
翻译:不要想那些身外事,在酒筵上就要开开心心,希望花朵长开,人一直健康长寿,月亮一直是如此圆满。
【谚语】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月球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转动,十五那天的月亮,反而不如十六的圆满。
【俗语】
八月十五云遮日,来年正月十五雪打灯:因为天气存在着前后对应的韵律关系,韵律是指某一种天气出现之后,对应未来若干天以后将出现与之对应的天气,预示着来年有好年景。
【风俗】
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
【来历】
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
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后来历法变动使用阴历(夏历),“秋分”这天在夏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后来就将“祭月节”由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日。
【仪式】
全国各地庆祝方法不同:
如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
而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关于传统节日中秋节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