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的症状

如题所述

了解了孩子弱视是什么,那么才能更好的矫正弱视。
弱视是指眼睛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检影散瞳后的矫正视力低于0.8。所以说只要是弱视,那么就是要引起重视,及时的予以矫正才行的呢!
孩子弱视简单的说是视神经发育迟缓导致的,一般出现这类的原因有:
1、斜视性弱视有斜视的小儿,常因视觉紊乱(如两眼看一物为两物)而不适,为消除此不适,大脑的视中枢主动抑制斜眼所传入的视觉冲动,久而久之,形成弱视。
2、屈光参差性弱视两眼屈光参差较大的小儿,视网膜所形成的物像大小和清晰度差别较大,不易或不能融合为一,大脑视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较大的那只眼睛的物像,久而产生弱视。
3、屈光不正性弱视多发于有高度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均称屈光不正)而又没有配戴矫正眼镜的小儿,多为双眼。
4、形觉剥夺性弱视当婴儿视功能尚未发育到完善或成熟阶段时发生了影响视力的眼病(如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角膜白斑等),遮盖了瞳孔,使光线不能充分进入眼内,使视网膜失去了接受正常光刺激,而发生弱视。
目前常用的矫正弱视的方法有:
1、配镜:对12周岁以下的儿童,散瞳验光,配戴眼镜的目的是使视网膜上得到清晰的图像,给视觉功能发育一种良好的刺激,为提高视力创造基础。
2、遮盖:一侧视力极差时,一定要把视力好的眼睛盖上,强迫弱视眼多用。遮盖需要制作一个眼罩,家长可用黑布将眼镜片挡住,盖得越严越好,最好在里面加上一层红布,这样遮盖就更好了,遮盖时间应在医生指导下确定。
3、压抑疗法:适用于一些年龄偏大且不愿遮盖的患儿,通过散瞳和 验光配镜,达到保证弱视眼看物体比视力好的一侧眼睛更清楚的目的,促进弱视眼视力提高。
4、功能训练:让患儿用弱视的眼睛多做精细工作,从而提高视力,家长可以根据患儿年龄、视力情况,选择如描画、穿珠子、剪纸、绣花、穿针等不同方式加以训练。
5、视觉多维训练系统:视觉多维训练系统可提高弱视患者的视力与视觉功能;还能进行轻度斜视的矫治,帮助斜视手术后视觉功能的恢复。训练课有效增强和完善视功能障碍患者的视觉功能,缓解眼睛视力疲劳,提升视觉技巧。
6、补充视力营养法:从根本上补充视力营养,促进视神经的发育。此方法适用于18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建议服用乐睛视力营养素,每天两包,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弱视视力会逐渐提升,年龄越小也越容易恢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4
典型症状
1.视力和屈光异常
最佳矫正视力不能达到同龄人正常视力的下限。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弱视与屈光异常的关系,远视眼占的比重多,近视出现轻度弱视的多,故弱视与远视程度高者有密切关系。
2.分读困难
或称拥挤现象。用相同的视标、照明度和距离检查视力时,视标的间隔不同,所测的值示不同。分读困难是弱视的一个特征。
分读困难就是弱视眼识别单独视标比识别集合或密集视标的能力好。即对视力表上的单开字体(如E字)分辨力比对成行的字要强。
3.眼球运动障碍
包括眼睛无法固视或无法精确地跟随物体运动等,而非弱视眼的眼球运动也较同龄正常人的眼球运动差。
4.视功能损害
弱视眼有色觉功能和光觉异常;对比敏感度下降;缺乏立体视觉。
5.固视异常
弱视较深者由于黄斑固视能力差,而常以黄斑旁的网膜代替黄斑作固视。偏心固视是指中心窝外固视,其形成的学说很多,但其表现有中心凹旁固视、周边固视、黄斑旁固视、游走性固视。
其他症状
目前我国诊断弱视仍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测,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8(含0.8),或两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两行或两行以上,即可考虑为弱视,还应该注意年龄因素,并要参考不同年龄儿童正常视力的下限。年龄在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
第2个回答  2022-08-15
眼睛弱视有以下几种症状:

一、斜视性弱视,眼睛会偏向某一方向,存在双眼相互交叉。

二、屈光参差性弱视,指的是弱视患者两眼屈光不同,引发单眼出现弱视。

三、形觉剥夺性弱视,最常见的就是白内障、先天性角膜下垂,导致光线无法进入眼内,从而影响到视力。

四、眼睛协调能力差,容易迷失方向碰撞到其他东西,每次用眼都会出现眼睛偏向某一方向或下巴低下等不良姿势。

五、眼脸下垂,黑眼球有白色斑迹,导致两个眼睛瞳孔和形状大小不一。

综上所述,所谓弱视就是眼部没有器质性病变,症状相对比较多,要想治疗可以选择配戴眼镜和隐形眼镜,具体情况去眼科检查对症治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