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三部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4
《爱在黎明破晓前》(1995)

《爱在日落黄昏时》(2004)

《爱在午夜降临前》(2013)

简称爱在三部曲,恐怕没有哪一部系列电影是这样拍成的,九年一部,主创不变,你看到的不只是爱情演变的样子,更是岁月流逝的影子。太独特,太有代表性了!

导演和男女主演一起写剧本,一起商量剧中的情节和对话,只要有一方不同意,就放弃重来。

正因此,两位主演大段大段的对白才能如此流畅,完全看不出表演的痕迹,如果是生硬背台词,那可就太难了。

我在豆瓣一个佳片推荐的话题里看到有人说看了第一部完全无感,怀疑是否自己的问题。就有其他人说很正常,证明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啊,而且也不必强求再看后两部。其实这样个性鲜明又相对特殊的电影,一定是有人非常喜欢,有人认为挺无聊。

片中两个人就是一直说一直说,从头说到尾,被戏称为是话唠电影。

可是我就特别喜欢,不是喜欢话唠,实际像我这种貌似开朗话多的人,往往更倾向于安静,通常也是对话少的人印象更好。

但是这三部电影里,聊的内容都超级有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聊天,是他和她从偶然相识到逐渐了解到彼此靠近的过程,我太能理解他们彼此吸引的基础了。

既相似又互补,都是内心敏感丰富的人,都有相对深厚的人文基础。就像打个比方,如果是随便找两个青年男女,聊的除了抖音还是抖音,那也是聊得来,但这种合拍是没办法拍成电影的,主要是没有营养的对话,谁会看呢!再有类似浅层的沟通也注定不能长久,不足以支撑多年的情感与怀念,也无法为后面情节的发展提供依据。

如果不是对方有其特殊性,和自己有灵魂上的契合点,即便照样是俊男靓女,也无法完成爱情的命题。

喜欢本片的人估计也有两种,年轻些的会认为太浪漫了,几乎符合对浪漫邂逅的所有想象。年龄再长一些的会觉得太真实了,曾经得怦然心动、刻骨铭心都会在日常生活的朝夕相处中败下阵来。

第三部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才是中年夫妻的一地鸡毛。

但我觉得,每一部都有它的好,少了其中哪一部,都会把精彩减少一大半。

第一部我更喜欢开头部分,第三部最喜欢结尾,相比较而言,第二部整体的状态最令人心动。虽然第二部男主伊桑霍克一出场吓我一跳,九年的时间,就被杀猪刀霍霍成这样了啊。但是他演得太好了,几乎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都那么到位,都写着他心中压抑的深情,而这些是特别能打动女人心的。我是女的,也不能免俗,哈哈!

女演员朱莉不管是戏内还是戏外都那么文艺,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她不是一眼惊艳的美人,是由内而外散发魅力的那种。这样的女人不会被岁月摧毁她的美,哪怕到了五十多岁依旧有一种慵懒又俏皮的文艺范儿。

我看到B站上有个二分多钟的视频,是网友自制的爱在第四部,戏称为“爱在居家隔离时”,配乐是第一部里他俩在试听间放的那首歌。两个人好像都老了,但依旧好看,伊桑霍克的白发和胡子比九年前反倒显得更有魅力。

按照九年一部的时间轴,2022年正好该出第四部啊,但一般也就是三部曲嘛,哪里听说有四部曲。

可是有太多观众从心里放不下,太多影迷不甘心,特意剪辑了那么一个仿佛两人网上连线的视频来弥补心中的欠缺吧。

【【爱在三部曲】Yesterday Once More-哔哩哔哩】 https://b23.tv/ebMH3Kx

我转发的这个短视频说起来也有来由,有一次上课要试试班里多媒体网速如何,上网登录视频网站,旁边推荐的电影有爱在系列,我点开发现播放很流畅,学生当然会很兴奋。

我和他们说不能上课放完整的电影,何况还是爱情电影,教学进度不允许,年级里也不允许,再有马上要考试了,如果考试结果出来,成绩还行,就找个简介给他们看。结果就是那次考试又是第一,各项数据碾压其他所有班,说话要算数,那就放吧。

在网上找啊找,很难找到合适的,不只是把情节说清楚就得二十分钟,主要是每个简介都有亲吻镜头和讨论两性话题,这不适合上课放啊。

众里寻他千百度,终于找到这个版本,三部曲都有,剪辑得非常精炼,时间短,没有接吻镜头,配的歌又是经典英文歌《昨日重现》,简直太棒了。

上课给学生放,既不耽误时间,又把我之前简单概括的情节都包含在内了。

我和学生解释,想找个没有接吻镜头的简介太难了。他们说,没事儿,老师,我们能接受[呲牙]。

我说那不行,你们私下自己看可以,我给你们放,意义不一样。

反正最终就是四分多钟把学生们打发了,我特意说明这首英文歌是我上高中时几乎每人必会的,旋律好听,歌词好学。

在教室里,卡朋特的歌声响起,真是格外动听啊!

有时候上课之前,我早去几分钟,和学生说,再来一遍yesterday  once more啊,他们就好开心,无理由又放一遍。

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管是听的歌、读的书、看过的电影还是旅游的经历分享给学生们,确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愉快]
相似回答